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光
- 作品数:34 被引量:179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市平谷区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肘部骨折脱位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7
- 2011年
- 肘关节脱位的发生率仅次于肩关节脱位。新鲜脱位经早期正确诊断及适当处理后,不会遗有明显的功能障碍。如早期未能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理,伴有骨折时可导致晚期严重的功能障碍川。此时无论何种精心治疗,都难以恢复正常功能,而仅仅是得到不同程度的功能改善而已。
- 张德光蒋协远安新梅任占国
- 关键词:骨折脱位肘部肩关节脱位肘关节脱位
- 胃切除术后胆汁细菌变化与胆石形成的关系被引量:3
- 2000年
- 目的 研究胃切除术后胆汁细菌变化与胆石形成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杂种雄犬随机分为对照组 (6条 ,行剖腹探查术 ) ,B- 组 (6条 ,行胃大部切除 Billroth- 式胃肠重建术 ) ,B- 组 (6条 ,行胃大部切除 Billroth- 式胃肠重建术 )。应用日立 70 70生化自动分析仪 ,观察 3组动物胆汁成分的变化 ,并用 ABR- ID- 2 2 A及 ABR- ID- 10系统进行胆汁的细菌鉴定。结果 3组动物肝功能、胆汁胆固醇 (cholesterol,CHO)、总胆红素 (totalbilirubin,TBIL )、磷脂 (phosphatide,PL)均无明显改变 (P>0 .0 1)。 B- 组及 B- 组较对照组 ,胆囊内压明显下降 (P<0 .0 1) ,胆囊容积明显增大 (P<0 .0 1) ,总胆汁酸 (TBA)显著下降 (P<0 .0 1) ,并有需氧菌及厌氧菌的混合感染 ,B- 组有 2条犬形成胆色素类结石。
- 徐光勋周殿伦张德光李平栋高方王东宁
- 关键词:胃切除术胆汁胆结石细菌感染
- 选择性腰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 1999年
- 目的探讨对痉挛性脑瘫脊神经后根选择性部分切断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例痉挛性脑瘫患者通过临床解剖及采用“神经刺激仪”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SPR)。结果术后3~24个月随访全部病例肌张力降低,步态改善,无感觉障碍等并发症。结论SPR是目前治疗痉挛性脑瘫的理想手术,但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和脊神经后根切断比例是确保治疗效果的两个重要环节。
- 刘亚戴志刚韩桂泉张德光殷玉水
- 关键词:痉挛性脑瘫脊神经后根切断外科手术
- 肱骨近端骨折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被引量:29
- 2006年
- 目的总结肱骨近端骨折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proximal humerus plate,LPHP)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8月-2006年2月,使用LPHP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19例,平均58.6岁。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2例,三部分骨折9例,四部分骨折8例,其中骨质疏松7例。采用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其中5例因骨缺损行植骨术。结果所有19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32个月,平均17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5个月。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10例,良6例,优良率84%。结论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固定可靠,退钉率低,并发症少等优点,特别适用骨质疏松的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 张德光刘福全刘爱华
- 关键词:肩骨折
- 骨内高压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实验研究
- 2003年
- 韩桂全张德光刘亚金成文孙志霞
- 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被引量:28
- 2018年
- 目的总结采用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并与低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进行比较。方法纳入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在本院采用高黏度骨水泥PVP(105例,112个椎体)与低黏度骨水泥PKP(60例,65个椎体)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病例选择标准:1~3个椎体骨折,病程1个月以内,无脊髓或神经压迫症状,CT显示无骨折块突入椎管内。高黏度骨水泥PVP组经双侧椎弓根注入高黏度骨水泥3~5ml,低黏度骨水泥PKP组经双侧椎弓根注入低黏度骨水泥3~6ml。评估并比较两组术后骨水泥分布情况及渗漏情况,手术前后腰痛变化、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高黏度骨水泥PVP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5.1±2.7)分钟,低黏度骨水泥PKP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8.3±4.6)分钟,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均明显缓解,高黏度骨水泥PVP组术后平均(3.0±1.4)天后疼痛完全缓解,低黏度骨水泥PKP组术后平均(3.1±1.7)天后疼痛完全缓解,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和ODI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和ODI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高黏度骨水泥PVP组骨水泥静脉渗漏率(17.8%)明显低于低黏度骨水泥PKP组(48.4%),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椎间盘渗漏率(均为16.1%)和椎旁渗漏率(分别为23.2%、24.1%)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骨水泥同时接触上下终板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高黏度骨水泥偏向一侧分布的发生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末次随访时,共有5例患者发生邻近椎体骨折,其中高黏度骨水泥PVP组3�
- 刘福全张世民张德光任占国王俊杰陈阳李永旺
-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手术疗效比较
- 2008年
- 目的通过比较髓内固定和髓外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探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适应症。方法1997年9月~2007年2月收治的36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的病人,髓内固定组:Gamma钉内固定71例,短重建钉固定48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和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PFNA)固定78例。髓外固定组:动力髋螺钉(DHS)固定139例和动力髁螺钉固定(DCS)24例。结果本组360例中,11例术后5个月内死亡。其余349例获得5-36个月(平均13个月)随访,两种术式与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明显相关,与术后主要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和Harris功能评分无明显相关。结论髓内固定和髓外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但髓内固定更适用于复位后不稳定的转子间骨折。
- 张德光任占国安新梅刘福权
- 关键词:髋骨折手术髓内固定髓外固定
- 高粘度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研究
- 目的:研究高粘度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前组应用高粘度骨水泥治疗,后组应用低粘度骨水泥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VAS...
- 王俊杰刘福全张德光张世民
- 关键词: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 文献传递
- 关节镜辅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胫骨平台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常同时伴有韧带、半月板等关节结构的损伤,处理不当会导致关节疼痛、不稳定和关节功能障碍。关节镜辅助下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使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显著提高。我们将我院2011年11月至2013年6月采用关节镜手术和传统手术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的56例患者进行比较分析,报告如下。
- 陈阳张德光周自广
-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关节镜手术关节内骨折关节囊关节外骨折
- 旋后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中后踝手术治疗体会——40例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探讨后踝骨折的内固定选择及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10月在本院进行后踝内固定治疗的40例三踝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9例,女11例,年龄28~68岁,平均37岁。均为闭合性骨折,按照Lauge-Hansen分型,均为旋后外旋型Ⅳ度骨折;高处坠落伤10例,扭伤16例,车祸伤14例。根据骨折位置及大小选择后内侧、后外侧入路,骨折累及胫骨远端关节面>25%者选择钢板螺钉固定,≤25%者选择螺钉内固定。所有患者术后第2天复查X线进行Burwell-Charnley放射学复位评价,并进行定期随访,按照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功能评分量表进行评分。结果术后第2天X线检查显示40例患者中35例为解剖复位,5例复位可。40例患者获随访5~16个月,平均10个月,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AOFAS功能评分优38例,良2例。结论根据骨折块大小及位置不同,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及内固定材料,能最大限度提高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术后稳定性,恢复踝关节功能。
- 陈亮张德光刘福全
- 关键词:后踝踝部骨折钢板螺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