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俊琳

作品数:98 被引量:1,822H指数:28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2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8篇环境科学与工...
  • 13篇天文地球
  • 10篇文化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34篇污染
  • 26篇臭氧
  • 24篇南京北郊
  • 16篇大气污染
  • 14篇气溶胶
  • 11篇水溶性离子
  • 10篇气象
  • 9篇教学
  • 9篇VOCS
  • 8篇挥发
  • 8篇挥发性有机
  • 8篇O3
  • 7篇有机物
  • 7篇颗粒物
  • 7篇挥发性有机物
  • 7篇边界层
  • 7篇PM2.5
  • 6篇元素碳
  • 6篇前体物
  • 6篇夏季

机构

  • 94篇南京信息工程...
  • 30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中国气象局
  • 4篇青海省人工影...
  • 3篇兰州大学
  • 3篇南京气象学院
  • 3篇杭州市环境监...
  • 2篇解放军理工大...
  • 2篇教育部
  • 2篇江苏省气象局
  • 1篇北京市气象局
  • 1篇江苏省环境监...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上海市气象局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江苏省气象科...
  • 1篇中国气象局沈...
  • 1篇北京市环境保...
  • 1篇安徽省人工影...

作者

  • 98篇安俊琳
  • 27篇王跃思
  • 24篇朱彬
  • 13篇王红磊
  • 10篇邵平
  • 10篇王俊秀
  • 9篇孙扬
  • 9篇李昕
  • 9篇于兴娜
  • 6篇吕晶晶
  • 6篇张玉欣
  • 5篇严家德
  • 5篇石立庆
  • 5篇银燕
  • 5篇林旭
  • 4篇申双和
  • 4篇唐贵谦
  • 4篇项磊
  • 3篇杨辉
  • 3篇叶芳

