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应少华

作品数:8 被引量:35H指数:2
供职机构:漯河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小儿
  • 3篇毒性
  • 3篇病毒
  • 3篇病毒性
  • 2篇新生儿
  • 2篇心肌
  • 2篇小儿肺炎
  • 2篇磷酸果糖
  • 2篇脑炎
  • 2篇二磷酸果糖
  • 2篇肺炎
  • 2篇肺炎支原体
  • 2篇1,6-二磷...
  • 1篇心肌损害
  • 1篇心肌炎
  • 1篇叶酸
  • 1篇叶酸治疗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 1篇婴幼儿轮状病...

机构

  • 8篇漯河市中心医...

作者

  • 8篇应少华
  • 6篇侯新凤
  • 4篇王广州
  • 2篇李晓玲
  • 1篇华祯
  • 1篇袁丽君
  • 1篇屈伟光
  • 1篇徐金霞

传媒

  • 2篇实用诊断与治...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原医刊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医学信息(西...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2篇2010
  • 4篇2006
  • 2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小儿肺炎支原体脑炎4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脑炎的临床表现、诊断、疗效及预后。方法分析40例肺炎支原体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按起病原因不同分为两组,第1组18例,以发热、头痛、呕吐为首发症状,病程中始终无咳嗽;第2组22例,以发热、咳嗽等为首发症状,病程第7~12天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两组患儿均应用PCR法检测脑脊液(CSF)MP-DNA,采用颗粒凝聚试验检测其血清MP特异性IgM和IgG抗体,并行脑电图及头颅影像学检查。总结小儿肺炎支原体脑炎的临床特点。结果①肺炎支原体(MP)导致的脑炎多见于5岁以上儿童,以发热(40/40例)、头痛(29/40例)、嗜睡(28/40例)及呕吐(25/40例)等为主要表现,惊厥(5/40例)少有发生;有呼吸道症状者在病程的7~12d出现神经系统症状。②第1组患儿CSF-MP-DNA阳性,同期血MP特异性IgM和IgG抗体均为阴性;第2组患儿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后,CSF-MP-DNA阴性,MP特异性IgM和IgG抗体均阳性。③脑电图异常(慢波)25例,6例患儿MRI呈脑灰质多灶异常信号,脑室旁斑片状高信号,经阿奇霉素抗感染、甘露醇降颅压及解痉等治疗,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 MP是引起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原体之一,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可在肺炎病程中或无肺部症状时出现,其临床症状与病毒性脑炎鉴别困难。脑脊液MP-DNA检测阳性及血清MP特异性IgM和IgG抗体增高,对确诊MP感染,指导治疗预后评估有主要意义。肺炎支原体脑炎通常预后良好。
李晓玲应少华华祯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脑炎儿童
小儿结节性硬化症1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提高小儿结节性硬化症的早期诊断率,避免漏诊和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过去确诊的10例结节性硬化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该病以皮肤改变、癫疒间、智能低下为特征。结论:注重小儿皮肤特征性改变,及早CT检查,能早期诊断。
应少华侯新凤
关键词:结节性硬化症CT
机械通气联合肺冲洗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50例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应少华王广州侯新凤
关键词:支气管肺泡灌洗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86例临床分析
2006年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断。方法对86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肺部表现有症状重、体征轻、影像学表现明显的特征,同时易合并多脏器损害。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可作支原体抗体测定结合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同时要注意肺外脏器的损伤。
应少华侯新凤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儿科肺部感染
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58例临床分析及诊治体会被引量:25
2010年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总结分析58例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的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治疗、转归等临床资料。结果58例患儿以皮疹(100%)、发热(100%)、精神差(93.1%)、惊颤(86.21%)、嗜睡(84.48%)多见,年龄最小7月,最大4岁6月,其中1~3岁多见(68.97%)。重症病征出现时间为手足口病病程的2~3 d,以农村患儿多见(72.41%)。检出普通肠道病毒(PEV)51例,肠道病毒71型(EV71)27例,柯萨奇A组16型(CoxA16)3例。56例患儿痊愈出院,2例转省级医院治疗。结论早期发现危重征象,早诊断、早治疗,预后良好。
李晓玲应少华袁丽君屈伟光徐金霞
关键词:手足口病病毒性脑炎
西米替丁联合叶酸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42例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西米替丁联合叶酸对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收住我院儿科的大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的腹泻婴幼儿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倒,对照组40例,两组均予以补液雏持水、电解质厦酸碱平衡、抗病毒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叶酸片1mg/(kg·次),3次/d,口服;西米替丁10~15mg/(kg·次),1次d。静脉滴注。密切观察全身症状及大便性状。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8%,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西米替丁联合叶酸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有较好效果。
应少华侯新凤王广州
关键词:肠炎婴幼儿轮状病毒
1,6-二磷酸果糖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观察1,6-二磷酸果糖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将其分成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均予以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1,6-二磷酸果糖100~250mg/kg,每天1次,疗程3周,治疗开始前及结束后记录患儿症状、体征、心肌酶、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7%,心电图复常率87.5%、心肌酶复常率93.4%,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1,6-二磷酸果糖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有较好的疗效,且无毒副作用.
应少华侯新凤王广州
关键词:心肌炎病毒性1,6-二磷酸果糖小儿
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的观察与治疗探讨
2005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时心肌酶的变化及1,6-二磷酸果糖对心肌损害的治疗价值.方法 66例窒息新生儿与30例顺产新生儿均在48 h内抽取静脉血查心肌酶谱,并随机抽取40例窒息新生儿,应用1,6-二磷酸果糖250 mg·kg-1·d-1,静脉滴注,疗程7~10 d,并于疗程结束后查心肌酶.结果窒息新生儿心肌酶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增高,窒息越重,升高越明显,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意义;治疗后心肌酶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心肌酶的变化可作为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的客观指标,1,6-二磷酸果糖对新生儿窒息时的心肌损害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应少华侯新凤王广州
关键词:1,6-二磷酸果糖免疫酶技术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二磷酸果糖经统计学处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