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应用持续血糖监测(CGM)技术评估德谷胰岛素(IDeg)作为基础胰岛素的方案与甘精胰岛素(IGlar)相比治疗成人1型糖尿病(T1DM)的优势。方法筛选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收治的T1DM成年患者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以1∶1的比例分为两组(德谷组和甘精组),分别以IDeg、IGLar为基础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12周。主要观察指标是血糖变异系数(CV)、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TIR)、高于目标血糖范围内时间(TAR)、低于目标血糖范围内时间(TBR)。次要观察指标为平均血糖(MBG)、血糖标准差(SD),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B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及低血糖事件的发生频率。结果治疗12周时,德谷组HbA_(1c)、FPG、2 h BG、MBG、SD、CV、MAGE均小于甘精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德谷组患者的TIR显著高于甘精组[73(63,75)%vs 43(28,63)%,P<0.001],且TAR低于甘精组[25(17,23)%vs 35(33,64)%,P=0.003]。从两组的血糖水平曲线谱来看,德谷组的血糖稳定性优于甘精组。经过12周的治疗,德谷组HbA_(1c)<7.0%的有8例(8/15),甘精组有4例(4/15)HbA_(1c)达到目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4)。德谷组有7例(7/15)实现高质量血糖控制达标,甘精组有1例(1/15)实现高质量血糖控制达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在第12周门诊随访时德谷组夜间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甘精组(4/15 vs 11/15,P=0.027)。结论与甘精胰岛素相比,德谷胰岛素治疗T1DM能实现更高的血糖达标率,降低血糖水平,减少血糖波动。
目的探讨卡格列净对2型糖尿(T2DM)患者肾功能、血清微RNA(miRNA)-126和miRNA-101表达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收治的408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200例)和研究组(208例)。两组均给予饮食运动干预及胰岛素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安慰剂,研究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卡格列净治疗,两组患者均采用糖尿病饮食、运动锻炼、调整作息、血糖监测、糖尿病健康宣教等基础干预,并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剂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不同组别患者血清miRNA-126和miRNA-101表达水平,用药4周后评价对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r)、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血清miRNA-126和miRNA-101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研究组治疗后FPG、2 h PBG、HbA1c及24 h Upr、UACR及血清miRNA-101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eGFR及miRNA-126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FPG、2 h PBG、HbA1c、24 h Upr、UACR及血清miRNA-10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eGFR及miRNA-126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研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5.10%比28.50%,P<0.05),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8.18%比34.50%,P<0.05)。结论卡格列净不仅能改善T2DM患者糖代谢,还能发挥肾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miRNA-126和miRNA-101的表达水平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