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柯

作品数:14 被引量:109H指数:6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贝朗麻醉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丙泊酚
  • 4篇麻醉
  • 4篇麻醉深度
  • 4篇复合丙泊酚
  • 3篇神经元
  • 3篇皮层
  • 3篇皮层神经元
  • 3篇镜检
  • 3篇NARCOT...
  • 2篇异氟醚
  • 2篇异氟醚预处理
  • 2篇神经元缺氧
  • 2篇气管
  • 2篇缺氧
  • 2篇胃镜
  • 2篇胃镜检查
  • 2篇无痛胃镜
  • 2篇无痛胃镜检查
  • 2篇小肠
  • 2篇小肠镜

机构

  • 14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汕头大学
  • 1篇广东省医学科...

作者

  • 14篇孙柯
  • 6篇王志鹏
  • 5篇吉锦泉
  • 5篇赵国栋
  • 4篇周国斌
  • 3篇徐金东
  • 2篇康茵
  • 2篇王刚
  • 2篇田可耘
  • 2篇王越洪
  • 2篇李真
  • 2篇邓龙姣
  • 1篇于冬男
  • 1篇马珏
  • 1篇崔灿
  • 1篇刘红
  • 1篇梅莉
  • 1篇季文进
  • 1篇王庆
  • 1篇王妍

