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良泰
- 作品数:38 被引量:228H指数:10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期选择性椎管成扩大形术加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
- 目的:探讨一期选择性椎管成扩大形术加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28例,男性16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51.3岁,平均病程5.6年.术前病变节段:双节段3例,三节段13例,四节段12例.其中C2/3 ...
- 刘新宇原所茂田永昊阎峻郑燕平王连雷宫良泰
- 关键词:颈椎双开门选择性前后路疗效
-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在腰椎退行性疾病翻修中的应用被引量:28
- 2017年
-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在腰椎退行性疾病翻修中的应用疗效。方法2009年4月至2013年4月52例患者接受单节段微创TLIF翻修或开放TLIF翻修。微创TLIF翻修组24例,男17例,女7例;年龄31-72岁,平均51.1岁;L4,513例,L5S1 11例;再手术原因: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10例,椎管减压术后再狭窄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及同节段椎管狭窄2例。开放TLIF翻修组28例,男20例,女8例;年龄29-75岁,平均50.8岁;L2,31例,L3,42例,L4,517例,L5S18例;再手术原因:手术方式选择错误导致术后疗效不佳1例,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23例,椎管减压术后再狭窄4例。应用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腰痛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临床疗效。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及2年定期门诊随访,摄正侧位X线片及CT扫描评估椎弓根螺钉位置、椎间植骨融合及椎弓根钉棒系统有无断裂。结果两组平均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微创TLIF翻修组手术切口长度、出血量、术后第1天及第3天切口疼痛VAS评分均小于开放TLIF翻修组。微创TLIF翻修组术中X线透视(80±9)次,开放TLIF翻修组(10±2)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中均未发生神经根损伤。开放TLIF翻修组出现硬膜损伤2例、术后伤口感染2例。微创TLIF翻修组和开放TLIF翻修组椎弓根螺钉置入准确率分别为93.8%和8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螺钉置入安全率分别为99.0%和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微创TLIF翻修组随访24~36个月,平均27.8个月;开放TLIF翻修组24-40个月,平均28.3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JOA腰椎评分、腰痛及下肢痛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两组间JOA腰椎评分、下肢痛VAS评分及椎间融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
- 刘新宇原所茂田永昊王连雷阎峻宫良泰郑燕平李建民
-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退行性变脊柱融合术
- 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椎间盘切除术中常规行椎间孔成形的必要性被引量:15
- 2019年
-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中常规行椎间孔成形的必要性。方法 2011年1月至2018年1月因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行PETD手术的患者412例,男231例,女181例;年龄(39.1±13)岁(范围20~80岁)。病变节段:L3-4 32例,L4-5 289例,L5S1 91例。无脱垂306例,轻度向上或向下脱垂89例,重度脱垂17例。采用MRI 矢状面T1WI或T2WI影像测量L3,4、L4,5及L5S1椎间孔高度、宽度、出口根与下位椎弓根上缘的距离、椎间隙后缘腹侧3 mm处与上关节突的距离。采用动力位X线片测量椎间孔宽度变化评估椎间孔成形的必要性,并于术中验证。结果 L3~S1椎间孔高度分别为(1.99±0.25)、(1.89±0.15)、(1.52±0.26) cm;宽度分别为(0.78±0.14)、(0.75±0.13)、(0.64+0.13) cm;出口根与下位椎弓根上缘的距离分别为(1.14±0.17)、(1.05±0.16)、(0.98±0.19) cm;椎间隙后缘腹侧3 mm处与上关节突的距离分别为(1.11±0.31)、(1.17±0.20)、(0.95±0.14) cm。过屈位X线片测量L3,4及L4,5节段椎间孔宽度均明显大于过伸位(P<0.05)。术中证实需行椎间孔成形者65例(15.8%,65/412),其中L4,5节段31例(10.7%,31/289)、L5S1节段34例(37.4%,34/91),L3,4节段无需椎间孔成形。未行椎间孔成形组(347例)及椎间孔成形组(65例)各1例因椎间盘残留行二次手术。术后2年随访时,未行椎间孔成形组4例复发、椎间孔成形组2例复发。未行椎间孔成形组腰痛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日本整形外科学会评分[18%±9%、(24.2±1.3)分]与椎间孔成形组[16%±7%,(23.9±1.3)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0,P=0.090;t=1.71,P=0.088);两组腰痛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0.9±0.4)、(1.9±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92,P<0.001)。结论腰椎PETD术中,多数L3~L5节段不需要椎间孔成形,L5S1节段需行椎间孔成形的比例较高。在采用half-half技术结合远外侧穿刺的基础上无需常规行椎间孔成形,应根据术前�
- 刘新宇原所茂田永昊阎峻徐万龙宫良泰郑燕平李建民
-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移位
- 腰椎退变性疾病合并髋部病变(腰髋综合症)误诊误治原因分析
- 目的 总结33例腰椎退变性疾病合并髋部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因诊断失误,导致误诊误治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总结自2009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或外院因腰椎退变性疾病接受腰椎手术且术后疗效不佳,随访中发现髋部病变需...
- 刘新宇郑燕平田永昊原所茂阎峻宫良泰
- 关键词:腰椎髋关节误诊
-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相关因素分析
- <正>目的通过国人及本组7,37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本组所摘除的部分髓核的组织学变化,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因素。方法 (1).统计本组2001年~2005年间,257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腰椎...
