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凌云

作品数:19 被引量:117H指数:8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肾病
  • 6篇IGA肾病
  • 3篇肾病患者
  • 3篇雷公藤
  • 3篇病患
  • 3篇病理
  • 3篇病理学
  • 2篇沙坦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糖尿病肾病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雷公藤多苷
  • 2篇厄贝沙坦
  • 2篇TGF-Β
  • 2篇TGF-Β1
  • 2篇IGA肾病患...
  • 2篇病理分析
  • 2篇并发

机构

  • 13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泉州医学高等...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13篇孙凌云
  • 12篇沈世忠
  • 10篇蔡佳盈
  • 9篇杨忠民
  • 7篇胡义阳
  • 4篇吴建平
  • 4篇谢潜红
  • 2篇王晓松
  • 1篇黄华桑
  • 1篇姜宗培
  • 1篇施子诺
  • 1篇余鹏程
  • 1篇吴建平

传媒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临床肾脏病杂...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肾损害17例临床分析
2010年
目的提高对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AsV)肾损害的认识。方法对2003年6月至2009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17例AASV肾损害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本组患者以中老年多见,平均年龄(53.3±21.6)岁。(2)以发热、乏力、纳差、体质量下降等全身非特异性表现为首发症状者17例(占100%);以肾衰竭为首发症状者8例(占47%);以咳嗽、咳痰、痰中带血或咯血为首发症状者4例(占23.5%)。(3)76.4%患者血沉(ESR)明显增快,64.7%患者C反应蛋白(CRP)升高。(4)17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其中需要透析者11例(合并肺出血者4例),大量蛋白尿者8例,肉眼血尿者3例。(5)本组11例有活动病变者经治疗后,6例血液透析患者中2例脱离透析,其余4例维持血液透析,5例肾功能好转、蛋白尿及血尿明显减轻、病情稳定;其余6例中,3例未接受冲击诱导治疗,只给予血液透析治疗,3例自动出院。结论对中老年肾病患者,临床上表现为多器官损害,ESR增快,CRP升高,尤其是合并咯血的患者,应早期行抗髓过氧化物酶、抗蛋白酶3、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检查,以明确诊断,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
孙凌云沈世忠吴建平蔡佳盈王晓松
关键词: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血管炎
伴高尿酸血症的IgA肾病临床和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伴有高尿酸血症的IgA肾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将经过肾活检明确诊断的原发性IgA肾病110例患者分为2组:尿酸正常组55例,尿酸升高组55例,比较2组临床和病理的差异。结果尿酸升高组与尿酸正常组比较,血尿素氮、血肌酐、24h尿蛋白定量、血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肾小球损伤加重,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明显。结论伴有尿酸升高的kA肾病患者临床和病理损伤均重于尿酸正常的IgA肾病,临床上应给与重视。
沈世忠吴建平杨忠民蔡佳盈胡义阳孙凌云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IGA肾病病理学
丹参、雷公藤多甙对大鼠肾移植慢性排斥移植肾组织病理学及TGF-β1表达的影响
余鹏程吴建平杨忠民胡义阳施子诺黄华桑蔡佳盈王晓松孙凌云
文献传递
厄贝沙坦对IgA肾病患者CRP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IgA肾病患者CRP及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影响。方法:从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肾功能正常的IgA肾病患者,随机选择患者分组:对照组有26例,在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治疗基础上,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厄贝沙坦组有2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150 mg,每日1次,两组均不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他汀类药物治疗。治疗观察周期为8周。观察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CRP及HOMA-IR等改变。结果:两组治疗前,其FPG、FINS、CRP及I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8周的治疗,厄贝沙坦组与对照组比较,其FINS、CRP及HOMA-IR均较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厄贝沙坦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其FINS、CRP及HOMA-IR均较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8周的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无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厄贝沙坦可能通过调节CRP,有效改善IgA肾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其具体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杨忠民沈世忠胡义阳蔡佳盈孙凌云谢潜红
关键词:厄贝沙坦IGA肾病CRP胰岛素抵抗
苯那普利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IgA肾病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12
2016年
IgA肾病(Ig A nephropathy,Ig AN)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肾小球肾炎,30%~50%的患者在10~20年后,将进展为终末期肾脏病[1]。队列研究表明,蛋白尿、高血压就诊时肾功能是影响Ig AN患者预后的临床指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对于慢性肾脏病(CKD)的进展起着重要作用。阻断RASS被认为是治疗CKD基石。
