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宗圆

作品数:27 被引量:93H指数:6
供职机构: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周围神经显微外科重点实验室课题基金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根切
  • 4篇运动终板
  • 4篇终板
  • 4篇疗效
  • 4篇骨折
  • 4篇关节
  • 3篇神经移位
  • 3篇桡神经
  • 3篇下尺桡关节
  • 3篇疗效观察
  • 3篇内固定
  • 3篇固定术
  • 3篇臂丛
  • 3篇尺桡
  • 3篇尺桡关节
  • 2篇单纤维肌电图
  • 2篇胆碱
  • 2篇电图
  • 2篇腰椎
  • 2篇乙酰

机构

  • 17篇皖南医学院弋...
  • 11篇复旦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皖南医学院

作者

  • 27篇姜宗圆
  • 9篇丁国正
  • 7篇徐宏光
  • 6篇马涛
  • 6篇徐磊
  • 6篇夏江
  • 5篇徐建光
  • 5篇顾玉东
  • 5篇刘平
  • 5篇徐雷
  • 4篇陈立
  • 4篇黄德刚
  • 3篇宣华兵
  • 3篇王弘
  • 3篇王凌挺
  • 2篇黄亚福
  • 2篇朱艺
  • 2篇顾施辉
  • 2篇王涛
  • 2篇王涛

