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国宪

作品数:19 被引量:710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流文教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8篇形容词
  • 7篇语义
  • 6篇汉语
  • 5篇形容
  • 5篇语法
  • 5篇句法
  • 3篇语形
  • 3篇语义特征
  • 3篇现代汉语
  • 3篇句法位置
  • 2篇定语
  • 2篇动词
  • 2篇语法化
  • 2篇体标记
  • 2篇现代汉语形容...
  • 2篇句式
  • 2篇句位
  • 2篇汉语形容词
  • 2篇法化
  • 2篇处所

机构

  • 19篇中国社会科学...
  • 3篇名古屋大学
  • 2篇安徽大学
  • 2篇东京大学
  • 1篇宿州学院

作者

  • 19篇张国宪
  • 1篇张德岁

传媒

  • 7篇中国语文
  • 4篇世界汉语教学
  • 3篇语言科学
  • 1篇语言教学与研...
  • 1篇汉语学习
  • 1篇当代语言学
  • 1篇汉语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形名组合的韵律组配图式及其韵律的语言地位被引量:36
2005年
本文依据现代汉语形名韵律组合的语言事实, 给出了组配扭曲、组配缺位和组配自由三种组配图式, 并探究了其形成的语义、句法或语用动因, 指出三种组配图式的现实是“奇数组合 偶数组合”这一蕴涵通性作用的结果。文章最后表明, 韵律只是语义的表征和句法的实践, 客观地评价其语言地位有利于正确地释解人类语言的本质。
张国宪
关键词:语言地位韵律图式形名语言事实
助词“了”再语法化的路径和后果被引量:13
2011年
语言事实表明,汉语作为分析-孤立型语言并没有完全遵循形态发达的屈折型语言的演变路径,将语法词/附着词的后续演变"形态化",而是经历了一个"词汇化"的过程。"动词?形容词+了助词"可以词汇化并进一步形成话语标记已为学界所接受,但综观前期的研究,其共同点是重"X了"的个案成词考察,而缺乏对共同演变规律的探究。文章依据语法化的理论,将"X了"中的"了"视为是一种再语法化现象,重点考察其演化路径以及再语法化的后果,以期概括出其类型特征。
张国宪卢建
关键词:句法位置
性状的语义指向规则及句法异位的语用动机被引量:77
2005年
句法结构和概念结构属于两个不同的层面。在共时平面上,形式和意义之间总体上是对称的,但有时由于形式滞后、意义滞留的掣肘和语用等方面的考虑也会产生悖逆,形成"形义扭曲构造",其表现之一就是语义异指。本文首先将形容词分为表物和表行两个语义类型,指出形容词的依附性语义特征决定了次范畴与句法成分之间有一种无标记关联,语义异指正是说话人破坏这种关联的结果;其次讨论了句法异位的语用动机,认为词语的异位是说话人试图表达某种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而采用的句法手段,是一种带有明显语用动机的"明示"行为,某词语句法位置的遴选是说话人表白交际意图的心智过程;文章最后指出,限于人的认知结构差异,语义指向的理解通常只能是一种接近话语意图的概率推理。
张国宪
关键词:说话人语义指向句法交际意图形容词形义
语义语法范畴研究的又一硕果——读《汉语语义语法范畴问题》被引量:6
1999年
一马庆株《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出版后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普遍赞誉,并荣获首届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六年后,语义语法范畴研究的又一力作《汉语语义语法范畴问题》(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问...
张国宪
关键词:语义语法范畴语法研究语法功能汉语语法语义成分
三价形容词的配价分析与方法思考被引量:22
2002年
本文根据能否进入句式"他低我三届"和"他比我低三届",把三价形容词分为典型和非典型的两类,考察了两者的特性以及它们与补足语之间的语义和句法组配.文章还讨论了句式对价载体和语义角色的制约,并在此基础上对配价方法进行了反思.
张国宪
关键词:配价汉语语法句式
状态形容词的界定和语法特征描述被引量:51
2007年
状态形容词是形容词家族中最重要的非典型成员。以前对形容词的研究大都是以其典型成员——性质形容词为主,对状态形容词基本上只是一些零星的论及,缺乏系统的考察和研究。文章以形容词的所有成员为背景,给出状态形容词的界定标准,考察其语法特征,以期丰富和深化对汉语形容词的语法认识。
张国宪
关键词:状态形容词语法特征
现代汉语形容词的典型特征被引量:190
2000年
汉语的形容词是个有争议的词类,是否具有词类地位,语法学家的观点并非一致。笼统地说,Schachter(1985)等西方学者认为汉语属于典型的形—动语言,而马建忠(1898)等国内多数语法学家尽管在形容词的次范畴分类上不尽相同,但他们都认为汉语形容词是一个独立的词类。本文试图通过对典型特征的揭示来为汉语形容词作词类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对一些语言现象给予合理的解释。典型特征的探讨也将有利于认清形容词的本质属性,建立与汉语事实相吻合的词类系统。
张国宪
关键词:现代汉语形容词语法量性特征
现代汉语形容词的体及形态化历程被引量:74
1998年
体是语法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受西方传统语法学的影响,汉语语法学界对体问题的研究长期偏重于动词的范围,而对形容词的体却缺乏全面系统的考察。本文描写形容词体的典型形态形式以及对形容词次范畴的选择限制,探究体标记的形态化历程。由于形容词的体标记与动词的体标记有着不同的来源背景,所以语言事实使我们更倾向于把"形+体标记"视为一种句法现象,而把"动+体标记"看成是一种句法·语用现象。这种认识有助于我们解释为什么体标记在动词谓语句中容易脱落而在形容词谓语句中不能脱落的内在诱因。
张国宪
关键词:形容词谓语句体标记语义特征现代汉语汉语形容词动词谓语句
制约夺事成分句位实现的语义因素被引量:89
2001年
"索取"义双及物语义式的夺事成分可以实现两种句法位置:一种是在动词前充当状语;一种是在动词后充当间接宾语。二者存在着一种变换关系,但并不完全对称。从句式语法出发,句法成分不可能在不发生价值变化的前提下完成移动,夺事的受动性、施动者的控制力以及动词的及物性特性的概率或统计上的具备状况决定着夺事成分的句位实现。文章最后以历史的文献和共时的方言为依据推演出汉语"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构造的原始句式语义似为"强制的索取性转移"。
张国宪
关键词:间接宾语语义因素句法位置句式语法施动者
形容词下位范畴的语义特征镜像被引量:20
2007年
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是形容词两个重要的下位语义、功能范畴。性质和状态是不同方式扫描的结果,聚现着各自所勾勒的侧面,形成迥异的"意象"表征。认识上的不同"意象"自然会引发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语义层面的波动,表现出"弥散与规定"、"恒长与临时"、"相对与客观"的对立,从而规定或制约着其句法表现。
张国宪
关键词:形容词语义特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