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克勤

作品数:94 被引量:449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资源环境管理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天文地球
  • 21篇经济管理
  • 21篇文化科学
  • 20篇生物学
  • 16篇历史地理
  • 4篇建筑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24篇世界遗产
  • 23篇遗产
  • 22篇可持续发展
  • 18篇植物
  • 17篇植物群
  • 15篇旅游
  • 13篇自然遗产
  • 10篇石炭
  • 9篇文化
  • 8篇遗产地
  • 8篇世界自然
  • 8篇华夏植物群
  • 7篇遗产旅游
  • 7篇世界文化遗产
  • 7篇世界自然遗产
  • 7篇文化遗产
  • 7篇古村落
  • 7篇二叠纪
  • 7篇二叠世
  • 7篇保护与可持续...

机构

  • 88篇中国地质大学...
  • 6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桂林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长春地质学院
  • 1篇黑龙江矿业学...

作者

  • 94篇孙克勤
  • 15篇范文静
  • 10篇霍斯佳
  • 7篇袁宁
  • 6篇陈玲玲
  • 6篇邓胜徽
  • 4篇于维墨
  • 4篇黄纳
  • 4篇陈沙沙
  • 3篇刘正威
  • 3篇康永波
  • 3篇刘俊
  • 3篇孙博
  • 3篇凌伯雄
  • 2篇史晓颖
  • 2篇陈芬
  • 2篇马婧
  • 2篇张龙
  • 2篇龚克
  • 2篇李录

传媒

  • 13篇资源开发与市...
  • 11篇中国人口·资...
  • 6篇北京档案
  • 6篇资源与产业
  • 6篇可持续发展
  • 5篇现代地质
  • 4篇Acta B...
  • 3篇地质论评
  • 3篇北京规划建设
  • 3篇世界遗产
  • 2篇植物学通报
  • 2篇中国地质教育
  • 2篇徐州工程学院...
  • 2篇地理科学研究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植物分类学报
  • 1篇古脊椎动物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年份

