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清胱抑素C及血肌酐评价儿童肾功能的比较分析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比较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及血清肌酐(SCr)诊断儿童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性。方法对136例儿童肾脏病患者分别测定Cystatin C,SCr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以校正的Ccr值将患儿分为4组。A组62例,Ccr≥80ml·mim^-1·(1.73m^2)^-1;B组33例,Ccr50-79ml·mim^-1·(1.73m^2)^-1;C组30例,Ccr30~49ml·mim^-1·(1.73m^2)^-1;D组11例,Ccr<30ml·mim^-1·(1.73m^2)^-1。Cystatin C采用颗粒增强散射比浊法测定。以Ccr<80ml·mim^-1·(1.73m^2)^-1为肾功能减退,比较Cystatin C与SCr检测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以及该两项指标与Ccr的相关性。结果Ccr与上述两项指标均呈负相关。Cystatin C与Ccr的相关性优于SCr与Ccr的相关性,且Cystatin C的敏感性和准确性较佳。结论Cystatin C发现肾功能损害敏感性好,准确度高,适用于患儿肾功能监测。
- 陈晓红栾江威孙红
- 关键词:血清胱抑素CCYSTATIN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肾功能减退肾功能监测
- 幼儿红白血病误诊1例
- 2007年
- 孙红夏维代建红韩玉兰
- 关键词:红白血病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误诊幼儿入院体检皮肤出血点
- 武汉地区冬春季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研究被引量:27
- 2012年
-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冬春季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不同病原体的检出率、构成等相关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6348例于2010年10月-2011年3月到医院就诊,诊断为呼吸道感染的儿童,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9种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结果病原体总阳性检出率为34.40%,9种病原体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肺炎支原体占21.88%、腺病毒占10.41%、乙型流感病毒占10.03%、呼吸道合胞病毒占7.36%、副流感病毒占5.01%、肺炎军团菌血清1型占1.02%、甲型流感病毒占0.72%、Q热立克次体占0.09%、肺炎衣原体0.02%;肺炎支原体在整个冬春季其间检出率均较高,腺病毒在10月份检出率较低,但在随后月份中其检出率均比较高,乙型流感病毒在2011年1月呈暴发态势,阳性病例数和检出率上升5倍,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检出率在2010年12月份达到最高。结论引起武汉地区冬春季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主要病原体为肺炎支原体、腺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且乙型流感病毒在2011年1月有暴发流行的趋势。
- 艾洪武孙红陈莎余小红
- 关键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儿童
- 纤维蛋白原的检测在川崎病诊治中的意义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g)在川崎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检测52例川崎病患儿治疗前后及52例健康对照儿童血浆Fg浓度。结果川崎病组治疗前血浆Fg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后血浆Fg的浓度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与健康对照组比已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川崎病治疗前后血浆Fg含量的变化与临床症状的转变较为一致,血浆Fg检测对川崎病的诊治有临床指导意义。
- 代建红金敏荣孙红夏维
- 关键词:川崎病纤维蛋白原儿童
- 62例神经母细胞瘤骨髓转移的细胞学分析被引量:2
- 2007年
- 韩玉兰代建红金敏荣夏维孙红
-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骨髓转移细胞学分析实体恶性肿瘤细胞学观察骨髓细胞学
- 免疫胶体金法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儿童腹泻A组轮状病毒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及早发现腹泻患儿中轮状病毒感染状况,为合理选用轮状病毒检测方法及其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胶体金法对武汉市儿童医院部分腹泻患儿进行轮状病毒检测,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对280份儿童腹泻患儿检测,胶体金法和PAGE法阳性检出率各为79.64%和48.93%,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以聚合酶链反应(PCR)为检测最终标准,胶体金法敏感性和PAGE特异性分别达95.2%和95.8%。结论胶体金法检测儿童腹泻轮状病毒敏感性高,在临床中可作为简便快速的重要筛检手段,PAGE能明显提高其鉴别诊断能力。
- 孙红王斌孙敏刘瑜朱军生杨继红
- 关键词:轮状病毒儿童腹泻胶体金法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2006年武汉地区A组轮状病毒VP7基因型初步研究被引量:5
- 2006年
- 以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武汉地区247份腹泻患儿粪便样本,筛选出A组轮状病毒阳性样本67份,阳性率为27.12%。通过一步多重RT-PCR技术对筛选出的阳性样本进行VP7基因分型研究,其中G 1型10例(14.93%),G 3型46例(68.66%),G 1与G 3混合感染型5例(7.46%),6例(8.95%)未能分出型别。分析表明,武汉地区A组轮状病毒以G 3型为主要流行基因型,同2002-2003年相比,G 3型比例下降,G 1型比例上升。
- 汪洋白萱余晖孙红杨继红
- 关键词:轮状病毒VP7基因型
- 血清胱抑素C作为肾小球滤过率检测指标在儿童肾脏疾病中应用和比较
- 儿童肾脏疾病中以急性肾小球肾炎较为常见,其特点是发病急,好转快.其次为肾病综合症,其特点为病程长,易复发,易导致慢性肾功能损害.临床要求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检测手段来早期监测肾功能损害程度,以便能及时予以诊断和治疗.目...
- 孙红游上游陈莎段艺艾洪武
- 关键词:血清胱抑素C儿童肾脏疾病
- 文献传递
- PAGE法与胶体金法检测儿童腹泻轮状病毒研究
- 轮状病毒(Rotavirus)属于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轮状病毒属,是引起人和动物急性非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一般感染人的轮状病毒为A、B、C 3组。轮状病毒胃肠炎是病毒性胃肠炎中最常见的一种,其中以A...
- 王斌孙红朱军生
- 文献传递
- 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对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价值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对儿童缺铁性贫血(IDA)的诊断价值。方法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患儿63例根据临床诊断标准分为IDA和非缺铁性贫血(n-IDA)组,测定sTfR及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等铁代谢指标,并分别行t检验和ROC曲线分析。结果IDA组sTfR均值高于正常值,与n-IDA组比较具有极显著差异(P<0.001),而IDA组SF和SI均值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尽管SF与SI特异度较高,但其敏感度和ROC曲线下面积明显较sTfR低。结论血清sTfR可较准确反映铁贮存状况,是诊断IDA的有效客观指标,在儿童铁缺乏疾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 孙红陈莎游上游葛宇明
- 关键词:儿童缺铁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