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官举德

作品数:8 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军事建筑与环境工程系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饮用水
  • 3篇电凝聚
  • 3篇水处理
  • 2篇淡水透镜体
  • 2篇地下水
  • 2篇饮用
  • 2篇饮用水处理
  • 2篇透镜体
  • 1篇地面水
  • 1篇地下水研究
  • 1篇电凝聚法
  • 1篇絮凝
  • 1篇厌氧
  • 1篇厌氧酸化
  • 1篇氧化降解
  • 1篇一体化净水装...
  • 1篇饮用水标准
  • 1篇饮用水中
  • 1篇有机污染
  • 1篇有机污染物

机构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后勤工程学院

作者

  • 8篇官举德
  • 5篇周从直
  • 4篇方振东
  • 3篇梁恒国
  • 2篇赵广健
  • 1篇姜海波
  • 1篇张冯滨
  • 1篇罗幼华
  • 1篇赵广建
  • 1篇方小军
  • 1篇胡海修
  • 1篇李决龙
  • 1篇侯正昌
  • 1篇刘兆勇
  • 1篇刘兆勇
  • 1篇李决龙
  • 1篇吴恬
  • 1篇侯正昌

传媒

  • 2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给水排水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重庆环境科学
  • 1篇杭州应用工程...
  • 1篇第六届全国工...

年份

  • 2篇2002
  • 3篇1999
  • 2篇1997
  • 1篇199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电凝聚除铁研究被引量:7
1997年
本文对电凝聚除铁机理进行了探讨。在电凝聚器中,Al3+离子的水解产物吸附Fe2+离子后,通过沉淀、过滤工艺而除铁。它不需要对Fe2+离子进行充分氧化,并克服了常规除铁工艺初期出水不能满足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的缺点。试验结果表明:电凝聚除铁有效果好、操作简便。
张冯滨官举德
关键词:电凝聚除铁地下水饮用水
电凝聚法处理珊瑚岛地下水研究被引量:4
2002年
介绍了用电凝聚法去除珊瑚岛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当电极板间距为 5mm、电流密度为 2 0A/m2 、停留时间为 10 0s左右时 ,处理后出水的色度 <10倍、浊度 <2 .8NTU ;此外 ,还研究了不同电极板形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发现折板形电极板优于平板形的处理效果。
梁恒国方小军方振东周从直赵广健官举德
关键词:电凝聚地下水有机污染物
一体化净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体化净水装置;包括提水部分和净水部分,提水部分的进水管与净水部分的絮凝室(6)连接,在进水管中间接入恒定加药装置(5)。净水部分由薄板分隔为絮凝室(6)、分离室(7)、浓缩室(12)、过滤室(9)和清...
梁恒国方振东侯正昌李决龙周从直赵广健官举德
文献传递
珊瑚岛礁淡水透镜体的模拟与开发利用
透镜体是珊瑚岛礁上的地下淡水资源。该文论述了它的形成、特征和影响因素,给出的数学模型能正确模拟淡水透镜体的演变过程。计算得到的透镜体界面坐标与实测值吻合较好。为确定开采水量和开采强度提供了依据。文章提出的科学开采方法具有...
周从直方振东官举德侯正昌李决龙姜海波
关键词:淡水透镜体数学模拟
厌氧酸化──好氧法处理高浓度洗毛废水尾浆试验研究被引量:3
1994年
采用厌氧酸化─好氧工艺对高浓度洗毛废水尾浆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对于COD为25000mg/L的原废水,经1d的厌氧酸化和1d的二段串联的间歇活性污泥法好氧曝气处理,COD和BOD5的总去除率分别达到92%和99%以上,生化处理出水COD为1500~2000mg/L,BOD_5<60mg/L。
罗幼华官举德江洪明
关键词:厌氧酸化好氧处理洗毛废水废水处理
光氧化降解饮用水中微量有机物研究被引量:21
1999年
针对饮用水进行深度处理提出紫外光激发催化氧化(UV/TiO2/H2O2)工艺,研究表明:①UV/TiO2/H2O2工艺能有效去除水中的CHCl3;②CHCl3的光氧化降解遵循一级动力学反应规律。
刘兆勇周从直官举德
关键词:饮用水处理微量有机物光化学氧化三氯甲烷
电凝聚微絮凝过滤法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1
1997年
本文提出用电凝聚微絮凝过滤法处理生活饮用水,该方法能有效地处理200度以下的低浊原水。文中提出的采用AT值作为电凝聚器的综合运行参数,可为电凝聚器的设计提供依据,而且AT值本身与原水浊度之间有明显的线性关系。
吴恬官举德胡海修
关键词:饮用水处理电凝聚微絮凝
珊瑚岛礁淡水透镜体的模拟与开发利用被引量:10
1999年
淡水透镜体是珊瑚岛礁上的地下淡水资源,本文论述了它的形成、特征和影响因素,给出的数学模型能正确模拟淡水透镜体的演变过程.计算得到的透镜体界面坐标与实测值吻合较好,为确定开采水量和开采强度提供了依据.文章提出的科学开采方法具有重要的工程实用价值.
周从直方振东官举德赵广建梁恒国刘兆勇侯正昌李决龙姜海波
关键词:珊瑚礁淡水透镜体数学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