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志敏

作品数:18 被引量:111H指数:5
供职机构: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篇眼外伤
  • 4篇视力
  • 4篇视网膜
  • 4篇网膜
  • 3篇血管
  • 3篇预后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切除术治疗
  • 3篇机械性眼外伤
  • 3篇玻璃体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生长...
  • 2篇视网膜脱离
  • 2篇术后
  • 2篇细胞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脉络膜
  • 2篇内皮

机构

  • 18篇南通市第一人...
  • 1篇南通大学第二...

作者

  • 18篇孙志敏
  • 12篇宋愈
  • 11篇吴莹
  • 9篇黄黎黎
  • 6篇黄晓波
  • 3篇周跃
  • 2篇曹亮
  • 2篇李俊杰
  • 1篇喻建锋
  • 1篇姚祖荣
  • 1篇曹鑫
  • 1篇朱妍

传媒

  • 3篇临床眼科杂志
  • 2篇中华眼外伤职...
  • 1篇广西医学
  • 1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中国眼耳鼻喉...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系统医学
  • 1篇2014年斜...
  • 1篇江苏省第十五...

年份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4
  • 1篇200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机械性眼外伤分类系统在闭合性眼外伤预后分析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机械性眼外伤分类系统对闭合性眼外伤( CGI)预后评价的意义。方法连续入选2011年4月至2014年3月住院闭合性眼外伤337例(352只眼),对眼外伤的类型(根据损伤机制)、程度(根据损伤后最初视力)、区域(根据损伤的解剖位置)、相对性瞳孔传入障碍( RAPD),及其他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如前房积血、外伤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视神经挫伤、就诊延迟时间(定义为眼外伤发生后至到医院接受诊治的时间间隔)、是否有医疗或伤害保险、手术次数、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逐步Log istic回归分析,以观察对预后视力的影响。结果病例随访至少6个月,预后好(视力≥0.5)151只眼,占42.90%,预后差(视力<0.5)201只眼,占57.10%。单因素分析显示:损伤程度( P =0.000)、损伤区域( P =0.000)、RAPD( P =0.000)、前房积血( P =0.000)、外伤性白内障( P =0.001)、继发性青光眼( P =0.004)、视神经挫伤( P =0.000)、住院时间( P =0.000)、手术次数( P =0.000)是影响视力预后的危险因素。而在多因素逐步Log istic回归分析之后显示:损伤程度( P =0.000,OR =2.533,95%C I =2.050-3.129)、损伤区域( P =0.013,OR =1.061,95%C I=1.012-1.111)及手术次数( P =0.029, OR =2.418,95%CI =1.096-5.336)是影响预后视力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损伤程度、区域及手术次数是影响CGI视力预后的主要因素。机械性眼外伤分类系统有助于闭合性眼外伤的预后判断。
黄晓波孙志敏吴莹黄黎黎宋愈
关键词:预后视力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卡波姆眼用凝胶对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干眼症患者炎症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0
2020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滴眼液联合卡波姆眼用凝胶对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干眼症患者炎症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4例(104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52眼)。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采用rhEGF滴眼液和卡波姆眼用凝胶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两组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Ⅰ(SIT)、角膜荧光素染色(CFS)评分、泪液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8、丙二醛、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治疗后4周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BUT、SIT、SOD水平均升高,CFS评分、泪液中IL-1β、IL-8、丙二醇、LPO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BUT、SIT、SO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FS评分、泪液中IL-1β、IL-8、丙二醇、LP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rhEGF联合卡波姆眼用凝胶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干眼症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泪膜稳定性,抑制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氧化应激状态。
李俊杰谢擎孙志敏
关键词: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干眼症炎症
康柏西普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
宋愈黄黎黎吴莹孙志敏
青光眼滤过术后持续性浅前房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青光眼滤过术后持续性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对我院 2 0 0 0~ 2 0 0 2年收治的 12 8例青光眼 (16 6只眼 )患者中 2 9眼发生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有 2 9只眼出现浅前房 ,其发生率为 17.4 7%。按 Speath分类 ,浅 度 19只眼 ,浅 度 8只眼 ,浅 度 2只眼。其中滤过过强 10只眼 ,结膜瓣渗漏 3只眼 ,脉络膜脱离 4只眼 ,恶性青光眼 3只眼 ,其它 9只眼。结论 滤过过强是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的主要原因。