传媒

  • 4篇广东医学
  • 2篇临床麻醉学杂...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国医学物理...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帕瑞昔布钠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0例ASAⅠ级自愿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分成丙泊酚组(A组,n=40)和帕瑞昔布钠+丙泊酚组(B组,n=40)。记录两组术中生命体征及体动发生情况、丙泊酚用量、清醒时间、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评价患者清醒后10、20、30 min及离院时的VAS评分。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中SBP、DBP下降,HR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术中丙泊酚总用量及清醒时间均明显少于A组(P<0.05);两组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各时点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中使用,可显著减少手术中丙泊酚的总用量,镇痛效果良好,维持时间长,无明显不良反应,是安全可行的。
王志鹏周国斌李真孙柯
关键词:丙泊酚靶控输注人工流产术
异氟醚预处理在大鼠皮层神经元缺氧损伤中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异氟醚预处理在大鼠皮层神经元缺氧无糖(OGD)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原代培养的大鼠皮层神经元OGD损伤模型,采用MTT法观察异氟醚预处理对大鼠皮层神经元OGD损伤的保护作用,Westernblot法检测磷酸化ERK(pERK)和低氧诱导因子(HIF)-1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OGD组神经元存活率显著低于其它四组(P<0.05)。IO组pERK、HIF-1α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其它四组(P<0.05)。结论异氟醚预处理对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OGD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异氟醚增加pERK表达,进而调节HIF-1α的表达有关。
王庆崔灿孙柯季文进赵国栋
关键词:异氟醚皮层神经元
慢病毒介导的大鼠前强啡肽基因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强啡肽镇痛效应强、安全性好、无呼吸抑制和成瘾性等优势,是目前生物镇痛研究的重点。探讨慢病毒介导的大鼠前强啡肽(PDYN)基因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中的表达,为后续研究大鼠癌痛模型的生物镇痛提供条件。方法采用贴壁筛选法分离和扩增BM-MSCs,流式细胞学和体外成脂、成骨细胞诱导分化实验鉴定。构建大鼠PDYN慢病毒载体并感染BM-MSCs,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和Western blot法筛选最适感染复数(MOI);实验分为空白组(BM-MSCs)、实验组(PCDH-CMV-PDYN-EF1-cop GFP)、空载体组(PCDH-CMV-MCS-EF1-cop GFP),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DYN表达变化,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强啡肽蛋白表达。结果BM-MSCs呈长梭形纤维细胞样贴壁生长,多数表达CD29、CD44、CD90,少数表达CD45。成脂诱导培养后油红O染色为阳性;成骨诱导培养后出现矿化结节,经茜素红染色呈橘红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示BM-MSCs细胞中CD29、CD90、CD44、CD45阳性率分别为(99.80±0.19)%、(99.62±0.24)%、(96.86±1.27)%、(0.82±0.06)%,转染PDYN基因后BM-MSCs表面标记CD29、CD90、CD44、CD45阳性率分别为(99.59±0.34)%、(98.06±1.51)%、(95.23±0.71)%、(10.23±0.59)%,转染前后BM-MSCs干细胞特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CR扩增克隆测序鉴定慢病毒载体PCDH-CMV-PDYN-EF1-cop GFP构建成功,重组慢病毒滴度为5×106IU/m L。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和Western blot结果示慢病毒MOI=100为最佳病毒感染复数。qPCR、Western blot检测到经慢病毒载体感染后的BM-MSCs中PDYN基因表达均上调(P<0.05),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显示强啡肽蛋白表达显著增强。结论成功培养BM-MSCs和构建大鼠PDYN基因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在BM-MSCs中能高效稳定表达PDYN基因和分泌强啡肽蛋白。
张创强孙柯马珏赵国栋
关键词:前强啡肽强啡肽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慢病毒
Narcotrend监测在儿童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研究不同Narcotrend指数(NI)在儿童无痛胃镜检查中的镇静深度,评估其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及其适宜的临床NI值。方法儿童胃镜检查患者120例,根据NI随丙泊酚剂量输入的变化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A组NI=40~51,B组NI=52~63,C组NI=64~75)。观察并记录丙泊酚用量和术中及术后各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其中A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多于B、C组(P<0.05);A组和C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在门诊儿童无痛胃镜检查中,NI在52~63范围的镇静深度比较适宜。
梅莉徐金东孙柯赵国栋
关键词:无痛胃镜检查儿童丙泊酚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对无痛小肠镜检查患者血流动力学及麻醉深度的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低剂量丙泊酚用于无痛小肠镜检查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麻醉深度的影响。方法行无痛小肠镜检查患者7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依次缓慢静脉注射地佐辛50μg/kg、丙泊酚1mg/kg,对照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检查中如有体动反应则追加丙泊酚0.2~0.5mg/kg。观察2组给药前(T0)、给药后5min(T1)、给药后10min(T2)、给药后30min(T3)、给药后60min(T4)、检查结束出镜时(T5)心率、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和麻醉深度指数(Narcotrend,NTI)以及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T1~T5时间点MAP均低于T0时(P<0.05),对照组T1时SpO2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丙泊酚用量和苏醒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T1~T5时间点NTI均高于对照组和T0时(P<0.05),心动过速、呼吸抑制、Ⅲ级体动反应和术后腹痛、腹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痛小肠镜检查中应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较单独应用丙泊酚镇痛效果好,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可减少丙泊酚用量。