传媒

  • 28篇环境科学
  • 8篇中国环境科学
  • 5篇生态环境学报
  • 4篇环境科学与技...
  • 4篇生态环境
  • 3篇环境科学学报
  • 3篇实验室研究与...
  • 3篇实验技术与管...
  • 3篇环境工程学报
  • 3篇大气科学学报
  • 2篇环境化学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气象科学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大气科学
  • 1篇高原气象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气象教育与科...
  • 1篇南京气象学院...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6篇2018
  • 14篇2017
  • 5篇2016
  • 8篇2015
  • 10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8篇2010
  • 2篇2009
  • 7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 3篇2003
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京北郊大气VOCs变化特征及来源解析被引量:52
2014年
利用2011-03-01~2012-02-29南京北郊大气VOCs观测资料,对大气VOCs浓度变化特征和特征物比值差异展开研究,并应用PCA/APCS受体模型对不同季节VOCs来源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南京大气总VOCs体积混合比为43.52×10-9,其中烷烃占45.1%、烯烃占25.3%、炔烃占7.3%和芳香烃占22.3%.总VOCs体积混合比呈现夏季高,冬季低的季节变化.VOCs组分中烷烃在冬季最高,烯烃夏季最高,芳香烃春季最高,炔烃冬季最高.特征物比值(VOCs/乙炔)和T/B比值反映出观测点受周边工业区影响较大.VOCs源解析表明,主要来源来自工厂生产、机动车排放、燃料燃烧、生产活动挥发、溶剂使用和自然源.虽然有季节变化,但与工业生产活动相关的来源占大气VOCs 45%~63%,其次为机动车来源占34%~50%.
安俊琳朱彬王红磊杨辉
关键词:挥发性有机物工业源机动车排放
基于轻量级梯度提升机的南京大气臭氧浓度预测被引量:1
2023年
采用南京地区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的空气质量数据和常规气象资料数据,分析了南京地区O_(3)浓度变化特征,建立基于轻量级梯度提升机(LightGBM)的O_(3)浓度预测模型,并将该模型与支持向量机、循环神经网络和随机森林等3种在空气质量预测方向上常用的机器学习方法进行了对比,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南京地区O_(3)浓度变化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差异,浓度变化受前期浓度、气象因子和其他空气污染物浓度的共同影响.LightGBM模型较为准确地预测了南京地区地面O_(3)浓度(R^(2)=0.92),且该模型的预测精度和计算效率等性能优于其他模型.尤其是在容易出现臭氧污染的高温天气,该模型预测准确性明显高于其他模型,模型稳定性较好.LightGBM具有预测准确度高、稳定性好、有良好的泛化能力和运算时间短等特点,在O_(3)浓度预测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朱珈莹安俊琳冯悦政贺婕张玉欣王俊秀
关键词:地面臭氧
北京地面紫外辐射与空气污染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8
2008年
基于北京城区太阳辐射和污染气体观测资料,运用TUV4.4辐射传输模型,研究了城市大气中太阳紫外辐射与空气污染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臭氧总量平均为329DU,并呈冬春季较高,夏秋季较低的季节变化规律,到达地面的紫外辐射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受城区大气污染的影响,地面处的紫外辐射量大幅减少(最大50%),且在夏季波动较大;云和污染物对紫外辐射的影响要大于总辐射,紫外辐射衰减约为总辐射衰减的2倍;城市低层大气中O3和NOx浓度的增加是造成紫外辐射衰减的重要原因,午后O3浓度与紫外辐射衰减相关系数为0.70.
安俊琳王跃思李昕孙扬申双和
关键词:紫外辐射空气污染臭氧大气气溶胶
南京大气能见度变化规律及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34
2014年
利用累积百分率法、Ridit中值分析法、"非常好"能见度出现频率法以及平均能见度年际和季节变化法,对1980—2005年南京大气能见度年际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发现1980—1984年能见度呈上升趋势,1985年以后则在波动中呈明显下降趋势。26 a中,日均大气能见度最小值为0.55 km,最大值为29.25 km,平均值为8.59 km。大气能见度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一日之中,14时最好,08时最差;一年之中,冬季能见度最低,夏季最高。能见度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与风速呈正相关,与温度和气压的相关性相对较小。PM10是影响南京地区大气能见度的首要污染物,通过对能见度与PM10平均质量浓度进行曲线拟合发现,二者呈负相关,复相关系数在秋季最高,夏季最低。由统计预报方程可知,空气污染和气象条件协同作用对能见度的影响在春季、秋季、冬季较为明显,夏季则相对较差。
侯灵安俊琳朱彬
关键词:气象要素大气污染物相关系数
支持向量机回归在臭氧预报中的应用
南京工业区2016年5月20日~8月15日这一高臭氧(O3)期的O3、O3前体物和常规气象资料数据,利用支持向量机回归(SVMr)方法分别预报O3的小时值、日最大值和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结果表明,O3小时值预报的相关系...
苏筱倩安俊琳于兴娜
关键词:大气监测支持向量机回归
北京大气臭氧浓度变化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臭氧在全球和区域大气环境变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对地-气辐射收支系统产生重要影响,而且作为城市污染大气中的首要污染物,有着显著的环境效应。本研究以北京城区地面观测资料为基础,对大气中臭氧及其相关前体物NOx、CO和V...
安俊琳
关键词:臭氧城市大气污染光化学氧化剂气象因素
北京大气中NO、NO_2和O_3浓度变化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01
2007年
臭氧(O3)是城市污染大气中的首要光化学污染物,其变化规律与氮氧化物(NOx=NO+NO2)关系密切.采用49C臭氧分析仪和42CTL氮氧化物分析仪对北京城区O3和NOx浓度进行了连续观测,时间为2004—08~2005—07.结果显示,O3和OX(O3+NO2)浓度在午后15:00左右出现峰值,NOx呈双峰态日变化,在07:00和23:00左右出现峰值.不同季节污染物的浓度变化存在差异,O3和NOx浓度分别在夏季和冬季达到最大.NOx浓度存在100×10^-9(体积分数)的“分界点”,NOx低浓度时以NOx为主,NOx高浓度时NO占大部分.OX区域贡献和局地贡献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前者主要受区域背景O3的影响,在春季最大,后者主要受局地NOx光化学反应的制约,在夏季最强,同时OX组分呈现显著的昼夜差异.
安俊琳王跃思李昕孙扬申双和石立庆
关键词:城市大气污染光化学氧化剂臭氧
基于学生课堂行为识别的教学质量智能评价系统设计被引量:6
2021年
文中设计一种通过对学生课堂行为识别追踪,实现课堂教学质量智能评价的方法及软件系统。该系统的硬件主要包括摄像机、单片机、计算机服务器和必要的网络实施,单片机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ARM架构下基于AI技术的教师讲授内容智能提取和学生课堂行为智能识别。该系统能够实时跟踪课堂上教师的授课质量和学生的听课质量,通过学生到课率、抬头率、点头率等统计结果,给出客观、量化的教学质量评价报告,为教师课后了解和改进所授内容以及教学职能部门掌握教学质量提供辅助决策。
王兴卞浩瑄朱彬安俊琳
关键词:教学质量评价人体行为识别
北京气象塔夏季大气O_3,NO_x和CO浓度变化的观测实验被引量:52
2003年
以北京 32 5m气象塔为观测平台 ,于 2 0 0 2年夏季进行了大气污染物臭氧 (O3 )及其前体物氮氧化物 (NOx)和气象要素加强期的同步观测 .对观测资料做了详尽的分析 ,结果表明 :边界层内存在明显的臭氧浓度 (用体积分数表示 )垂直差异 ;中午 1 2 0m高度层存在O3 浓度最大值 ;低层O3 浓度呈明显的日变化 ,且昼夜振幅较大 ;夜间高层 (2 80m)O3 的湍流混合和化学消耗较弱 ,可维持较高的浓度 ;局地光化学生成是白天边界层O3 的主要来源 ;降水天气过程可造成O3 及其前体物浓度的显著变化 .
安俊琳李昕王跃思石立庆胡非徐永福
关键词:大气污染大气边界层夏季氮氧化物一氧化碳
京津冀冬季大气混合层高度与大气污染的关系被引量:72
2015年
大气混合层高度(MLH)是影响大气扩散的主要因子之一,其对大气质量评估和污染物的存储量及分布起着重要作用.本实验利用云高仪对2014年污染严重的2月京津冀区域4个站点(北京、天津、石家庄和秦皇岛)MLH进行了同步连续观测,分析了其各自及其区域总体变化特性.结果表明,秦皇岛MLH月均值最高,达到865 m±268 m;石家庄最低,为568 m±207 m;北京和天津介于这两城市之间,分别为818 m±319 m和834 m±334 m;结合气象数据分析发现,辐射和风速是影响混合层高度的主要因素;对4个站点颗粒物浓度与混合层高度的关系研究表明,混合层低于800 m,4个站点细颗粒物浓度均会超过国家二级标准(GB 3095-2012,75μg·m-3),观测期间北京、天津、石家庄和秦皇岛这4个站点混合层高度低于800 m天数所占比例分别为50%、43%、80%和36%.石家庄虽然近地层污染物浓度较高,但是大气混合层以内污染物负荷并不高,不利的大气垂直扩散条件是石家庄近地面长时间高浓度污染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对于认知京津冀区域污染分布现状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为区域内污染源合理分布提供科学参考.
李梦唐贵谦黄俊刘子锐安俊琳王跃思
关键词:气象参数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