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一帆

作品数:6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实验性自身免...
  • 3篇实验性自身免...
  • 3篇自身免疫性脑...
  • 3篇细胞
  • 3篇免疫
  • 3篇脑脊髓
  • 3篇脑脊髓炎
  • 3篇脊髓炎
  • 2篇自身免疫
  • 2篇自身免疫性
  • 2篇免疫性
  • 2篇苦参
  • 2篇苦参素
  • 2篇干扰素
  • 2篇干扰素-Γ
  • 1篇眼部
  • 1篇眼部疾病
  • 1篇眼科
  • 1篇氧化氮
  • 1篇一氧化氮

机构

  • 4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徐州医学院
  • 1篇郑州大学
  • 1篇《中华医学信...
  • 1篇武警河南总队...
  • 1篇托马斯杰斐逊...

作者

  • 6篇宋一帆
  • 3篇郭小彬
  • 2篇阚全程
  • 2篇朱琳
  • 1篇李翔
  • 1篇杨道科
  • 1篇王淑君
  • 1篇楚尧娟
  • 1篇王栋栋
  • 1篇王彬
  • 1篇王林泉
  • 1篇魏群利
  • 1篇魏彤
  • 1篇陈肖
  • 1篇何素梅

传媒

  • 2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华医学信息...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粉防己碱对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防治作用研究
2009年
目的:研究粉防己碱(Tet)对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ic、sc由豚鼠全脊髓匀浆和完全弗氏佐剂制成的抗原乳剂建立EAE模型;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模型、Tet组,正常、模型组自免疫当日起均每日ip 2 mL生理盐水,Tet组自免疫当日起每日ip Tet 100 mg·kg^(-1);观察Tet对EAE大鼠发病程度和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2(IL-12)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Tet组能显著减轻EAE大鼠发病程度(P<0.05),IFN-γ水平降低了41.02%(P<0.05),IL-12水平降低了47.88%(P<0.01)。结论:Tet对大鼠EAE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IFN-γ、IL-12水平有关。
王林泉王淑君宋一帆郭小彬王彬
关键词: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粉防己碱白细胞介素-12干扰素-Γ
苦参素对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防治作用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苦参素(KSS)对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防治作用。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模型组、低剂量KSS组、高剂量KSS组及正常组,用豚鼠全脊髓匀浆和完全弗氏佐剂制成抗原乳剂免疫大鼠,建立EAE模型,观察KSS对EAE大鼠发病情况、体征评分及血清IL-4、IFN-γ表达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KSS组、高剂量KSS组发病程度减轻,体征评分降低,血清IL-4升高,IFN-γ降低(P均<0.01)。结论KSS可通过上调血清IL-4,下调血清IFN-γ表达,有效防治EAE。
郭小彬阚全程宋一帆朱琳李翔张广先
关键词:苦参素白介素-4干扰素-Γ
β-榄香烯对人肝癌细胞株的体外放射增敏作用被引量:16
2008年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β-榄香烯对人肝癌细胞株的放射增敏作用机制。方法用克隆形成法检测不同时间-浓度条件β-榄香烯和/或放射作用后的人肝癌细胞株存活分数,计算放射增敏率(SER)。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不同时间-浓度条件下β-榄香烯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10、100、1000nmol/Lβ-榄香烯作用24h后SER分别为1.32,1.71和1.36。β-榄香烯作用时间和浓度越高,人肝癌细胞G2/M期的比率也越高。100、1000nmol/Lβ-榄香烯作用24h后,G2/M期比率明显升高。10nmolβ-榄香烯作用24h细胞凋亡百分率20.71%。结论β-榄香烯对人肝癌细胞有放射增敏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对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和β-榄香烯对细胞的G2/M期阻滞有关。
杨道科宋一帆
关键词:肝癌细胞Β-榄香烯放射增敏
苦参素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探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苦参素对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的治疗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40只Wistar大鼠,其中30只应用四肢足掌皮内注射豚鼠全脊髓匀浆和完全弗氏佐剂制成的抗原乳剂建立EAE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苦参素低剂量组(100 mg/kg)和苦参素高剂量组(150 mg/kg);对照组为10只正常大鼠。苦参素低剂量和高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苦参素注射液100、150 mg/kg,1次/d;模型组和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注射18 d。观察各组EAE发病情况、脑和脊髓的病灶数目、细胞凋亡率及Bcl-2、Bax表达。结果苦参素低剂量和高剂量组EAE发病时间短于模型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模型组,脑和脊髓的病灶数目少于模型组,细胞凋亡率高于模型组,Bcl-2蛋白表达低于模型组,Bax的表达高于模型组,P均<0.05。结论苦参素对EAE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炎症细胞浸润及增加炎性细胞的凋亡有关。
楚尧娟阚全程朱琳宋一帆郭小彬
关键词:苦参素BAX
黄芪总皂苷对高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iNOS/NO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黄芪总皂苷(astragalosides,AST)对高糖诱导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s)增殖、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表达及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常规培养的MCs分为正常组、甘露醇组、高糖组及高糖+AST(50、100、200μg/m L)组。MTT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i NOS表达;Griess比色法检测各组培养上清中NO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高糖组培养24、48 h MCs增殖显著,胞内i NOS表达增强(P<0.01)、NO含量增加(P<0.01);与高糖组比较,各浓度AST干预组均能抑制MCs的增殖,并显著抑制i NOS表达、减少NO的含量。结论 AST能抑制高糖诱导下MCs的过度增殖;下调i NOS表达、降低NO含量,从而发挥对糖尿病肾脏的保护作用。
陈肖王栋栋魏彤何素梅宋一帆魏群利
关键词:黄芪总皂苷肾小球系膜细胞细胞增殖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
北医三院眼科通过微量标本(病毒)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认证
2015年
经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审核批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简称北医三院)眼科中心实验室顺利通过临床病毒基因扩增资质认证,病毒基因检测工作即将全面开展。多种眼部疾病的致病与感染有关,明确感染源对于眼部疾病的治疗非常必要。
宋一帆
关键词:基因扩增眼科标本眼部疾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