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娅丽
-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9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腹膜后巨大脂肪肉瘤1例
- 2011年
-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29岁。发现腹部膨隆2年伴消瘦3月入院。患者2年前无意间发现腹部膨隆,无不适症状;近3个月来进行性消瘦,体重减轻15公斤,无食欲减退,无发热盗汗,无恶心呕吐以及无腹痛腹胀等,大小便正常。查体:腹部膨隆,可及弥漫性肿物,上至剑突下达耻骨联合,左到左侧腋前线,右及右侧腋后线,呈分叶状,边界不清,活动差。
- 张娅丽全昌斌敖国昆许国宇
- 关键词:腹膜后巨大脂肪肉瘤进行性消瘦腹部膨隆病例资料不适症状体重减轻
- 胸腺类癌一例被引量:1
- 2010年
- 患者男,53岁,于2年前开始出现胸闷、气短,近1周来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呼吸困难,伴咳嗽咳痰,为白色黏痰,胸痛,于2010年7月9日入院。胸部X线检查:纵隔占位性病变。胸部CT平扫+增强(图1~4):前中纵隔偏右可见大小约10.0cm×9.2cm×9.4cm软组织块影,形态不规则,CT值约39HU,密度欠均,其内可见斑片状低密度影,
- 秦永超全昌斌张娅丽
- 关键词:胸腺类癌纵隔占位性病变胸部CT平扫低密度影软组织块影中纵隔
- 肾盂旁囊肿的CT诊断及分型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分析肾盂旁囊肿的CT表现特征,探讨CT增强多期扫描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71例肾盂旁囊肿的CT表现,其中男39例,女32例,年龄31~86岁,平均63岁。71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对肾盂旁囊肿单、双侧肾盂分布以及并发积水、结石情况在两种分型间的差异行χ2检验,统计学软件为SPSS 13.0,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将其CT表现分为Ⅰ、Ⅱ两型:Ⅰ型(单发类圆形)囊肿41例,多呈位于单侧肾窦内或由肾窦外侵入肾窦、膨胀性生长的单发圆形或类圆形囊样低密度影;Ⅱ型(多发"蔓藤"状)囊肿30例,多为位于双侧肾窦内、围绕肾盂"匍匐"状延伸的多发"蔓藤"状或不规则形囊样低密度影。Ⅱ型双侧发病率明显高于Ⅰ型(χ2=46.49,P<0.001);Ⅰ型较Ⅱ型更易伴发肾盂积水(χ2=8.52,P<0.001);两者伴肾结石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别(χ2=0.02,P=0.901)。在CT平扫时,肾盂旁囊肿常因紧邻肾盂,缺乏密度对比以及无明显肾窦脂肪衬托或分隔,易误诊为肾盂积水,故CT增强多期扫描尤其是延迟期必不可少。结论 CT分型有助于理解和掌握肾盂旁囊肿的CT表现。CT增强多期扫描对确诊及指导治疗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 全昌斌张娅丽敖国昆袁小东骆吉鸿李利佳秦崇
- 关键词:肾盂旁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