- 宫良泰张婷张寿涛李科泉
- 文献传递
- 脊椎截骨后脊柱短缩安全范围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 2009年
- 目的探讨单脊椎切除对脊髓形态和功能的影响,并确定脊柱短缩的安全范围。方法采用120只4巧月龄健康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单椎板切除(A)组、双椎板切除(B)组及三椎板切除(C)组,每组40只,行k全脊椎切除术。再根据压缩L1椎体总体高度的25%、50%、75%及100%将每组分成4个亚组,每亚组10只。测量不同脊柱短缩程度下硬膜囊长度、迂曲最大处硬膜囊直径、硬膜囊-神经根交角、硬膜囊矢状位迂曲角、术中体感诱发电位变化情况及Tarlov评分。术后72h处死动物,HE染色观察脊髓皱缩最严重部位病理改变情况。结果压缩高度≤总体高度50%时,各组硬膜囊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形变,但术中脊髓功能监护及术后Tarlov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切片仅A组可见脊髓出现少量出血灶。压缩高度为总体高度75%时,A组硬膜囊形变及Tarlov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氏0.05),且与B组及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病理切片可见髓内出血灶增多、白质水肿,而B组及C组仅出现少量髓内出血灶。完全压缩时,B组及C组硬膜囊形变及术后Tarlov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切片见A组出现大片出血、神经元皱缩,而B组及C组可见髓内较多出血灶。结论脊柱短缩的高度及椎板切除范围对脊髓形态及功能有较大影响。单椎板切除组压缩安全范围仅为总体高度的50%,而双椎板及三椎板切除组可安全压缩至75%。同样压缩高度下,增加椎板切除范围可有效改善脊髓迂曲、避免术中脊髓皱缩造成的脊髓损伤。
- 刘新宇郑燕平李建民王延国张凯贾龙宫良泰
- 关键词:截骨术脊柱椎板切除术脊髓损伤
- 经后路枢椎椎板螺钉内固定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为提供国人枢椎的解剖学测量数据,探讨国人枢椎椎板螺钉固定的可行性,采用96例成人枢椎干燥骨标本,测量枢椎椎板的厚度、高度、长度、棘突根部高度、进针点至椎板外缘、进针点侧块中点及侧块外缘、椎板轴线与矢状面的夹角等相关参数,结果显示国人枢椎具备行经后路椎板螺钉内固定的条件。
- 张凯宫良泰刘新宇张立平王延国
- 关键词:枢椎椎板
- 前路小切口病灶清除结合后路微创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结核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回顾分析前路小切口病灶清除结合后路微创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椎体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为2010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无附件受累的单节段腰椎结核(均为边缘性结核),并接受一期前路小切口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后路微创内固定患者共31例。其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21~61岁,平均(36.1±17.8)岁。病程2~16个月,平均11(9,12)个月。均为单节段受累,其中L2~3受累者7例,L3~4受累者10例,L4~5受累者6例,L5~S1受累者8例。31例患者均有腰背部疼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平均7(6,8)分。脊髓损伤程度ASIA分级:E级25例,D级6例。合并椎旁脓肿22例,髂窝流注性脓肿9例,伴后凸畸形12例,术前脊柱局部平均后凸Cobb角度21°±6°。术前采用四联抗结核方案化疗至少2周。手术均先俯卧位行后路微创固定,其中经皮微创螺钉18例(经皮组),经Wiltse入路置钉13例(经Wiltse入路组),再取侧卧位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和/或钛网融合。结果 31例患者手术时间160~240 min,平均(204±54)min,出血量100~300 m L,平均(168±73)m L。1例前路手术切口延迟愈合,经换药2周后伤口愈合,余30例刀口一期愈合。无手术相关神经功能、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经皮组和经Wiltse入路组术后3 d伤口VAS疼痛评分分别为(1.3±0.3)分和(2.1±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总体术后3个月腰痛VAS评分降至2(1,3)分,较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例合并神经症状者术后均恢复至E级。12例合并后凸畸形者平均Cobb角矫正15°±5°,较术前减小(P<0.05)。所有患者均获有效随访,时间12~72个月,平均(36.8±9.3)个月。末次随访时均达到结核愈合标准,无腰椎后凸畸形、内固定松动、断裂、脱出、钛网塌陷及其他并发症。结论后路微创内固定结合前路小切口病灶清除治疗单节段腰椎椎体结核可有效清除病灶,通过短节段固定重建脊柱稳定性,减少融合节�
- 刘新宇原所茂田永昊王连雷阎峻郑燕平宫良泰李建民
- 关键词:脊柱融合术前路后路
- 枢椎椎板螺钉固定的可行性研究
- 目的:测量国人枢椎椎板的解剖及影像学数据,并建立寰枢椎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枢椎椎板螺钉固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方法:测量41例(男23例,女18例)成人枢椎干燥骨标本的解剖学以及健康志愿者61例(男39例,女2...
- 刘新宇张凯郑燕平李建民宫良泰
- 关键词:寰枢椎解剖学影像学测量有限元模型
- 文献传递
- 单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四肢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研究
- 2001年
- 目的 :通过总结克氏针钢丝单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四肢不稳定性骨折的手术方法与疗效 ,探讨四肢不稳定性骨折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 :对 4 6例髌骨、肱骨外科颈、尺骨鹰嘴、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采用克氏针钢丝单张力带内固定。结果 :4 6例患者关节功能完全恢复 ,无明显后遗症。结论 :应用克氏针钢丝单张力带内固定技术治疗四肢不稳定性骨折 ,简单易行 ,稳定可靠。
- 宫良泰李炳海宋若先
- 关键词:骨折固定术四肢骨折不稳定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