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2日
星期六
|
欢迎来到青海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廖龙忠
作品数:
2
被引量:3
H指数:1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人工微结构与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电子电信
更多>>
合作作者
张朝晖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人工微结构与介...
高皓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人工微结构与介...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篇
期刊文章
1篇
学位论文
领域
2篇
理学
1篇
电子电信
主题
2篇
硅表面
1篇
导电性
1篇
第一性原理
1篇
第一性原理计...
1篇
团簇
1篇
偏析
1篇
铝掺杂
1篇
纳米
1篇
纳米团簇
1篇
SI(100...
1篇
硅
1篇
掺杂
机构
2篇
北京大学
作者
2篇
廖龙忠
1篇
高皓
1篇
张朝晖
传媒
1篇
物理学报
年份
1篇
2009
1篇
2008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离子注入的铝在Si(100)表面的偏析及其引起的纳米团簇和合金晶粒形成现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009年
通过高温退火注入了铝的Si(100)样品,探讨偏析出来的铝在硅表面的热力学行为.由900℃的退火实验发现,偏析出来的铝原子一方面形成Si(100)基底的外延铝膜和铝岛,另一方面与硅原子结合形成尺度约为2—3nm的铝硅团簇.而1200℃的退火实验显示,铝和硅的快速冷凝形成了立方晶系的Al4Si合金晶粒、尺度约为20—30nm.细小的铝硅团簇在结构上独立于样品基底并且趋于聚集成团,很可能是在高温退火和快速降温过程中形成铝硅合金晶粒的前驱.
高皓
廖龙忠
张朝晖
关键词:
硅表面
铝掺杂
团簇
注硼硅表面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和扫描隧道显微学研究
纯硅(silicon,Si),半导体的导电性很差,因此人们常在硅单晶材料中掺入其它元素来提高它的导电性。掺入的原子会从体内偏析到表面,在特定的条件下会形成掺杂有序的合金。这个合金层不同于硅单晶表面的结构和性质,可以使电子...
廖龙忠
关键词:
硅表面
第一性原理
导电性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