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蕊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抑瘤
  • 3篇细胞
  • 2篇细胞淋巴瘤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瘤
  • 2篇抗CD20
  • 2篇B细胞
  • 2篇B细胞淋巴瘤
  • 2篇CD20
  • 1篇单克隆
  • 1篇单克隆抗体
  • 1篇单克隆抗体治...
  • 1篇抑瘤活性
  • 1篇抑瘤作用
  • 1篇肿瘤
  • 1篇肿瘤治疗
  • 1篇细胞系
  • 1篇李斯特菌
  • 1篇瘤活性
  • 1篇抗CD20单...

机构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4篇朱琰
  • 4篇刘玉琴
  • 4篇孙蕊
  • 4篇王春景
  • 3篇顾蓓
  • 3篇冯海凉
  • 3篇卞晓翠

传媒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免疫学会...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抗CD20单链抗体融合显性抗原肽的原核表达和其抑瘤活性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人工设计并表达美罗华(C2B8)单链可变区抗体与李斯特菌溶细胞素O(Listeriolysin O,LLO)显性抗原表位构成的重组融合蛋白(Sc Fv-p LLO),初步分析其抗淋巴瘤细胞活性。方法:查询数据库获得美罗华(C2B8)单抗VH和VL基因序列,构建抗CD20单链抗体(Sc Fv)基因序列,选取LLO的2个CD4+T细胞表位,构建单链抗体融合抗原表位的重组蛋白基因序列,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经诱导表达纯化,流式细胞术和免疫共沉淀分析其与淋巴瘤细胞结合能力,细胞增殖实验测定其对淋巴瘤细胞生长的影响,凋亡实验分析其诱导淋巴瘤细胞凋亡的能力,淋巴细胞增殖实验分析其免疫原性。结果:成功诱导表达重组蛋白Sc Fv-p LLO。Sc Fv-p LLO可不同程度地靶向结合不同淋巴瘤细胞系,并明显抑制Raji细胞生长和诱导其凋亡。Sc Fv-p LLO可刺激免疫小鼠脾细胞增殖。结论:重组蛋白Sc Fv-p LLO保留了Sc Fv的功能,可靶向结合和抑制CD20阳性淋巴瘤细胞的生长,同时可激活机体免疫应答,为进一步研究其模拟瘤细胞表面抗原和作为瘤细胞疫苗佐剂的功能奠定基础。
孙蕊朱琰冯海凉卞晓翠顾蓓王春景刘玉琴
关键词:CD20B细胞淋巴瘤
分泌IL-21的白血病细胞系的建立及其抑瘤作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建立及鉴定稳定表达白介素21的4种白血病细胞系,并初步分析其刺激活化的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功能。方法构建携带白介素21和红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质粒,包装慢病毒,感染4种白血病细胞系,连续传代后,通过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和ELISA法鉴定建立的4种细胞系。以稳定分泌IL-21白血病细胞为抗原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细胞分析计数仪检测增殖倍数,流式细胞仪分析淋巴细胞的表型,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增殖后的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建立稳定表达IL-21的4种细胞系:K562-IL-21、THP-1-IL-21、jurkat E6-1-IL-21和RPMI8226-IL-21。3份人PBMC在4种分泌IL-21的白血病细胞的作用下都有增殖,增殖倍数在1.147±0.057~2.725±0.345倍之间。不同数量的IL-21分泌白血病细胞都可激活淋巴细胞增殖,增殖的倍数在1.127±0.152~2.213±0.200之间。增殖后CD3+T淋巴细胞和CD56+NK细胞的比例降低(P<0.05),CD19+B淋巴细胞比例增加(P<0.05);由分泌IL-21白血病细胞激活后的淋巴细胞对母系白血病细胞的杀伤作用明显高于对照组。由分泌IL-21白血病细胞激活后的淋巴细胞对母系白血病细胞和其他7种肿瘤细胞均有杀伤作用,杀伤率在(28.68±9.31)%^(78.45±0.61)%之间。结论 4种分泌IL-21的白血病细胞可刺激PBMC增殖并激活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朱琰孙蕊王春景刘玉琴
关键词:白血病细胞系白介素21肿瘤治疗
靶向抑瘤活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人工设计并表达美罗华(C2B8)单链可变区抗体与李斯特菌溶细胞素O(LLO)显性抗原表位构成的重组融合蛋白(ScFv-pLLO),初步分析其靶向结合和抗B细胞淋巴瘤细胞活性.方法:查询数据库获得美罗华(C2B8)单...
孙蕊朱琰冯海凉卞晓翠顾蓓王春景刘玉琴
抗CD20单克隆抗体治疗B细胞淋巴瘤的效应机制被引量:4
2016年
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主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95%以上的B细胞淋巴瘤均表达B细胞分化抗原CD20。尽管目前CD20在B细胞分化发育过程中的具体功能尚未阐明,但其特有的表达方式和在细胞膜上的分布特点决定了其成为B细胞淋巴瘤靶向治疗的主要靶点。近十年来,随着抗CD20单克隆抗体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联合传统的CHOP化疗方案,在NHL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效果。虽然,近年来抗CD20单抗逐渐被用于B细胞相关的自身免疫病的治疗,但相关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在针对NHL的临床治疗中,抗CD20单抗的疗效被认为依赖于效应器机制,主要有ADCC、CDC和细胞凋亡。虽然抗CD20在淋巴瘤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免疫疗效,但部分瘤荷较大的病人出现了耐药和复发,循环中大量B细胞由于单抗的结合而被机体的单核巨噬细胞吞噬或NK细胞杀伤,机体出现成熟B细胞空缺期,同时单核巨噬细胞、NK细胞和补体大量消耗,造成机体免疫效应功能饱和和效应器耗竭。本文就抗CD20单克隆抗体在治疗淋巴瘤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及可能造成的机体效应器耗竭问题做一简要的概述。
孙蕊朱琰冯海凉卞晓翠顾蓓王春景刘玉琴
关键词:B细胞淋巴瘤CD20抗CD20单克隆抗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