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亮亮 作品数:19 被引量:81 H指数:6 供职机构: 兰州理工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金属学及工艺 电气工程 冶金工程 更多>>
超细钴粉制备工艺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2004年 对国内外超细钴粉的制备工艺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评述。通过对多种制备工艺比较 ,得出用多元醇还原法生产的产品具有纯度高、粒度细、分布均匀、呈球形等优点 ,且对原料适应性强 ,生产工艺更简单易行 。 王玉棉 李军强 张亮亮 任明镜关键词:超细钴粉 粉末冶金 6082-T6铝合金搅拌摩擦过程中动态再结晶方式对焊核区织构类型的影响 被引量:3 2019年 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借助取向成像分析软件,分别研究了6082-T6铝合金搅拌摩擦焊焊核区后退侧、焊核区正中心、焊核区前进侧上表面晶粒形貌、晶界特征、织构组分的演化。结果表明,焊接过程中,焊核区后退侧金属产生热塑性变形、晶粒内位错塞积与重组,形成小角度晶界的亚晶粒,部分小角度晶界通过旋转转变为大角度晶界,发生"连续动态再结晶",母材粗大晶粒被细化。同时形成(111)[110]剪切织构,而在(111)[110]取向晶粒周围产生许多变形亚结构。(001)[100]立方取向亚结构在位错密度及位错组态上的优势,使其在焊接热循环作用下成为"非连续动态再结晶"的晶核,随后长大为(001)[100]立方取向晶粒。轴肩的旋转挤压作用,使焊核区晶粒沿ND方向旋转,故在焊核区正中心位置出现(001)[110]旋转立方织构,而在前进侧出现(111)[110]剪切织构和(001)[100]立方织构。 张亮亮 王希靖 刘骁关键词:搅拌摩擦焊 动态再结晶 DP600/AZ31无匙孔搅拌摩擦点焊塑性金属流动特性及断裂行为 被引量:2 2016年 在最优焊接参数下,对1 mm DP600镀锌钢板和3 mm AZ31镁板进行无匙孔搅拌摩擦点焊试验,焊后对接头分别进行横切、纵切及层切,采用扫描电镜(SEM)分析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和断口形貌.结果表明,镁钢间的混合主要发生在搅拌针作用区域,形成"机械互锁"的组织形貌,有利于增加两种材料的有效接触,形成复相强化;轴肩作用区镁钢间搅拌不明显,界面较平滑,镁钢界面形成了金属化合物以及氧化镁,降低了接头的塑性和韧性.对DP600/AZ31无匙孔搅拌摩擦点焊焊接接头进行拉伸试验,发现焊接接头从搭接界面上断裂,断口呈"脉状花样",为延性断裂. 王希靖 许有伟 张亮亮 魏万奎搅拌头形状对2024铝合金接头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017年 采用不同形状搅拌头对4 mm厚的2024铝合金进行搅拌摩擦焊接,对不同接头的宏观形貌、金相组织、力学性能及断口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搅拌头均能形成良好接头,其中三棱锥搅拌头形成接头横截面呈完整的"洋葱瓣",焊核区的晶粒尺寸最小为5~11μm;XRD分析表明,三棱锥搅拌头形成接头焊核区微晶尺寸最小;硬度在热力影响区与热影响区的交界处最小,但三棱锥搅拌头形成的焊缝在此处的硬度值比其它搅拌头的高;所有接头的抗拉强度都达到母材的80%以上,但三棱锥搅拌头形成接头的抗拉强度最高,达到了394.74 MPa,为母材的87.72%,断后伸长率为15.38%.拉伸断口形貌分析表明,所有接头断裂方式均为塑性断裂. 王希靖 马晓飞 张亮亮关键词:搅拌摩擦焊 力学性能 晶粒尺寸 镁钢无匙孔搅拌摩擦点焊工艺参数对接头扩散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1 2018年 对DP600镀锌钢板和AZ31B镁合金板进行无匙孔搅拌摩擦搭接点焊试验,利用正交试验确定影响因素主次和最优试验方案,在最优焊接工艺下接头的拉伸载荷达到10.1 kN.通过分析接头宏观、微观形貌及界面元素分布,探讨不同工艺参数对接头元素扩散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搅拌区镁钢存在"弯钩"状的机械互锁结构,形成牢固的机械连接;扩散区镁钢发生了元素扩散,最优工艺参数下扩散层厚度为8μm;在一定的范围内,增大搅拌头转速、轴肩下压量和搅拌针伸出量,可以促进元素之间的扩散,提高接头连接性能. 