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元贵

作品数:22 被引量:123H指数:8
供职机构: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中医
  • 7篇五脏
  • 5篇中医体质
  • 5篇五脏相关
  • 4篇血压
  • 4篇高血压
  • 3篇血管
  • 3篇血管内皮
  • 3篇血管内皮功能
  • 3篇伤寒
  • 3篇伤寒论
  • 3篇内皮
  • 3篇内皮功能
  • 3篇功能性消化不...
  • 3篇《伤寒论》
  • 3篇辨治
  • 2篇调养
  • 2篇心病
  • 2篇心肺
  • 2篇心率

机构

  • 16篇深圳市宝安区...
  • 8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22篇张元贵
  • 10篇宋银枝
  • 10篇曾志聪
  • 9篇吴子君
  • 7篇邱仕君
  • 5篇刘晓铭
  • 4篇林丰夏
  • 4篇潘艳
  • 3篇邹科文
  • 3篇刘镇
  • 3篇黎钊宾
  • 3篇李阳
  • 2篇陈坚雄
  • 2篇丁文
  • 2篇程宾
  • 2篇张维维
  • 1篇曾小玲
  • 1篇陈凯佳
  • 1篇云惟峥
  • 1篇黎明

传媒

  • 2篇中医药信息
  • 2篇实用中医药杂...
  • 2篇光明中医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湖南中医杂志
  • 1篇江西中医药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医药通报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2008年全...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1996
  • 1篇1995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针刺背俞穴干预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及机制探讨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评价针刺背俞穴干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有效性,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的病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针刺背俞穴(心俞、厥阴俞、肺俞)治疗,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疗效、6 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变异性(HRV)指标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LVEF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程度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动态心电图全部正常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全部相邻R-R间期之差的均方根(rMSSD)、相邻N-N间期超50 ms百分比(PNN50)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针刺背俞穴可以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心功能,改善HRV,其机制可能与兴奋迷走神经有关。
张维维宋银枝吴子君曾志聪张元贵邓斌魏山寅林丰夏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针刺疗法背俞穴心率变异性6MIN步行距离
论《伤寒论》脾与五脏相关机理及其辨治
本文以《伤寒论》为研究对象,阐述了《伤寒论》中的五脏相关理论,指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脏腑组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生理上相互关联,病理上相互影响。脾与五脏相关,治脾可以治五脏。
张元贵
关键词:《伤寒论》
文献传递
吴茱萸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低心率变异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吴茱萸穴位贴敷在低心率变异性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6月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接诊的低心率变异性冠心病患者10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美托洛尔在内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吴茱萸穴位贴敷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变异率变化情况。结果入组时两组间24h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24h连续5min窦性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超过50ms的百分比(PNN50)、极低频功率(VLF)、低频功率(LF)及高频功率(H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完成2周治疗后,两组SDNN、SDANN、RMSSD、PNN50、VLF、LF及HF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吴茱萸穴位贴敷可显著改善低心率变异性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
张宇霞黎明张元贵
关键词:穴位贴敷冠心病
中医五脏相关的非线性特征及其方法论启示
中医五脏相关理论继承与创新研究”成为该项目课题之一,旨在结合临床实践和现代科学,继承发展五行学说的联系思想,整理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创新反映现代中医临证规律的脏腑相关理论。本文介绍了中医五行学说和五行互藏的联系思想,分析...
邱仕君陈坚雄程宾张元贵
关键词:五脏系统五行学说中医学
文献传递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体质类型与H.pylori感染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体质类型与H.pylori感染的相关性,从中医体质的角度为中医药防治H.pylori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王琦的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对2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调查,并行C14呼气试验。结果: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各中医体质类型中气虚质、湿热质H.pylori阳性率最高,与其他体质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体质类型与H.pylori感染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气虚质、湿热质对H.pylori有一定的易感性。
潘艳曾志聪宋银枝邹科文刘镇李阳张元贵吴子君黎钊宾刘晓铭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体质
平肝潜阳中药沐足法治疗高血压肝阳上亢证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察中药沐足(平肝潜阳法)对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患者症状的影响。方法:60例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内服基础降压药,每天下午中药沐足1次,对照组内服基础降压药,每日下午温水沐足1次,2周后观察两组血压、症状及睡眠质量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血压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74015〉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血压、PSQI积分及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PSQI积分及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肝潜阳中药沐足能明显改善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睡眠质量,方法简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曾志聪宋银枝张元贵吴子君潘艳云惟峥刘晓铭
关键词:高血压平肝潜阳中药沐足临床症状血压
论心肺相关的内在机制被引量:11
2016年
心肺相关是五脏相关理论的子系统,具有五脏相关理论的共同内涵,又有其自身特殊内涵的一面。通过在中医五脏相关理论思想指导下,从解剖位置、气血、经络、形神四个方面揭示心肺相关的内在机制,心肺在人体中位置毗邻,气血是心肺相关的信息单元,经络是心肺相联系的信息通路,形神关系是心肺相关的最高概念。
张元贵邱仕君
关键词:五脏相关
中医五脏相关的非线性特征及其方法论启示
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提出缘自上世纪六十年代。1961年邓铁涛教授在《如何研究整理祖国医学遗产》一文中提出可以定"五脏相关学说"为题来研究中医五行学说,提炼祖国医学精华。
邱仕君陈坚雄程宾张元贵
文献传递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体质分型与焦虑抑郁关系调查分析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调查功能性消化不良各中医体质类型与焦虑、抑郁的关系。方法采用王琦的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对2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人群进行调查,并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同期体检的健康患者20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析各中医体质类型与SAS、SD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FD组SAS评分为(49.25±10.92)分,SDS评分为(40.08±7.01)分,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38.72±7.70,36.57±6.27);FD中医体质类型中气郁质的SAS及SDS积分均高于其他各证型(P<0.01)。结论 FD患者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倾向,其中气郁质体质类型焦虑、抑郁更为显著。
曾志聪潘艳宋银枝邹科文刘镇李阳张元贵吴子君黎钊宾刘晓铭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体质焦虑抑郁
中医体质调养对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中医体质调养对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86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0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96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辨体调养,两组均以28d为1个疗程,测定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血管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ET-1、NO、AngⅡ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体质调养联合西药治疗能有效改善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宋银枝曾志聪张元贵吴子君曾小玲刘晓铭丁文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体质调养血管内皮功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