刘红吉锦泉于冬男王志鹏孙柯
关键词:小肠镜检查地佐辛丙泊酚
阿片受体激动剂DPDPE对大鼠神经元缺氧无糖损伤的保护作用
2012年
目的研究δ阿片受体激动剂DPDPE对原代培养的大鼠皮层神经元缺氧无糖损伤(OGD)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大鼠皮层神经元分为4组,共24孔、每组6孔:正常氧浓度组;缺氧组;缺氧+DP-DPE(终浓度为100nmol/L)预处理组;缺氧+DPDPE+Naltrindole(δ阿片受体拮抗剂,终浓度为1μmol/L)预处理组。通过采用LDH观察DPDPE对于神经元缺氧无糖损伤的保护作用;用Western检测大鼠皮层神经元中pERK、pp38、Bcl-2和Bax等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缺氧无糖损伤4h细胞上清液中LDH水平明显升高(P<0.01),加不同浓度DPDPE预处理后LDH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缺氧无糖组相比,DPDPE预处理显著增加pERK的蛋白表达(P<0.05)且同时降低pp38的蛋白表达(P<0.05),该作用可部分的被Nal-trindole所阻断;与缺氧无糖组相比,DPDPE预处理显著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P<0.05)且同时降低凋亡蛋白Bax的表达(P<0.05)。结论 DPDPE对于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缺氧无糖(OGD)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效果,其作用机制与增加pERK,降低pp38的蛋白表达,以及调节Bcl-2/Bax的表达有关。
周国斌吉锦泉徐金东孙柯
关键词:DPDPE皮层神经元ERK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在无痛小肠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DEX)复合丙泊酚在无痛小肠镜检查中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将无痛小肠镜患者7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5例,入室开放上肢静脉,吸氧,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D组缓慢静脉推注(超过5min)右美托咪定0.3μg/kg,然后注射丙泊酚1mg/kg;C组单独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检查中如有体动反应,追加丙泊酚0.2—0.5mg/kg,并观察丙泊酚用量、可唤醒时间及体动、循环、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丙泊酚总用药量D组明显低于C组(P〈0.05);呼吸抑制例数和体动发生例数D组明显低于C组(P〈0.05);循环抑制例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无痛胃镜检查中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与单独使用丙泊酚相比具有更好的安全性,能提供更佳的术中镇静、镇痛效果,且大大降低丙泊酚用量。
田可耘吉锦泉王志鹏孙柯
关键词:丙泊酚小肠镜
异氟醚激活ERK和HIF-1α产生对神经元缺氧无糖损伤的保护作用
2013年
目的探讨异氟醚预处理在对大鼠皮层神经元缺氧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原代培养的大鼠皮层神经元缺氧无糖损伤(OGD)模型,采用MTT法观察异氟醚对神经元OGD损伤的保护作用,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ERK(pERK)和低氧诱导因子(HIF)-1α蛋白表达。结果异氟醚预处理显著增加OGD损伤神经元中HIF-1α的蛋白含量,ERK抑制剂PD98059可以部分阻断这种作用。结论异氟醚预处理对于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OGD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效果。其机制可能与通过增加pERK表达,进而调节HIF-1α的表达有关。
周国斌吉锦泉王志鹏孙柯
关键词:异氟醚预处理皮层神经元
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检查中对患者生命体征及麻醉深度的影响被引量:22
2013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检查中对患者生命体征及麻醉深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无痛胃镜患者90例随机分成Dex组(D)组和对照组(C)组各45例,入室开放上肢静脉,吸氧,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和麻醉深度指数(NTI)。D组缓慢静脉注射(超过5 min)右美托咪定0.5μg/kg,然后注射丙泊酚1.5 mg/kg;C组单独静脉注射丙泊酚2.5 mg/kg。检查中如有体动反应,追加丙泊酚0.3~0.5 mg/kg,并观察丙泊酚用量及体动、呼吸和循环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丙泊酚总用药量D组明显低于C组(P<0.05);呼吸抑制例数和严重体动发生例数D组明显低于C组(P<0.05);NTI D组明显高于C组(P<0.01);循环抑制例数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无痛胃镜检查中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丙泊酚同单独使用丙泊酚相比具有更好的安全性,能提供更佳的术中镇静效果且大大降低丙泊酚用量。
田可耘孙柯
关键词:异丙酚无痛胃镜
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下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在结肠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1
2015年
目的探讨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下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在无痛结肠镜结肠息肉切除术中对患者生命体征及麻醉深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无痛结肠镜患者90例随机分成Dex组(D)组和对照组(C)组各45例,入室开放上肢静脉,吸氧,监测血压、心率、脉氧饱和度和麻醉深度指数(NTI)。D组缓慢静脉泵注(10 min)右美托咪定0.3μg/kg,然后注射丙泊酚1 mg/kg;C组单独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检查中如有体动反应,追加丙泊酚0.2~0.5 mg/kg。观察丙泊酚用量、可唤醒时间及体动、循环、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丙泊酚总用药量和呼吸抑制例数D组明显低于C组(P〈0.05);体动发生例数D组明显低于C组(P〈0.05);循环抑制例数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麻醉深度指数(NTI)C组明显低于D组(P〈0.05)。结论 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下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同单独使用丙泊酚相比能达到更合理的麻醉深度以减少不良反应,并能提供更佳的镇痛效果且大大降低丙泊酚用量。
吉锦泉王刚孙柯周国斌王志鹏王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