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佳乐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电视
  • 2篇新闻
  • 2篇广播
  • 2篇广播电视
  • 1篇大选
  • 1篇新闻思想
  • 1篇新闻思想史
  • 1篇新闻思想研究
  • 1篇宣传性
  • 1篇政治
  • 1篇知识分子
  • 1篇知识分子群体
  • 1篇突发性新闻
  • 1篇重大事件报道
  • 1篇总统
  • 1篇总统大选
  • 1篇网络
  • 1篇网络传播
  • 1篇维新
  • 1篇维新派

机构

  • 5篇湖南大学
  • 1篇安徽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5篇孙佳乐
  • 2篇唐海江
  • 1篇孙莉
  • 1篇谢峥嵘

传媒

  • 1篇新闻世界
  • 1篇求索
  • 1篇青年记者
  • 1篇现代传播(中...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维新派新闻思想研究》评介被引量:2
2011年
维新派知识分子群体,在清末甲午前后国家危急、民族存亡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他们以办报为手段,参与政治文化活动。其办报时间整体虽不长,但是,他们对于报刊和新闻的思考,对于报刊与政治、文化关系的理解,却在中国新闻思想史上具有整体的开创性和深远意义。
唐海江孙佳乐
关键词:新闻思想史维新派知识分子群体参与政治文化关系
试论我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财政支撑体系的建构被引量:4
2011年
财政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发展的一个基础性问题。目前,我国尚未确认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财源最大化和最优化的途径,也缺乏与此相关的完善的财政运行机制。本文从财政支撑体系这一概念入手,结合实际,针对性地分析了我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的可行性财源、资金投入及分配方式,并对保障财政体系的监管、评价、法律机制进行了思考,为建立中国特色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财政支撑体系进行了探索性的论述。
唐海江孙佳乐
关键词:广播电视公共服务
试论网络媒介情境下的“地域”消失被引量:4
2010年
梅罗维茨在《消失的地域》一书中,论述了电子媒介所构筑的媒介情境对人们社会行为的影响。本文基于此考察在新的媒介情境中网络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指出因网民集聚、人际传播的出现、交往的实现,使得网络促成了"地域"的消失,又因受众个人因素等多重局限,即使是在网络环境中,"知沟"仍不可避免。
孙莉孙佳乐
关键词:网络传播
我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路径研究
随着我国政治、社会变革和传媒改革进程的加快,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被提上日程。近年来,依托于“村村通”、“西新工程”等重点工程,我国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是由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广播电...
孙佳乐
关键词:广播电视公共服务
文献传递
媒介融合时代重大事件报道新突破被引量:3
2010年
一般来说,重大事件包括三种类型:一是重大突发性新闻事件的报道,如王家岭矿难、玉树地震;二是对重要活动的报道,如北京奥运会和美国总统大选;三是重大纪念及宣传性报道,如国庆60周年。重大事件年年都有,媒介融合之前和媒介融合之后。
孙佳乐谢峥嵘
关键词:媒介融合重大事件报道美国总统大选突发性新闻宣传性公民新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