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春雷

作品数:4 被引量:27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蛋白质
  • 2篇蛋白质相互作...
  • 2篇蛋白质相互作...
  • 2篇相互作用
  • 2篇白质
  • 1篇蛋白质功能
  • 1篇杜氏藻
  • 1篇盐生杜氏藻
  • 1篇衣藻
  • 1篇脂肪酶
  • 1篇生物信息
  • 1篇生物信息学
  • 1篇生物信息学分...
  • 1篇葡萄球菌
  • 1篇朴素贝叶斯
  • 1篇朴素贝叶斯模...
  • 1篇青枯
  • 1篇青枯病
  • 1篇球菌

机构

  • 4篇四川大学

作者

  • 4篇乔代蓉
  • 4篇曹毅
  • 4篇姜春雷
  • 2篇刘琦
  • 2篇赵锐
  • 2篇许正超
  • 1篇吕林峰
  • 1篇董明奇
  • 1篇史岩
  • 1篇兰贵红
  • 1篇徐辉
  • 1篇王杰
  • 1篇戴子茹

传媒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微生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09
  • 1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盐生杜氏藻和衣藻双结构域NAD^+-GPD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009年
将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双结构域(SerB和GPD)3-磷酸甘油脱氢酶基因(NAD^+-GPD)序列与莱菌表藻全基因组进行比对,发现莱菌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中也存在具有SerB和GPD结构域的NAD^+-GPD基因序列.在对两个物种NAD^+-GPD基因的基因结构、mRNA组成成分、编码蛋白及其理化性质和编码蛋白结构的分析中,发现二者具有较高的相似性.针对目前仅在盐藻和衣藻中发现含SerB和GPD结构域的NAD^+-GPD基因这一现象,分别对SerB和GPD结构域同源基因的系统进化进行了分析.
许正超姜春雷刘琦乔代蓉曹毅
关键词:莱茵衣藻3-磷酸甘油脱氢酶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茄科雷尔氏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预测及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细菌性青枯病是由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一种世界范围的细菌性土传病害.该细菌基因组序列的完全测序,使得从蛋白质组角度来分析其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成为可能.本文通过朴素贝叶斯模型整合系统发生谱法、基因邻近法、基因融合法、操纵子法、同源映射法、微阵列法、域相互作用法等7种方法,并根据约豋指数确定的阙值,预测了可信的茄科雷尔氏菌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对网络中的分泌子网络和信号转导进行了分析,提出可能的药物作用靶点(cyaB、pilD、Fli、Rsp1526、VsrA、VsrB、PilH).对于未注释的蛋白依据蛋白相互作用推测了部分蛋白质的功能.本文也提供了完全免费的在线数据库支持,提供了方便的茄科雷尔氏菌的蛋白相互作用的查询及相互作用数据和推测的蛋白质功能数据的查询和下载(http://www.scbmp.org.cn/rsoppi.php).
姜春雷赵锐吕林峰乔代蓉曹毅
关键词:蛋白质相互作用蛋白质功能青枯病朴素贝叶斯模型
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及功能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是目前最难以对付的病菌之一。它能引起多种感染,特别是在医院环境中。近年来,抗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传染更加严重,已成为公共卫生威胁。由于以前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实验性研究大都是基于单个基因或者蛋白进行的,为了更好的研究这个物种,有必要从整体上把握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蛋白作用机理。【方法】采用系统发生谱、操纵子法、基因融合法、基因邻近法、同源映射法等5种计算方法预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结果】从蛋白组的角度构建了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对网络进行功能分析。【结论】网络的分析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也服从scale-free属性,发现了SA0939、SA0868、rplD等重要的蛋白。通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重要的细胞壁合成和信号转导调控蛋白局部网络分析,发现了一些对这两个系统十分重要的蛋白分子,这些信息将为更好的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机理和开发新的药物靶点提供指导。
刘琦姜春雷许正超徐辉赵锐乔代蓉曹毅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质相互作用
脂肪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及酶学特性研究被引量:21
2008年
从富油土壤中分离筛选到40株脂肪酶产生菌,其中060805菌株产脂肪酶的能力较强,根据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鉴定,初步鉴定为短波单胞菌.060805菌株发酵产酶需油脂的诱导,同时也依赖Mg^2+,培养基中不添加Mg^2+时产酶量很少,微量的Mg^2+就能激活菌体产酶.蔗糖等糖类物质不利于060805菌株产脂肪酶.该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35℃,最适pH为6.0;而且在60℃保温60min酶活基本不损失,在pH5.0~8.0范围内稳定.
董明奇史岩姜春雷兰贵红王杰戴子茹曹毅乔代蓉
关键词:脂肪酶酶学性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