王希靖 车文斌 刘骁 张亮亮关键词:AZ31B镁合金 搅拌摩擦点焊 机械连接 7050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的微观织构演变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6 2020年 对5 mm厚的7050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各区域的微观织构演变、硬度分布及拉伸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完整焊缝接头的拉伸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母材主要为亚结构组织,存在(011)[100]高斯织构、(112)[111]铜织构和(001)[100]立方织构;焊核区发生动态再结晶,主要为[100]∥WD、[110]∥WD、[111]∥WD丝织构;前进侧热力影响区存在(111)[110]剪切织构、(110)[112]黄铜织构、(100)[012]和(100)[012]再结晶织构;而后退侧热力影响区为(001)[110]旋转立方再结晶织构和(112)[111]铜织构,主要是由各微区热-力作用不同导致。焊缝区硬度呈“W”型分布,硬度最小值出现在后退侧热影响区。前进侧与后退侧抗拉强度分别为496.9 MPa和505.2 MPa,达到母材强度的88%和90%;焊核区抗拉强度为440.4 MPa;完整焊缝抗拉强度最低,为415.7 MPa。 金玉花 张林 张亮亮 王希靖关键词:7050铝合金 搅拌摩擦焊 6082铝合金搅拌摩擦焊焊接过程中晶粒取向演化 被引量:6 2018年 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研究6082-T6铝合金搅拌摩擦焊焊核区及母材上表面晶粒形貌、晶界特征、织构组分的演化。结果表明:在焊接过程中,母材发生塑性变形以及动态回复再结晶,晶粒被细化;基于搅拌针后方所形成的汤普森四面体,邻近匙孔焊核区首先形成(110)[001]高斯织构和(114)[221]织构,且这两种织构晶粒沿〈110〉晶向旋转一定角度,进一步形成(112)[111]铜织构、(111)[112]织构;距匙孔40mm处焊核区,经历了轴肩的挤压,塑性变形程度更大,使得[110]丝织构占主导地位。 张亮亮 王希靖 刘骁关键词:搅拌摩擦焊 电子背散射衍射 DP600/AZ31无匙孔搅拌摩擦点焊轴肩下压量对接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15年 根据无匙孔搅拌摩擦点焊焊接过程的特点,建立了简化的热输入数值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模拟出1mm DP600镀锌钢板和2mm AZ31镁合金板搭接无匙孔搅拌摩擦点焊过程中的温度场,进而耦合得到不同轴肩下压量下焊接材料的应力场及变形量;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轴肩下压量下接头横截面处宏观形貌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总结得到接头界面迁移量的演变规律及其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从而为后续工艺试验参数的选取提供了科学依据。 王希靖 许有伟 魏万奎 张亮亮7050铝合金FSW接头微区低周疲劳裂纹扩展行为 被引量:1 2020年 对5 mm厚铝合金7050搅拌摩擦焊接头微区进行了低周疲劳裂纹扩展试验,研究了焊核区、前进侧及后退侧热力影响区的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结果表明,焊核区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最快,前进侧热力影响区次之,后退侧热力影响区最慢.焊核区疲劳裂纹呈沿晶与穿晶混合方式扩展,热力影响区的裂纹主要以穿晶方式进行扩展.裂纹偏转或裂纹产生分支是热力影响区疲劳裂纹扩展速率降低的原因.疲劳裂纹扩展初期,焊核区断口有疲劳辉纹出现;热力影响区断口并没有找到疲劳辉纹,而是出现了轮胎压痕花样.疲劳裂纹稳态扩展期,焊核区和热力影响区断口均有疲劳辉纹. 金玉花 张林 张亮亮 王希靖关键词:7050铝合金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 疲劳断口 铝合金薄带材对接搅拌摩擦焊接工艺研究 被引量:2 2015年 在实际生产中无法实现铝合金薄带材的对接连接。利用搅拌摩擦焊对厚度为0.7、0.5、0.4 mm铝合金薄带材进行试验,改变参数对搅拌摩擦焊工艺进行优化。针对焊接时铝合金薄带材受力易变形的问题,测量焊接时铝合金薄带材的受力大小,确定焊接薄带材的厚度极限和最佳工艺参数。研究表明:用搅拌摩擦焊可以实现铝合金薄带材对接方式的连接。通过拉伸试验其力学性能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断裂发生在热影响区,焊缝接头强度较高。 王希靖 邓向斌 赵青山 张亮亮 郁志勇关键词:对接 搅拌摩擦焊 工艺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