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贞云
- 作品数:6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右佐匹克隆治疗适应性失眠患者的有效性及对睡眠结构的影响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使用临床评估量表和多导睡眠检测技术研究镇静催眠药物右佐匹克隆治疗适应性失眠患者的有效性及其对睡眠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设计,比较适应性失眠患者使用右佐匹克隆治疗前后的睡眠结构变化及评估其药物疗效。纳入对象为上海长征医院神经内科睡眠障碍门诊中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共32例,其中女性20例,男性12例,平均年龄36.2岁。患者接受连续3d药物治疗(每次3mg右佐匹克隆),观察指标为服药前及服药第3天睡眠相关的主观与客观检查(量表评估和多导睡眠图检查),记录并分析患者的总卧床时间、总睡眠时间、觉醒时间、入睡潜伏期、睡眠效率、非快速眼动(NREM)睡眠各期时间百分比、快速眼动(REM)睡眠时间百分比等,并使用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和MMSE评价患者的失眠严重程度和药物对于患者日问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右佐匹克隆能够缩短入睡潜伏期[治疗前(52.92±11.71)min,治疗后(28.2-±10.11)min;t=-4.376,P〈0.01]、延长总睡眠时间[治疗前(365.22±30.13)min,治疗后(429.18±26.93)min;t=4.102,P〈0.01]、减少觉醒次数[治疗前(5.00±1.92)次,治疗后(2.73±0.91)次;t=-4.592,P〈0.01]、提高睡眠效率(治疗前72.69%±6.32%,治疗后82.67%±4.16%;t=3.371,P〈0.01)、缩短觉醒时间[治疗前(88.51±17.48)min,治疗后(65.93±21.10)rain;t=-5.863,P〈0.01]、降低NREM1期时间百分比(治疗前12.54%±2.10%,治疗后7.30%±2.90%;t=-3.155,P〈0.01)、增加慢波睡眠时间百分比(治疗前8.03%±5.37%,治疗后9.31%±5.29%;t=4.228,P〈0.01),而对NREM2期睡眠时间百分比、REM睡眠时间百分比无明显影响。右佐匹克隆能够提高患者对睡眠质量的主观评价(ISI
- 尹贞云吴惠涓张琳彭华黄流清王文昭赵忠新
- 关键词:入睡和睡眠障碍哌嗪类多道睡眠描记术睡眠
- 右佐匹克隆治疗适应性失眠患者的有效性及对睡眠结构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个体在一定易患因素基础上,经外界促发因素刺激,达到失眠的阈值以后就会出现失眠症状。适应性失眠也称为急性失眠或应激相关性失眠,常见诱发因素是突发事件或战争、环境变化、心理或躯体疾病等。流行病学研究提示适应性失眠在成年人中的年患病率高达15%,已经成为临床最常见的失眠类型之一。失眠常引起患者苦恼,白天感到疲惫,学习和工作效率下降,甚至妨碍社会功能。由于患者出现忧虑或者恐惧心理,睡前就担心会再次失眠,造成恶性循环,可使失眠更趋严重,并且可能演变为心理生理性失眠。因此急性失眠如不及时纠正,部分患者可转换为慢性失眠。治疗失眠的方法有许多种,但目前仍然以药物治疗为主。右佐匹克隆为佐匹克隆的右旋单一异构体,是一种新型的镇静催眠药物,于2004年12月被美国国家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失眠。随着右佐匹克隆的广泛应用,未见有关右佐匹克隆对适应性失眠患者的睡眠结构影响的研究报道。我们旨在通过利用多导睡眠图(Polysoml logram,PSG)技术,客观分析右佐匹克隆治疗适应性失眠患者的有效性及其对睡眠结构的影响,从而更加准确地评估该药物的治疗效果,为适应性失眠患者选择安全有效的镇静催眠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 尹贞云吴惠涓张琳彭华黄流清王文昭赵忠新
- 关键词:失眠患者适应性睡眠结构佐匹克隆有效性主观体验
- 镇静催眠作用药物对失眠患者睡眠结构的影响
- <正>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生理心理疾患,根据2002年全球失眠调查显示,有43.4%的中国人在过去1年中曾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失眠,其中约20.0%的人选择了使用镇静催眠药物来解决失眠问题。正常的睡眠结构是保证实现睡眠生理功能的...
- 尹贞云赵忠新
- 文献传递
- 非处方药氨酚拉明治疗急性失眠有效性及对睡眠结构影响的多导睡眠图研究
- 目的:使用多导睡眠检测技术,研究非处方镇静催眠药物氨酚拉明治疗急性失眠患者的有效性及其对睡眠结构的影响,为急性失眠患者使用非处方类镇静催眠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本试验是采用随机交叉自身对照设计,比较非处方类镇静...
- 尹贞云
- 关键词:非处方药睡眠结构多导睡眠图有效性
- 文献传递
- 镇静催眠作用药物对失眠患者睡眠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7
- 2010年
-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生理心理疾患,根据2002年全球失眠调查显示,43.4%的中国人在过去1年中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失眠,其中约20.0%的人选择了使用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的药物解决失眠问题。正常的睡眠结构是保证实现睡眠生理功能的重要条件,而失眠患者往往伴随着睡眠结构的改变。理想的镇静催眠药物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主观睡眠体验,而且能够改善客观睡眠质量,特别是对于睡眠结构应具有正性调节作用。我们总结分析各类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的药物对失眠患者睡眠结构的正性或负性影响,以期对这些药物的合理应用及深入研究提供帮助。
- 尹贞云赵忠新
- 关键词:镇静催眠作用失眠患者睡眠结构用药物镇静催眠药物心理疾患
- 非处方药氨酚拉明治疗急性失眠有效性及对睡眠结构影响的多导睡眠图研究
- 目的使用多导睡眠检测技术,研究非处方镇静催眠药物氨酚拉明治疗急性失眠患者的有效性及其对睡眠结构的影响,为急性失眠患者使用非处方类镇静催眠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 尹贞云赵忠新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