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玲
-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活检肝脏的抗原定位和超微病理研究
- 1991年
- 采用免疫胶体金标记技术和低温包埋与常规电镜观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EHF患者活检肝脏标本,首次发现肝细胞内的EHF病毒,证实病毒可侵袭肝实质细胞。在早期患者肝狄氏间隙内见到Ag-Ab复合物,认为早期患者体内也存在免疫复合物反应。同时发现以肝细胞膜、内质网、线粒体等膜性结构损伤为特征的细胞损害,证明了病毒对肝脏的直接损伤作用。由此对EHF的发病机理提出了新的学说。
- 张家驹陈卫宁杜景云张忠玲洪涛盛鹏吴世英张作卿郭超英
-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活组织检查免疫测定显微镜检查
- HFRSV在腮腺和颌下腺组织细胞内的形态和细胞损伤
- 1996年
- 采用电镜超薄切片技术观察了肾综合征出血热(HPRS)病死者的腮腺和颌下腺组织。在浆液性腺细胞和粘液性腺细胞内部能看到少量病毒颗粒和病毒所致的细胞损伤。
- 张家驹张忠玲刘菊华杜景云陈卫宁吴世英皋群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颌下腺腮腺细胞形态
- 氨溴索对吸烟大鼠支气管黏膜超微结构及BALF中IL-8 TNF-α的影响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观察氨溴索对被动吸烟大鼠气道炎症的作用。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吸烟模型组和氨溴索干预组。采用吸香烟法建立大鼠支气管炎模型。氨溴索干预组自模型开始建立时给予氨溴索片40mg-1.kg-1.d-1,分2次喂食。2个月后,扫描电镜观察各组气道的超微结特点,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瑞氏染色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计数和分类。结果:模型组大鼠的支气管上皮细胞纤毛明显脱失、减少、紊乱、倒伏、扭曲及粘连,杯状细胞表面微绒毛减少,上皮细胞萎缩,断裂甚或脱失,炎性细胞浸润。氨溴索干预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气管、支气管上皮细胞超微结构仍具有病理改变。但镜下改变较吸烟模型组明显减轻;吸烟模型组与氨溴索干预组BALF中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及百分比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但吸烟模型组与氨溴索干预组细胞数差异无显著性;吸烟模型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BALF中IL-8和TNF-α的水平显著增高(P<0.01),氨溴索干预组BALF中IL-8和TNF-α的水平与吸烟模型组比较降低(P<0.01)。结论:吸烟引起大鼠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纤毛明显脱失,杯状细胞表面微绒毛减少,炎性细胞浸润,BALF中IL-8、TNF-α、细胞计数增多,应用氨溴索的大鼠气道炎症减轻,氨溴索对吸烟引起的大鼠气道支气管炎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于翠香王伟张忠玲王英田周玲
- 关键词:氨溴索吸烟白细胞介素-8
- 呼吸道合胞病毒细支气管炎、肺炎的发病机理研究被引量:6
- 1999年
- 为探讨RSV感染导致的细支气管炎和肺炎的发病机理,以RSV感染棉鼠和小白鼠为动物模型,利用光镜、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鼠肺组织的病理变化,并分离病毒。感染第5天时,肺微血管内充以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柱状纤毛上皮细胞、基底细胞和Clara细胞脱落、坏死。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多呈活化和脱颗粒状态,释放于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之间。感染第8天后,上述变化明显减轻,但未完全恢复。提示RSV致过敏反应是重要病因,肺泡腔内嗜酸性粒细胞聚集是该病的重要病理特征。
- 张家驹刘菊华杜景云张忠玲陈卫宁
- 关键词:肺炎细支气管炎病理学
- 盐酸氨溴索对吸烟诱导致气管炎大鼠模型作用的研究
- 2007年
- 目的探讨单纯吸烟法建立大鼠慢性支气管炎模型的可行性,通过观察支气管超微结构的改变,讨论氨溴索对慢性支气管炎大鼠模型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3组:健康对照组,支气管炎模型组和氨溴索干预组。采用单纯吸烟法建立大鼠慢性支气管炎模型,氨溴索干预组自模型开始建立时给予盐酸氨溴索片40mg·kg-1.d-1,分2次喂食,直至处死大鼠,连续2个月。观察各组气道炎症的超微结构特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结果所建慢性支气管炎模型的超微结构改变符合人类慢性支气管炎的特点。氨溴索干预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气管、支气管上皮细胞超微结构仍具有病理改变。但较慢性支气管炎模型组明显减轻,BALF中模型组与干预组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模型组与干预组细胞总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单纯吸烟法建立大鼠慢性支气管炎模型是可行的,长期应用氨溴索对支气管炎大鼠模型气道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于翠香王伟张忠玲王英田寧康石彦明周玲
- 关键词:氨溴索吸烟慢性支气管炎
- 莪术油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的治疗作用被引量:10
- 2000年
- [目的 ]用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感染棉鼠和小白鼠 ,制作RSV肺炎模型 ,用莪术油混悬剂腹腔注射 ,观察疗效。 [方法 ]用 10 0倍半数感染剂量 (TCID50 )RSV感染棉鼠和小白鼠 ,从感染当天开始用 0 5 %莪术油腹腔注射治疗 ,注射第 5天、第 10天解剖动物观察肺组织光学病理和超微病理的改变。用RSV感染体外培养的Hep -2传代细胞株 ,用0 5 %莪术油抑制RSV病毒 ,计算其治疗指数。 [结果 ] 0 5 %莪术油可以有效治疗患RSV肺炎的棉鼠和小白鼠 ;体外试验证明 ,莪术油对RSV病毒所致的细胞病变有抑制作用 ,其半数有效浓度 (IC50 )为 0 0 116mg/ml,治疗指数为 82 12 9。[结论 ]莪术油对感染RSV肺炎的动物有治疗作用 ,体外有明显抑制RSV感染细胞的作用。
- 刘菊华张忠玲朱传菊孙本韬张家驹
- 关键词: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莪术油小白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