唐景华
- 作品数:12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佛山市卫生局医学科研立项课题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佛山市科技局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型糖尿病患者血Hcy水平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近2年在本院住院的149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医学统计软件,通过t检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Stepwise法,逐步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血Hcy与血压、脂肪肝、空腹C肽(FC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血尿酸(UA)、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血清蛋白(GSP)、纤维蛋白原(FIB)之间的关系。结果非高血压组与高血压组、非高血脂组与高血脂组、脂肪肝组与非脂肪肝组患者血Hcy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UA[回归系数B=0.011,标准化回归系数(Beta)=0.259,t=2.279,P=0.026,回归系数95%CI(0.001,0.020)]与血Hcy存在线性依存关系,为正相关关系;自变量TG、TC、LDL-CH、HDL-CH、FCP、HBA1c、GSP、FIB未进入回归模型(P>0.05)。结论 T2DM患者血Hcy水平受到血UA水平的影响,控制血UA水平有利于降低血Hcy。
- 李骏唐景华梁金玲刘红
- 关键词:2型糖尿病同型半胱氨酸影响因素
- 百令胶囊联合脉血康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百令胶囊联合脉血康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对患者肾脏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100例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百令胶囊联合脉血康治疗,观察两组在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年的肾脏生化指标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前试验组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素(UR)、肌酐(Cr)、胱抑素C(Cys C)指标分别为(298.7±16.6)mg/d、(7.6±0.9)mmol/L、(164.8±15.8)μmol/L、(2.9±0.9)mg/L,与对照组的(289.6±15.8)mg/d、(7.6±0.8)mmol/L、(170.5±14.9)μmol/L、(2.8±0.9)m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及治疗1年后,两组上述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试验组UAER、Cys C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令胶囊联合脉血康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早期症状,较单纯传统疗法效果更佳。
- 张远鹏唐景华李骏梁少梅梁桢张栋武
- 关键词:百令胶囊脉血康胶囊早期肾病肾功能
- 舒洛地特联合川芎嗪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舒洛地特联合川芎嗪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治疗效果,为临床DN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收集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早期DN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川芎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舒洛地特注射液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肌酐(SCr)(苦味酸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UAER)(比色法检测)、24h尿蛋白定量(比色法检测)、临床治疗效果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SCr、UAER、24h尿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Cr、UAER、24h尿蛋白治疗后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SCr、UAER、24h尿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4.00%(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结论舒洛地特联合川芎嗪治疗早期DN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 麦高阳李骏唐景华李有佳
- 关键词:早期糖尿病肾病川芎嗪
-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对糖尿病肾病患者24h尿蛋白定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对糖尿病肾病患者24h尿蛋白定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单盲法,将118例24h尿蛋白定量升高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患者均常规降糖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组加用注射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800mg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加安慰剂O.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24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00,P=0.270);观察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373,P=0.000);对照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75,P=0.707);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具有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24h尿蛋白定量的作用,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唐景华李骏
- 关键词: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糖尿病肾病24H尿蛋白定量
- 西格列汀与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价值对照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与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价值。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1月9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法分组,各有45例。瑞格列奈组采用瑞格列奈口服治疗,1次1mg,1日3次;西格列汀组则用西格列汀口服治疗,1次100mg,1日1次。比较两组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低血糖发生率、体重增长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餐后血糖、空腹血糖。结果西格列汀组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和瑞格列奈组无显著差异,P>0.05;西格列汀组低血糖发生率、体重增长发生率低于瑞格列奈组,P<0.05;干预前两组糖化血红蛋白、餐后血糖、空腹血糖相近,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餐后血糖、空腹血糖均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西格列汀与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价值均比较高,在控制血糖和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方面的效果相当,但西格列汀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可减少低血糖和体重增长发生率,更适合老年患者用药。
- 李有佳李骏唐景华
- 关键词:瑞格列奈老年2型糖尿病
- 老年糖尿病患者脂肪餐后血管内皮活性因子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血脂的关系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在脂肪餐试验后,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活性因子的变化以及其与血脂的关系。方法 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62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老年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分别进行6 h脂肪餐负荷试验,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0)、内皮素(ET)-1等指标。结果研究组脂肪餐后0、2、4、6 h甘油三酯(T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脂肪餐后0、2、4、6 h NO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ET-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脂肪餐后0、4 h纤维溶解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组织型纤维溶解酶原激活物(t-P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G与NO、t-PA呈负相关(P<0.05),而与ET-1、PAI-1呈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可加重血管内皮活性因子平衡失调,使NO和t-PA明显降低,而ET-1和PAI-1显著升高。
- 李骏麦高阳李有佳唐景华
- 关键词:糖尿病血脂
-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治疗2型糖尿病睡眠障碍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治疗2型糖尿病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单盲法,将76例2型糖尿病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两组在常规降糖的基础上,观察组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0.8g,静滴,1次/d)和对照组予安慰剂(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1次/d),疗程均为2w,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匹玄堡睡眠质量指数(PS0I)评分、总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1.1%和7.9%,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7222,=0.000);观察组治疗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评分和PSOI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治疗2型糖尿病睡眠障碍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唐景华
- 关键词: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2型糖尿病
-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纤维蛋白原水平相关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67例2011年1月-2012年8月初诊的T2DM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组间t检验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Stepwise法,逐步法),回顾性分析患者血浆FIB与年龄、病程、血压、空腹静脉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H)、高密度脂蛋白(HDL-CH)、空腹C肽(FCP)、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血清蛋白(GSP)、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血尿酸(UA)、C反应蛋白(CRP)等之间的关系。结果:自变量UA进入回归分析模型(F=7.904,P=0.013),该回归模型有统计学意义,即血UA与血浆FIB存在线性依存关系[回归系数B=1.996,t=3.212,P=0.006,95%CI(0.672,3.321)],且为正相关(R=0.658,R2=0.432);其他自变量未进入回归模型(P>0.05)。结论:初诊T2DM患者血UA水平为血浆FIB水平的预测因子,控制血UA水平有利于降低血FIB水平。
- 唐景华李骏梁金玲刘红
- 关键词:2型糖尿病纤维蛋白原
- 特发性甲旁减44例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IHP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分析,探讨IHP早期诊疗、减少误诊及并发症方法。
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94年12月到2009年9月确诊的44例IHP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Wilcox...
- 唐景华
- 关键词: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并发症早期诊疗
- 文献传递
- 百令胶囊联合脉血康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的影响
- 2016年
- 目的:对百令胶囊联合脉血康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早期DN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抽签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45例,B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A组予以百令胶囊联合脉血康治疗,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Cys C水平、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UAER、Scr、BUN水平均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BUN均明显下降,但是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UAER、Scr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A组下降幅度大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ys 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A组下降幅度大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令胶囊联合脉血康治疗早期DN有助于降低血清Cys C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 张远鹏唐景华李骏黄湘干梁少梅梁桢谭广兴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血清胱抑素C百令胶囊脉血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