孙志敏宋愈吴莹
关键词:青光眼滤过术持续性浅前房脉络膜脱离
机械性眼外伤住院患者477例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调查研究机械性眼外伤的病因、并发症及视力结果。方法收集2011年4月~2014年4月本科住院收治的机械性眼外伤477例(494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机械性眼外伤发病平均年龄为(44.31±15.83)岁,男女比例为3.42∶1,右眼∶左眼为0.91∶1,大多发生在工作场所。机械性闭合性眼外伤的致伤原因主要为撞伤摔伤、拳击伤、铁棒击伤、生活物品击伤、爆炸伤等。机械性眼外伤常累及眼前后段结构(53.24%),视力损伤重(视力<0.02占44.53%)。机械性开放性眼外伤的致伤原因主要为钢丝铁丝戳伤、机械工具击伤、铁棒击伤、建筑材料击伤、撞伤摔伤等。机械性闭合性眼外伤的主要并发症包括瞳孔括约肌损伤、前房积血、视网膜震荡、外伤性虹膜睫状体炎、眼眶骨折等。机械性开放性眼外伤的主要并发症包括前房积血、眼内容物脱出、玻璃体积血、外伤性白内障、外伤性虹膜睫状体炎等。经过规范治疗视功能明显改善(闭合性眼外伤Z=-5.700,P<0.01;开放性眼外伤Z=-5.576,P<0.01)。机械性眼外伤不同损伤程度间视力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闭合性眼外伤χ~2=81.526,P<0.01;开放性眼外伤χ~2=33.246,P<0.01)。机械性眼外伤不同损伤分区间视力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闭合性眼外伤χ~2=121.063,P<0.01;开放性眼外伤χ~2=12.992,P=0.011)。结论机械性眼外伤是严重致盲性眼病,及时治疗可挽救部分视力。国际机械性眼外伤分类系统可判断视力预后。机械性眼外伤重在预防。
黄晓波孙志敏吴莹黄黎黎宋愈
关键词:机械性眼外伤流行病学预后
屈光不正性弱视采用眼罩遮盖法、阿托品疗法治疗效果被引量:1
2021年
比较对于患有屈光不正性弱视疾病患者实施阿托品及眼罩遮盖法的疗效。方法:58例在我院实施治疗的屈光不正性弱视疾病患者参与实验研究,病例的选择起始时间即2020年2月,截止时间即2021年2月,对所有患者实施平分,组别即对照组29例,以及实验组29例,平分方式即随机数字表,将眼罩遮盖方案应用于对照组,阿托品方案应用于实验组,分析观察组间疗效。结果:视力重建有效率及治疗有效率比较,总有效率为93.10%的实验组比对照组72.41%有效率高,治疗有效率为96.55%的实验组比对照组75.86%有效率高,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眼罩遮盖法、阿托品疗法均可有效改善患者屈光不正性弱视,但阿托品疗法效果更加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蔡剑茹孙志敏
关键词:屈光不正性弱视
机械性眼外伤分类系统对开放性眼外伤预后判断的价值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 探讨机械性眼外伤分类系统对开放性眼外伤预后评价的意义.方法 连续入选2011年4月至2014年3月住院开放性眼外伤连续病例140例(142眼),对眼外伤的类型、程度、区域、相对性瞳孔传入障碍(RAPD)及其他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如前房积血、外伤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视神经挫伤、玻璃体积血、眼内容物脱出、就诊延迟时间、手术次数、伤口长度等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以观察对视力预后的影响.结果 病例随访至少6个月,最终视力好(视力≥0.5)29眼占20.42%,最终视力差(视力<0.5)113只眼,占79.58%.单因素分析显示:损伤类型、损伤程度、损伤区域、手术次数、伤口长度、就诊延误时间是影响视力预后的危险因素.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损伤区域、损伤程度、损伤类型及伤口长度是影响预后视力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损伤程度、区域、类型及伤口长度是影响开放性眼外伤视力预后的主要因素.机械性眼外伤分类系统有助于开放性眼外伤的预后判断.
孙志敏黄晓波吴莹黄黎黎宋愈
关键词:眼外伤开放性视力预后
56例新生儿泪道阻塞及泪囊炎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新生儿泪道阻塞及泪囊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于首次就诊的患儿首先教会家长进行正确的泪囊区按摩方法,如果经按摩一个月症状仍无改善则及时予泪道冲洗治疗,如果泪道加压冲洗仍不通则立即予泪道探通治疗。结果:56例患儿...
孙志敏
一种便于穿脱和方便日常治疗的一片式病员手术服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穿脱和方便日常治疗的一片式病员手术服,包括衣领和衣褂,所述衣领的内侧设置有领口,且领口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袖子,所述袖子的末端固定有袖套,且袖套的末端固定有袖口,所述领口的右下侧缝合有扣领边,且扣领...
孙志敏黄晓波周跃
文献传递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分析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高度近视患者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方法 2011年4月至2012年11月,48例(48只眼)视网膜脱离合并高度近视患者,接受经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50岁以上患者均同时行晶状体(或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玻璃体腔内填充硅油。术后4-6个月左右行硅油取出手术。随访10个月,观察视力、眼压、视网膜复位等情况。结果 22只眼视力不同程度提高,19只眼视力维持原状,7只眼视力下降。视网膜复位良好,未见视网膜再次脱离。无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和继发性青光眼等情况出现。结论在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时,需综合考虑高度近视眼球的多部位病理变化特点,在术中适当改变手术技巧,并联合硅油填充,可明显促进视网膜复位,提高手术成功率。
黄黎黎宋愈吴莹孙志敏
关键词: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除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