杨忠民沈世忠胡义阳蔡佳颖孙凌云谢潜红
关键词:IGA肾病肾炎康复片苯那普利近期疗效观察终末期肾脏病RAAS
不同年龄组2型糖尿病合并肾损伤病理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2型糖尿病合并肾损伤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17年2月于泉州第一医院肾内科住院并接受肾活检的2型糖尿病合并肾损伤患者95例,根据年龄分为30~45岁;45~60岁;60~85岁3组,分析不同年龄组患者的肾活检病理资料。结果95例T2DM合并肾损伤患者中,糖尿病肾小球病(DG)45例,非糖尿病肾病(NDRD)43例,DG合并NDRD7例。在NDRD中,膜性肾病(MN)发病率最高。不同年龄组中MN、IgA肾病(IgAN)、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微小病变肾病(MCD)、狼疮性肾炎(LN)、小管间质性’肾炎(TIN)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区别T2DM并肾损害是DG或是NDRD有一定困难,肾活检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蔡佳盈沈世忠杨忠民孙凌云
关键词:年龄组
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常规治疗基础上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45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2例及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组(治疗组)23例。对照组给予激素、潘生丁、利尿剂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及低分子肝素。结果:经2周治疗后,治疗组甘油三脂、胆固醇、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均明显下降(P<0.05),血浆蛋白明显上升(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PNS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蔡佳盈吴建平沈世忠孙凌云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55例伴贫血的IgA肾病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55例伴有贫血的IgA肾病(IgAN)的临床特点。方法:经肾活检明确诊断的原发性IgA肾病110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正常组55例,B组:贫血组55例,比较两组临床和病理的差异。结果:B组与A组比较,其SBP、DBP、Scr、BUN、UA、TC、TG、24h upro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IgAN病理分级为Lee氏分级Ⅱ~Ⅲ级伴贫血患者进行分组比较,B组较A组相比,患者的系膜增殖、节段损害、血管壁增厚、小管萎缩、间质浸润、间质纤维化、小管间质损伤相对严重,其病理积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贫血可加重IgAN患者的肾脏损伤。
杨忠民沈世忠吴建平蔡佳盈胡义阳孙凌云
黄芪注射液对IgA肾病患者免疫球蛋白分子异常糖基化及Cosmc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IgA肾病患者免疫球蛋白分子异常糖基化及Cosmc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Ig A肾病患者26例,分离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并分别培养于RPMI1640培养基(空白对照组)、RPMI1640+黄芪注射液200 mg/ml(黄芪低剂量组)、RPMI1640+黄芪注射液1 000 mg/ml(黄芪中剂量组)和RPMI1640+黄芪注射液2 000 mg/ml(黄芪高剂量组)。经培养72 h后检测上述4组细胞中Cosmc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IgA1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加入黄芪注射液后B淋巴细胞中Cosmc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黄芪高剂量组显著高于中、低剂量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加入黄芪后B淋巴细胞中培养基上清IgA1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黄芪高剂量组显著低于中、低剂量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黄芪注射液组IgA1与蚕豆凝集素结合力明显下降(P<0.05),且高剂量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黄芪可能通过上调Cosmc基因表达水平调控IgA肾病患者免疫球蛋白分子IgA1异常糖基化。
沈世忠杨忠民蔡佳盈谢潜红胡义阳孙凌云姜宗培
关键词:IGA肾病黄芪注射液糖基化
雷公藤多苷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尿脂联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尿脂联素水平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市第一医院2017年3月至2019年8月间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服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雷公藤多苷片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空腹血糖(FPG)、尿白蛋白/肌酐(UMA)、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AP-1)及尿脂联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尿UMA水平,血MCP-1和尿MCP-1水平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cr,BUN,F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尿脂联素水平(5.34±0.62)mg·L^-1低于对照组的(8.25±1.06)mg·L^-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常规治疗方案,针对患者实际病情运用雷公藤多苷进行治疗,可以使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蛋白尿值显著降低,并且蛋白尿水平的降低和雷公藤多苷所用剂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此外,雷公藤多苷可以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衰竭发挥有效的延缓效果。
孙凌云吴家祥沈世忠
关键词:厄贝沙坦雷公藤多苷糖尿病肾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