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明霞

作品数:6 被引量:131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地质
  • 3篇岩体
  • 3篇危岩
  • 3篇危岩体
  • 2篇地质灾害
  • 2篇链子崖危岩体
  • 2篇煤层
  • 2篇煤层采空区
  • 2篇空区
  • 2篇采空
  • 2篇采空区
  • 1篇地压
  • 1篇地压监测
  • 1篇地质环境
  • 1篇地质环境容量
  • 1篇地质环境质量
  • 1篇岩石力学
  • 1篇灾害
  • 1篇文明
  • 1篇开裂

机构

  • 3篇中国地质环境...
  • 2篇地质矿产部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三峡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6篇张明霞
  • 6篇刘传正
  • 1篇刘艳辉
  • 1篇孟晖
  • 1篇涂鹏飞
  • 1篇王洪德

传媒

  • 2篇岩石力学与工...
  • 2篇地学前缘
  • 1篇中国地质灾害...
  • 1篇防灾减灾工程...

年份

  • 3篇2006
  • 1篇1999
  • 1篇1996
  • 1篇199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区域地质环境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初步研究被引量:23
2006年
地质灾害是地质环境极端恶化的一种表象。通过简要回顾中国的环境地质工作与存在问题,初步架构了山地区域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功能区划—工程容量评价—地质灾害风险管理等四阶段递进的研究框架。地质环境质量主要研究地质环境自身的工程属性。功能区划是基于地质环境质量研究提出地质环境的最佳土地开发利用方式或工程类型。针对地质环境与工程建设的相互作用特点,容量研究具体给出某一地质环境功能区对工程规模、数量、作用强度与持续时间的响应能力或包容能力。风险评估主要研究工程建设与运营过程中遭遇地质灾害风险的概率、可接受性和减灾对策。
刘传正张明霞刘艳辉
关键词:地质环境质量地质环境容量
关于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和减灾对策的思考被引量:6
1994年
地质灾害愈来愈严重地危及人类生存的环境,防灾减灾已成为世界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地质灾害的现象、本质、与人类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运用系统工程和运筹学的观点,提出了减灾决策的前提、依据和思路,为制定最优减灾对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刘传正张明霞
关键词:地质灾害
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被引量:50
2006年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是指县、乡、村地方政府组织城镇或农村社区居民为防治地质灾害而自觉建立与实施的工作体制和减灾行动,是一种针对灾害风险进行自我管理的工作体系。实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的根本目的是抓住减灾时机,实现实时高效,具体体现为“六个自我”,即“自我识别、自我监测、自我预报、自我防范、自我应急和自我救治”。本文在理论上界定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的定位,可帮助从事具体工作的基层人员更清楚地认识该项工作的实质意义,了解其在国家地质灾害减轻战略中的地位。
刘传正张明霞孟晖
关键词:地质灾害减灾战略
长江三峡链子崖危岩体防治工程效果研究被引量:24
2006年
长江三峡链子崖危岩体防治工程于1995年5月开工,1999年8月竣工,历时51个月。至2004年底,工程效果监测已超过5a,且经受了2003年6月以来三峡水库139m蓄水位的检验。危岩体变形监测、地压监测和整体稳定性计算三方面结合可以作为评价工程治理效果的依据。地表和地下监测点总体变形速率由治理前水平速率接近2.0mm/a、垂直速率约1.5mm/a转为治理后水平速率小于1.0mm/a、垂直速率小于0.75mm/a,证明危岩体逐步稳定。施工过程中主要监测点水平速率为8.0~18.8mm/a,垂直速率为8.0~21.0mm/a,说明危岩体对施工扰动是敏感的。危岩体底部煤层采空区混凝土承重阻滑键体顶面的地压数据在2002年以后基本稳定,地压记录多数为2.0~10.0MPa,最大地压值为18.08MPa,最小地压值为-0.8MPa,证明危岩体以煤层采空区为底界的悬板偏压作用机制导致的应力集中区和负压区确实存在。2003年6月以后三峡水库蓄水至139m,淹没了煤层采空区治理工程,但整个危岩体变形速率无明显变化,地压监测记录的最大变化量小于0.01MPa。根据煤层采空区顶板与混凝土承重阻滑键体接触带现场原位大尺度(1m×1m)岩体力学试验求取的强度参数进行危岩体稳定性校核计算,得出链子崖防治工程达到正常荷载下稳定系数大于1.30(治理前为1.062),特殊荷载下大于1.15的设计目标。
刘传正王洪德涂鹏飞张明霞
关键词:岩石力学链子崖危岩体地压监测
链子崖T_(11)—T_(12)缝段危岩体开裂变形机制被引量:13
1996年
文章全面描述了链子崖T(11)—T(12)缝段危岩体的开裂形变特征,探讨了危岩体形成的影响因素,如重力、煤层采空区、降雨、水库蓄水、勘探掘进和地震等,指出其破坏机理是重力主导下的不对称的压力拱与悬臂梁(板)弯矩的联合作用。危岩体可以分成具有不同稳定程度的若干块体,治理工程也应针对它们的不同特点而设计。
刘传正张明霞
关键词:危岩体煤层采空区开裂
长江三峡链子崖危岩体防治工程研究被引量:23
1999年
 链子崖危岩体由十几条深达煤层采空区的宽大裂缝切割而成, 总体积约3.32×106 m 3。它具有南北强拉裂、东西弱拉裂和平面反时针转动的三维开裂变形破坏特点。相应的变形破坏力学机制是, 以煤层采空区为压缩滑移底界, 山体呈悬板(臂梁)模式不均匀下沉并倾倒下滑。在稳定性评价的基础上, 通过建立目标函数的方法, 优选出了一种综合加固工程方案。在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 对工程布置、施工程序、施工工艺、工程开挖强度和施工监测等进行了持续性的跟踪优化, 并根据施工反馈及时进行了设计调整, 工程治理已取得初步成效。
刘传正张明霞
关键词:危岩体煤层采空区滑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