  • 3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14篇2012
  • 19篇2011
  • 7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7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 2篇2000
  • 4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宁夏沙巴台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含煤地层和植物群被引量:8
1998年
对宁夏石嘴山沙巴台地区晚石炭世晚期—早二叠世早期含煤地层和植物群进行了研究,共鉴定植物化石12属17种,划分了2个植物化石组合,即晚石炭世晚期LepidodendronszeianumNeuropterisovata组合和早二叠世早期TaeniopterismucronataAnnulariaorientalis组合,其代表地层为晚石炭世晚期的太原组和早二叠世早期的山西组;此外,还讨论了含煤地层植物群的特征和时代.
孙克勤阎同生张周良
关键词: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地层植物群含煤地层
京西石佛村摩崖造像群
2006年
孙克勤
关键词:摩崖造像石佛释迦牟尼佛乾隆皇帝观音菩萨阿弥陀佛
内蒙古乌达地区早二叠世植物群和古生态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研究的植物化石采自内蒙古乌达地区早二叠世地层,共计11属20种,分属于石松纲、楔叶纲、瓢叶目、真蕨纲、种子蕨纲和苏铁纲。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群含有许多华夏植物群分子和地方性分子,为典型的华夏植物群。根据植物群分子的总体组成,植物群的时代为早二叠世,相当于阿瑟尔期(Asselian)、萨克马尔期(Sakmarian)、亚丁斯克期(Artinskian)和空谷期(Kungurian)。在研究植物群的基础上,对植物群的古生态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早二叠世Lepidoden-dron posthumii-Paratingia datongensis植物群落。这一植物群落在二叠纪主要分布在沼泽和低地环境,以大量出现的蕨类和种子蕨分子为特征。植物群落为原地保存,借助于化石资料,植物的生活型得以重建,包括乔木、树蕨、灌木和草本。植物群落指示早二叠世本区为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
孙克勤
关键词:早二叠世植物群古生态
中国西北地质与能源
我国西北地区东起贺兰山—六盘山一线,南以昆仑山、西秦岭为界,西、北抵国境线;行政区划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和内蒙古(西部)5省区,面积约达270万km.本区晚古生代和中生代地层出露良好,生物化石丰富,包括一些大的沉积...
孙克勤
文献传递
川底下村遗产开发之忧被引量:12
2005年
北京明清古村落川(爨)底下村距北京市区90公里,是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的一个村,属于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川底下古村落于1984年被发掘,2001年4月被定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9月被列为北京第二批历史文化保护区,2003年12月经建设部批准为"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村"之一.
孙克勤
关键词: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区遗产建设部
青城山与峨眉山遗产旅游发展的对比研究
2014年
世界遗产地青城山与峨眉山分别拥有独具特色的道教旅游资源和佛教旅游资源,并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本文以青城山与峨眉山为研究对象,对两者的遗产旅游发展状况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的主要方面包括遗产旅游资源、气候因素、旅游设施条件与服务水平以及旅游业发展趋势等。比较遗产旅游发展条件可知两者都具有高品位的遗产旅游资源,但旅游设施条件与服务水平有待提高;运用ARIMA模型得到两者旅游业发展趋势,得出青城山的旅游业发展水平逊于峨眉山。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两者存在的异同,提出了一些可行对策,以期进一步提升青城山与峨眉山的遗产旅游发展水平。
袁宁孙克勤
关键词:青城山
甘肃玉门大山口动物群层位及北祁连区二叠和三叠纪地层被引量:2
2012年
重新研究了甘肃玉门含大山口动物群的地层,讨论了北祁连区二叠和三叠系划分,指出西大沟组存在误用,建议将上三叠统的西大沟组更名,将中二叠统产大山口动物群的西大沟组更名为青头山组,并将青头山剖面指定为青头山组命名剖面。
刘俊尚庆华孙克勤李录
世界遗产视野下中国地质公园现状与进展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地质公园是中国乃至世界保护地质遗迹、开展地质旅游以及开展地质学术研究的主要场所。本文就近些年来世界地质公园及中国国家地质公园的建设、分布、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综合分析,并在世界遗产视野下就地质公园的保护与管理进行初步探索。通过分析世界遗产的保护模式,借鉴其管理方式和技术,本文提出地质公园的保护应以研究为支撑,明确景观分级实施主次保护,合理处理保护与开发的矛盾,以实现观赏价值、经济价值与科研、教育价值的互相促进,更好地促进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孙建华孙克勤
关键词:地质公园地质遗迹
世界自然遗产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存在的问题和保护对策被引量:16
2010年
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境内,由8个保护区的地理片区组成,占地1 700 000 hm2。三江并流是因亚洲的3条大江——金沙江(下游为长江)、澜沧江(下游为境外的湄公河)和怒江(下游为萨尔温江)而得名。这一遗产地包括云南丽江地区、迪庆藏族自治州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它拥有蔚为壮观的自然景观,包括雪山、冰川、峡谷、湖泊、森林、草甸和湿地。其他一些突出的地质地貌还有高山喀斯特和高山丹霞地貌。2003年,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这一地区还拥有许多名胜古迹。本文对这遗产地的自然、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了整合。本文指出了遗产地存在的问题,诸如地震、泥石流、滑坡、生态危机、温室效应、气候变暖、冰川消融、水土流失、水电开发、采矿、筑路、旅游开发等。本文还提出了相关保护对策,包括科学管理机制、分区保护、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文化景观保护、管理人才培养、生态旅游规划等的建立和实施。
孙克勤
关键词:世界自然遗产
北方喀斯特自然遗产价值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北京地区喀斯特洞穴为例被引量:2
2011年
北京地区喀斯特景观是中国温带喀斯特发育最为壮观的典型地区之一。对北京地区典型喀斯特(石花洞、银狐洞、云水洞、京东大溶洞)岩溶洞穴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将其与全球涉及岩溶洞穴的世界自然遗产地进行对比,以此探讨北京地区喀斯特洞穴的自然遗产价值,指出北京地区喀斯特景观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保护对策,以推进世界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于维墨范文静霍斯佳孙克勤
关键词:自然遗产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