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尧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3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三维可视化
  • 3篇可视化
  • 2篇三维重建
  • 1篇韧带
  • 1篇软组织
  • 1篇肾脏
  • 1篇肾脏病
  • 1篇肾脏病患者
  • 1篇衰老
  • 1篇突变
  • 1篇突变检测
  • 1篇皮肤
  • 1篇皮肤衰老
  • 1篇缺陷病
  • 1篇免疫缺陷
  • 1篇免疫缺陷病
  • 1篇免疫缺陷病毒
  • 1篇解剖学
  • 1篇可视化研究
  • 1篇获得性

机构

  • 5篇大连大学
  • 4篇遵义医学院

作者

  • 6篇张尧
  • 5篇王志军
  • 5篇杨柠泽
  • 4篇苏晓玮
  • 4篇邱伟
  • 3篇刘容嘉
  • 2篇贾华锋
  • 2篇石恒
  • 1篇张洁

传媒

  • 3篇中国美容整形...
  • 2篇中华医学美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眶颊沟老化特征的解剖学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通过对眶颊联合区域进行解剖学研究,探讨眶颊联合老化后形成眶颊沟的发生机制。方法选取13具(26侧)10%甲醛固定的成人尸头标本,其中男9具(18侧),女4具(8侧),年龄22~78岁。应用显微下术器械在10倍的解剖显微镜下逐层解剖眼周,重点解削下睑眶部和眶外侧,了解并描述各区的解削学层次,解剖显露眶外侧增厚区,认真记录眶外侧增厚区解剖学位置并照相保存。结果(1)眶外侧区层次:皮肤层、皮下脂肪层、眼轮匝肌层、眶外侧增厚区、颞中筋膜层、骨膜层。(2)眶外侧增厚区:起于眶外侧缘向外侧走行在颢中筋膜表面,成三角形,三角形的顶角距外眦角25.24~37.20mm。眶外侧增厚区与颞中筋膜紧密粘连区也成三角形,顶点距外眦角(9.28±0.45)mm。向内侧走行在眼轮匝肌下眶隔表面,分为上、下睑部,下睑部成横V形,V上臂与睑板前筋膜粘连,距外眦角21.69~37.2lmm。下臂与眶下缘粘连,距外眦角垂线(13.55±0.52)mm。V顶点距外眦角垂线(11.35±0.27)mm。结论眶颊联合老化后形成眶颊沟的主要原因是皮下脂肪层和颞中筋膜层的脂肪萎缩所致。
杨柠泽张尧王志军邱伟苏晓玮贾华锋石恒
关键词:皮肤衰老解剖学
基于连续组织切片的泪槽区域三维可视化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建立基于连续组织切片的泪槽区域三维可视化模型。方法取5例(10侧)新鲜尸头行泪槽区域解剖,另取1例新鲜老年尸头的泪槽区域组织行连续切片,再行HE及MASSON染色,利用高清数码相机拍照获取切片的二维图像信息。使用Photoshop3.0图像处理软件及3D—doctor三维重建软件对图像进行配准、分割及三维重建。结果解剖可见泪槽区域存在眼轮匝肌支持韧带,其位于眶内侧与眶下缘,起白骨膜,穿过眼轮匝肌止于皮下。组织学见泪槽区域有纤维结构穿行于眼轮匝肌之间,起自眼轮匝肌深面及骨膜,穿过眼轮匝肌止于皮下。重建后的三维立体模型形象地展示了泪槽区域各解剖结构的空间位置及毗邻关系,各解剖结构能单独或搭配显示,且模型可从多角度进行观察。结论采用连续组织切片并借助重建软件,可以在个人计算机上实现泪槽区域的三维重建,对泪槽畸形的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邱伟杨柠泽王志军苏晓玮刘容嘉张尧
关键词:三维重建三维可视化
HIV感染合并肾脏病患者APOL1基因突变检测
目的:非洲裔黑人HIV感染伴肾损害患者中,载脂蛋白L1(apolipoprotein-L1, APOL1)基因变异(尤其是G1和G2)是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但我们前期针对我国终末期肾病的研究没有发现这两种变异,是否存在A...
张尧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肾脏病
鼻唇沟区域软组织的三维可视化重建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 通过获取鼻唇沟区域连续软组织切片图像,初步建立鼻唇沟区域软组织三维可视化模型.方法 将鼻唇沟区域软组织标本行连续切片,染色后用专业微距照相系统获取切片图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及重建后可视化应用.结果 ①成功探索了大块软组织标本石蜡切片的制作方法;②组织学显示鼻唇沟内外侧纤维及脂肪含量、肌肉附着有明显差别;③重建出的鼻唇沟区域数字化模型有良好的展示特性,并可进行简单的可视化应用.结论 三维重建软件对大块软组织进行可视化应用是可行的.三维模型为临床解剖的学习和外科医师的手术模拟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刘容嘉杨柠泽王志军邱伟苏晓玮张尧石恒张洁
关键词:三维重建三维可视化
眶颊联合的三维可视化研究初探
2015年
目的 通过对眶颊联合连续石蜡切片染色后三维可视化,探讨重建眶颊联合三维模型的方法,初步建立眶颊联合的三维可视化虚拟模型,为临床提供解剖学依据及临床教学提供数字化参考模型.方法 切取1例成人尸头的眶颊联合全层组织,大小为30 mm×20 mm×20 mm.用石蜡包埋,切片,切片厚度为15 μm,获得切片200张,用苏术精-伊红(HE)染色及Masson染色,用索尼相机拍照,利用Adobe photoshop CS5.1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图像配准,用3D-doctor软件将图像分割及赋予不同颜色,完成三维模型建立.结果 (1)从组织学上证实了眶筋膜增厚区(LOT)的存在,重建了LOT的模型.(2)显示了LOT组织学特性:Masson染色显示为红蓝相间的组织,根据染色结果推断LOT为弹力纤维与胶原纤维相互交织的筋膜组织.(3)LOT呈底边朝向眼眶的三角形,底边长26 mm,高31 mm,厚0.8 mm,面积约为4.03 cm^2.(4)在三维模型中可见皮肤层、眼轮匝肌、眼轮匝肌下脂肪垫(SOOF)、眶脂、骨膜、眼轮匝肌支持韧带及LOT.(5)通过对眶颊联合的三维模型可显示其相邻关系,可旋转任意角度显示.结论 初步建立了眶颊联合的三维模型,证实了眶颊联合的组织学特性及重建软组织三维局部内部细微结构的可行性.
张尧杨柠泽王志军邱伟刘容嘉苏晓玮贾华锋
关键词:可视化
眶颊沟的解剖及眶颊沟畸形的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3年
随着人们对美的要求的提高,对眶下缘沟槽样畸形的关注逐渐增多。其中眶颊沟可以使面部看起来疲惫、衰老,而手术和非手术技术在面部年轻化中的运用,可以使患者意识到眶周区域的轮廓缺陷。眶颊沟命名比较混乱,近年来的国内文献中也经常出现一些相关或相近的名称,如有称之为睑颊沟、下眶缘沟、泪槽、泪沟、鼻泪沟、眶鼻沟、鼻颧沟、眶下沟、半月弧凹陷、眶下缘凹陷等。
张尧杨柠泽王志军
关键词:韧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