传媒

  • 5篇中华手外科杂...
  • 2篇中华显微外科...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皖南医学院学...
  • 2篇解剖与临床
  • 2篇中华医学会手...
  • 1篇中国骨伤
  • 1篇实用手外科杂...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7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手部高压注射伤的治疗被引量:29
2003年
目的 报告6例手部高压注射伤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 所有伤指(手)均经2或3次清创,清创后的创面均采用手背逆行筋膜蒂皮瓣修复。结果 1998年10月至2001年10月,用该法治疗手部高压注射伤6例,皮瓣全部存活,伤指运动功能良好。结论 2~3次的清创和早期用皮瓣覆盖创面是保存伤指良好运动功能的关键。
王涛顾玉东姜宗圆杨剑云
关键词:高压注射伤手部损伤外科皮瓣清创术瘢痕挛缩
关节外下尺桡固定术治疗慢性下尺桡关节背侧不稳定:一种新的软组织重建方法
目的:探讨采用锚钉结合尺侧伸腕肌腱关节外捆绑法治疗下尺桡关节慢性背侧不稳定的疗效.方法: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采用尺侧伸腕肌腱关节外捆绑法结合锚钉技术治疗慢性单纯下尺桡关节背侧不稳定患者6例,其中男1例,女5...
夏江姜宗圆马涛徐磊胡才智王寅泽胡斌
关键词:下尺桡关节软组织重建
椎弓根固定加360°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后路腰椎管减压、短节段椎弓根固定系统复位固定和360°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对25例腰椎滑脱患者进行腰椎管减压、短节段椎弓根固定系统复位固定和360°融合术治疗。其中Ⅰ度滑脱5例,Ⅱ度滑脱17例,Ⅲ度滑脱3例。L3滑脱3例,L4滑脱16例,L5滑脱6例。峡部裂性滑脱21例,退变性滑脱4例。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月,平均11月。25例术后症状均消失,X片显示完全复位11例,部分复位10例,未复位4例。1例术后出现健侧神经症状,经保守治疗1周后消失;2例出现脑脊液漏,对症处理后愈合。植骨均愈合,无内固定松动、Cage下沉及移位。根据Steffe方法评定临床结果,优13例、良8例,优良率84%。结论:后路腰椎管减压、短节段椎弓根固定系统复位固定和360°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满意。
丁国正姜宗圆徐宏光
关键词:腰椎滑脱椎板减压内固定
关节外下尺桡固定术治疗慢性下尺桡关节背侧不稳定:一种新的软组织重建方法
目的:探讨采用锚钉结合尺侧伸腕肌腱关节外捆绑法治疗下尺桡关节慢性背侧不稳定的疗效.方法: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采用尺侧伸腕肌腱关节外捆绑法结合锚钉技术治疗慢性单纯下尺桡关节背侧不稳定患者6例,其中男1例,女5...
姜宗圆
颈7神经根切断后靶肌肉运动终板形态和功能学研究
第一部分:SFMEG用于颈7神经根切断后运动终板功能变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运用刺激性单纤维肌电图(sSFMEG)对肌肉内运动终板功能变化进行细胞水平的研究,来探索颈7神经根切断后的代偿过程和可能机制。  方法:36只雄...
姜宗圆
关键词:免疫荧光染色轴突出芽运动终板
颈7神经根切断后靶肌肉内乙酰胆碱受体γ/ε亚基的表达变化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 采用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研究颈,神经根切断后靶肌肉内乙酰胆碱受体γ-和ε-亚基的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来探索颈,神经根切断后的代偿机制。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6只。右侧建成颈,神经根切断模型,左侧为健康对照组。用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术后第1、2,4、6、8、12周肱三头肌内乙酰胆碱受体γ-、ε-和α-亚基的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曲线。收集所有数据后,用SPSS12.0软件进行均值、标准差计算和方差统计学分析。结果s-AchR的mRNA在颈,神经根切断术后第1—6周下调表达(P〈0.05),第6周下降到谷底,在第12周基本恢复到健康对照组水平。γ-AchR的mRNA表达在颈,神经根切断术后第1周就开始上升,到第6周达顶峰(P〈0.05),在第12周下降至正常水平。结论运用SYBRGreenⅠ荧光RT-PCR技术,证实在SD大鼠颈,神经根切断后第1—6周内,其靶肌肉内γ-AchR/ε-AchR会出现失神经的转换,但在第12周左右恢复正常表达。
姜宗圆陈立蒋军建徐雷徐建光
关键词:乙酰胆碱颈7
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的磁共振(MRI)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的磁共振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7例外伤性颈椎间盘的磁共振表现, 根据T1加权像横断面磁共振表现将患者分为中央型突出及后外侧突出,T1加权像矢状面表现将患者分为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
陈学武徐宏光丁国正王弘刘平黄德刚姜宗圆宣华兵王凌挺
环锯减压与椎体次全切除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2006年
目的:比较环锯减压与椎体次全切除治疗颈椎病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2年长征医院采用环锯法颈前路减压植骨与采用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颈椎病共100例,对两组间平均手术时间及平均出血量、手术并发症进行比较,并随访神经功能的改善率。结果:环锯法平均手术时间62min,平均出血110ml,椎体次全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96min,平均出血220ml,两组间有显著差异;环锯法手术并发症为12%,椎体次全切除术是20%,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环锯法术后3、12月JOA评分术后改善率834%,79.4%,椎体次全切除术后3、12月JOA评分术后改善率91.2%,87.6%.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环锯法是安全、可靠的,椎体次全切除术的手术疗效更佳,椎体次全切除术亦存在钛网下沉、钢板松动和临近节段退变等缺点。
丁国正姜宗圆杨立利
关键词:颈椎病前路减压椎体次全切除
关节外固定术治疗慢性下尺桡关节背侧不稳定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尺侧伸腕肌腱关节外捆绑法结合锚钉技术治疗下尺桡关节(distalradioulnarioint,DRuJ)慢性背侧不稳定的疗效。方法2011年7月-2012年12月,采用尺侧伸腕肌腱关节外捆绑法结合锚钉技术治疗慢性单纯DRUJ背侧不稳定患者6例。其中男1例,女5例;年龄22~35岁,平均27-3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腕部外伤史;病程6个月~15年,平均4.8年。术后摄X线片了解锚钉有无松动;通过“琴键征”试验和前臂旋转试验判断DRUJ功能恢复情况;记录并发症;末次随访时记录患肢的握力、关节活动度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关节功能以前臂、肩、手功能障碍评分(DASH)评估,并与术前比较。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I期愈合,未出现术中尺骨颈骨折及术后感染等并发症。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7个月。患者的DRUJ均重获稳定,术后3、6个月常规复查x线片示DRUJ关节间隙增宽,尺骨头脱位均明显改善,患者腕关节“琴键征”试验和前臂旋转试验均呈阴性。末次随访时,患肢握力、DASH评分、VAS评分及腕关节背伸、掌屈、旋前、旋后活动度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尺侧伸腕肌腱关节外捆绑法结合锚钉技术治疗DRUJ慢性背侧不稳定在达到稳定固定的同时,很好地保护了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且操作简便,是一种较好方法。
姜宗圆夏江马涛徐磊胡才智王寅泽胡斌
关键词:下尺桡关节韧带重建
颈7神经根切断后靶肌肉运动终板功能变化的实验研究--刺激性单纤维肌电图的Jitter和FD在研究代偿过程中的运用
姜宗圆朱艺陈立黄亚福徐雷徐建光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