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亭
- 作品数:10 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地市级医院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在地市级医院的应用。方法选择2002年2月至2010年10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MD)患儿,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者为观察组,未使用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呼吸机参数、血气分析、胸部X线变化,以及使用呼吸机时间、住院时间及转归情况。结果观察组128例,对照组78例,两组胎龄、体重、HMD分级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观察组用药后氧浓度、吸气峰压和平均气道压均较用药前逐渐降低(P<0.05);(2)观察组治疗后PaO2和pH值较对照组升高、PaCO2较对照组降低(P均<0.05);(3)观察组应用PS后12 h,胸部X线肺充气情况好转,24 h肺透亮度明显增加,肺膨胀良好,72 h后117例完全恢复正常,其余11例亦明显改善;对照组于治疗后72 h复查胸部X线仅45例完全恢复正常;(4)观察组应用呼吸机时间、住院天数、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应用PS治疗可提高地市级医院早产儿HMD的救治水平。
- 张亭张君平王晓冰
- 关键词:肺表面活性物质肺透明膜病早产
- 西替利嗪和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讨西替利嗪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及对患儿肺功能、症状评分、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2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哮喘患儿1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均80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100μg,bid)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西替利嗪(1 mL,qd)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评分、肺功能、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日间评分和夜间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两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 s呼气容积FEV1/FVC(FEV1%)、以及呼气高峰流量(PEFR)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以及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60,P=0.303)。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西替利嗪可有效改善哮喘患儿临床表现,减轻炎症反应,有助于肺功能恢复,且安全可靠。
- 张亭陈俊松
- 关键词:哮喘布地奈德西替利嗪肺功能炎症反应
- 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肠炎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辅助治疗215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通过对215例临床确诊为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儿进行对照试验来观察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将215例确诊为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用药组108例,对照组107例,用药组在综合治疗的同时给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口服,剂量为1袋/次,2次/d,40℃以下温开水冲服。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结果用药组愈显率为96%,对照组为66%,有显著差异,P<0.01,用药组止泻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辅助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颗粒口服治疗疗效确切,为婴幼儿儿轮状病毒肠炎辅助治疗的理想药物。
- 张亭
- 关键词: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肠炎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
- 双歧杆菌联合西咪替丁治疗NEC患儿疗效及安全性观察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联合西咪替丁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8年7月收治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加用双歧杆菌(0.5~1.0 g,tid)治疗,观察组加用双歧杆菌联合西咪替丁(5 mg/kg,qd)治疗,两组均持续用药7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变化、免疫功能、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治疗后细菌总数、杆菌总数、球菌总数、杆球菌比值、CD3+、CD4+及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双歧杆菌联合西咪替丁治疗NEC患儿的疗效显著,可有效增加肠道有益菌群数目,增强免疫功能,安全性良好。
- 张亭
- 关键词: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双歧杆菌西咪替丁
- 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预防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研究
- 2017年
- 目的:探讨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预防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78例早产儿BPD临床资料,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给予硫酸特布他林+布地奈德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地塞米松雾化吸入疗法,评价两组吸氧持续时间、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平均吸氧时间(5.32±2.43)d,短于对照组的(8.48±2.42)d(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的76.3%(P<0.05)。结论:硫酸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早产BPD可明显缩短吸氧时间,利于尽早脱离呼吸机,且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具有推广价值。
- 张亭王晓冰
- 关键词: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
-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临床研究结构式
- 目的:探讨在地市级医院开展应用PS治疗早产儿HMD。方法:将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自2002年2月至2010年10月共开展PS治疗HMD的128例住院患儿作为治疗组,HMDⅡ级38例,Ⅲ级65例,Ⅳ级25例。因家庭经济原因未...
- 张亭张君平王晓冰
- 关键词:肺透明膜病早产儿肺表面活性物质
- 文献传递
- 新生儿医院感染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感染途径及主要致病菌,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新生儿科住院的4 865例患儿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8.02%,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为主(38.72%),其次为血液、皮肤、黏膜、胃肠道等;主要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感染、多重耐药菌有上升趋势;早产、低体重儿,气管插管,应用抗生素及抗生素使用时间>7d者医院感染率分别为13.29%,11.02%,28.91%,9.53%及16.68%;住院时间长者医院感染率增高。结论新生儿是医院感染高发人群,针对新生儿医院感染高危因素、感染途径、致病菌特点,加强监测,采取预防措施,可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
- 张亭张君平王晓冰
- 关键词:新生儿感染医院内
- 益生菌联合早期微量喂养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预防效果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益生菌结合早期微量喂养预防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临床效果及推广意义。方法将80例新生儿按照随机双盲原则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延续早期微量喂养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添加益生菌,两组均治疗2周,2周后比较NEC发生率、出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NEC发生率(12.5%)高于观察组(2.5%)(P<0.05)。观察组血清胃泌素、静脉营养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微量喂养可减少新生儿NEC发生,效果值得肯定;早期微量喂养联合益生菌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NEC发生率,改善肠道内正常菌群,具有良好的预防意义。
- 张亭
- 关键词: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期微量喂养益生菌
- 固尔苏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128例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观察固尔苏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MD)的方法,剂量及疗效。方法用药前两组患者均接受呼吸机及常规治疗。治疗组使用的PS(固尔苏)本品规格为1.5mL含120mg,避光,保存于2~8℃。观察项目为血气分析、X线胸片、呼吸机参数,并记录两组患儿上呼吸机时间、住院时间及转归情况。结果治疗组128例使用PS后,PaO2、PaO2/FiO2明显上升,说明PS能迅速有效改善HMD患儿的氧合功能。治疗组病死率3.91%,对照组病死率21.79%,治疗组HMD病死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结论 PS替代疗法将成为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 张亭
- 关键词:固尔苏早产儿肺透明膜病
-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临床研究
- 目的:探讨应用PS治疗早产儿HMD的方法,剂量及疗效。方法:用药前两组患者均接受呼吸机及常规治疗。治疗组使用的PS(固尔苏)本品规格为1.5ml含120mg,避光,保存于2-8℃。观察项目为血气分析、X线胸片、呼吸机参数...
- 张亭张君平王晓冰
- 关键词:肺透明膜病早产儿肺表面活性物质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