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达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肿瘤
  • 2篇肠癌
  • 2篇肠肿瘤
  • 2篇大肠
  • 2篇大肠癌
  • 2篇大肠肿瘤
  • 1篇等位
  • 1篇等位基因
  • 1篇等位基因丢失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药疗
  • 1篇药疗法
  • 1篇医药疗法
  • 1篇治疗白细胞减...
  • 1篇升白
  • 1篇升白汤
  • 1篇片段
  • 1篇中医
  • 1篇中医药

机构

  • 2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学院

作者

  • 3篇姜达
  • 1篇李华兰
  • 1篇杨香然
  • 1篇翟宝娥
  • 1篇黎同山
  • 1篇丁兆生
  • 1篇屈汉廷
  • 1篇李连荣
  • 1篇李万波

传媒

  • 1篇河北中医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癌症

年份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等位基因丢失与大肠癌
1994年
等位基因丢失与大肠癌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内科(100044)姜达综述屈汉廷审校1978年,Kan和Dozy首先在β-球蛋白基因中发现第一个DNA多态性位点,而后人们在人类淋巴细胞组织相容性抗原(HLA)的多态性研究中发现存在杂合性丢失(lossofb...
姜达
关键词:大肠肿瘤基因丢失等位基因
大肠癌的RFLP分析及其p53异质性变化的研究
1995年
应用检测肿瘤DNA多态性的探针,对15例大肠癌进行了LOH分析。结果,探针p10-5(17p13.1)在检出的8个信息个体中有5例发生了LOH(占62.5%)。而pYNZ22.1(17p13.3),p53,pMS1-37(3p14.2)和DR78(1p21-qter)探针的同源区并未检出LOH。对10例大肠癌还进行了p53mRNA的Northern印迹分析,发现全部被检测样品均有一条2.8kb的p53mRNA杂交带。10例中6例p53mRNA表达水平高于配对的正常组织,3例则降低。本研究提示,p53基因突变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同时还说明17p的LOH可能是大肠癌发生过程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分子事件。
姜达屈汉廷李万波高崇龄
关键词:大肠肿瘤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53
升白汤治疗白细胞减少症30例被引量:1
1990年
近年来,由于抗癌药物(即化药)的广泛应用,白细胞减少症的病人日益增多,但防治药物甚少,其疗效亦不甚理想。几年来我们用自拟“升白汤”对30例白细胞减少症进行治疗,疗效比较明显,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治疗组30例,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21~83岁,平均年龄73.4岁。升白汤:莲子10克酸枣仁12克白术30克、山药30克熟地30克白芍10克甘草6克。
丁兆生李连荣李华兰黎同山杨香然翟宝娥常风云姜达
关键词:白细胞减少升白汤中医药疗法方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