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晟

作品数:17 被引量:88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关节
  • 6篇关节置换
  • 5篇全髋
  • 5篇骨折
  • 4篇置换术
  • 4篇手术
  • 4篇全髋关节
  • 4篇全髋关节置换
  • 4篇髋关节
  • 4篇髋关节置换
  • 4篇老年
  • 4篇股骨
  • 3篇下肢
  • 2篇大转子
  • 2篇血栓
  • 2篇血栓形成
  • 2篇植入
  • 2篇深静脉
  • 2篇深静脉血栓
  • 2篇深静脉血栓形...

机构

  • 17篇北京大学深圳...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17篇张晟
  • 9篇韦良臣
  • 6篇辛风
  • 6篇解笑宸
  • 4篇王超
  • 4篇姚粤峰
  • 3篇张波
  • 3篇叶海明
  • 3篇翁鉴
  • 2篇谢笑宸
  • 2篇辛凤
  • 1篇雷鸣
  • 1篇刘佩
  • 1篇熊奡
  • 1篇曾晖
  • 1篇万红
  • 1篇吴新海
  • 1篇张燕
  • 1篇曹建飞
  • 1篇马泽涛

传媒

  • 2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骨与关节...
  • 1篇第七届全国创...

年份

  • 3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4篇2010
  • 1篇200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加速康复外科模式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住院时长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模式下全髋关节置换(THA)患者住院时长(LOS)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行初次单侧THA的326例患者,统计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SA)、术前血红蛋白(Hb)和白蛋白(Alb)水平及围手术期指标。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ASA、术前Hb及Alb水平及有无合并症、术中输血及留置引流管患者的LOS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多因素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术中输血、留置引流管和有合并症与患者的LOS有关(P <0.05)。结论患者ASA、术前Hb及Alb水平、存在合并症、术中输血及术后留置引流管等可能不同程度地延长LOS。
张晟李国庆许昌张卫飞齐天天秦浩添郑奕恩翁鉴叶海明
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全髋关节置换影响因素
两种人工关节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防旋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比较生物型假体人工关节置换术、骨水泥型假体人工关节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防旋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生物型组(采用生物型假体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29例、骨水泥型组(采用骨水泥型假体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30例和PFNA组(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61例,比较3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生物型组、骨水泥型组的术中出血量大于PFNA组,手术时间长于PFNA组,住院费用高于PFNA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12个月时,生物型组、骨水泥型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PFNA组,Harris评分高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型组、骨水泥型组的临床疗效优良率高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型假体人工关节置换术与骨水泥型假体人工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PFNA内固定治疗,但PFNA内固定治疗术中出血量小、手术时间短且治疗费用更低。
张晟王超王德利
关键词:生物型假体人工关节置换股骨转子间骨折
引流管取出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引流管取出器;包括适于套设引流管的环形切刀及连接于环形切刀后端的手柄;环形切刀前端打磨成型有一用以切断医用缝合线的环形刀刃。有益效果:自引流管末端穿设本实用新型,以使环形刀刃朝前套在引流管外,自引流管穿...
王德利朱晓红张晟马泽涛刘佩
文献传递
全髋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4项危险因素被引量:32
2015年
背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常见的也是危险性较大的并发症,如果不能提前预防,会造成严重后果,故在临床中需要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目的:评估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骨关节科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162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在置换前、置换后第3天和第7天进行双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法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与结论:入选Logistic回归模型的因素为骨水泥假体、年龄分布、体质量指数、全身麻醉,它们的OR值分别是9.215,11.247,3.842,4.825,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提示骨水泥假体的使用、高龄、体质量指数大于25 kg/m2及全身麻醉均是全髋关节置换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应引起临床重视,积极采取对应措施。
张晟解笑宸姚粤峰韦良臣
关键词:植入物人工假体全髋关节置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假体类型骨水泥
镁合金骨植入材料表面改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1年
镁合金材料作为可生物降解植入材料因其可在体内逐渐降解、吸收、消耗和排泄,手术区域愈合后无需二次手术取出。该材料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有与骨骼相似的机械性能,使其在临床上被广泛研究。然而,镁合金在生物体内易腐蚀,限制了其作为骨植入材料的应用。本文从镁合金的腐蚀机理出发,对近年来通过镁合金骨植入材料表面改性从而控制材料的降解速率和改善生物相容性的研究作一综述。
秦浩添翁鉴于斐张卫飞李国庆张晟齐天天曾晖
关键词:生物降解镁合金骨植入材料表面改性涂层
骨水泥聚合反应与冷却对骨骼肌热损伤的关系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模拟骨水泥外溢在周围骨骼肌中的固化放热过程,研究其聚合放热对骨骼肌的损伤作用及加予4℃生理盐水局部灌注冷却对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清洁级sD大鼠12只,雌雄不限,体重220~250g,采用左右侧对照,分别在左右侧臀大肌注入现配骨水泥1mL,同时右侧加予4℃生理盐水局部灌注冷却。采用针式温度计连续测量两组骨水泥固化过程中骨水泥-肌肉界面的温度变化情况。分别于术后1d、4d.7d各处死4只,切取与骨水泥接触部位的肌肉,行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镜检。对比两组局部温度的变化情况以及肉眼、镜下观察骨水泥-肌肉界面的肌肉组织形态学的改变。结果两组局部最高温度分别为(61.58±2.75)℃和(44.73±2.03)℃,40℃以上持续时间分别为(227.83±22.21)S和(53.33±15.79)S,均P〈0.01,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混匀至最高温度时间分别为(571.67±7.92)8和(575.00±8.00)S,P〉0.05,无统计学意义。组织学上,与骨水泥组相比,骨水泥+4℃水组的局部肌肉组织细胞形态改变较轻,炎性细胞浸润少,组织修复时间短。结论骨水泥聚合反应可对周围骨骼肌造成热损伤,加于4℃水局部冷却可明显降低局部最高温度及缩短40℃以上持续时间,有效减少炎症反应和缩短修复时间。若能合理地应用于临床,将对预防术后感染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曹建飞张晟叶海明王超熊奡辛风张波
关键词:骨水泥骨骼肌热损伤
康复训练在老年人群骨科术后股四头废用性萎缩功能锻炼中的作用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康复训练在老年人群骨科术后股四头废用性萎缩功能锻炼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骨科老年患者13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肌力恢复情况、炎性指标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Fugl-Meyer评分、Lyshol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TNF-α、IL-1β、IL-4、IL-10以及IL-6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在老年人群骨科术后股四头废用性萎缩功能锻炼中有良好作用,可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促进肌力恢复。
张晟翁鉴雷鸣姚粤峰王超王德利
关键词:骨科老年人群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股四头废用性萎缩
利用Bryant三角标志术中均衡下肢长度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下肢不等长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利用Bryant三角标志术中均衡下肢长度以预防全髋置换术后肢体不等长的效果。方法 126例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体检及X线片测量两侧肢体长度差,估计假体型号和位置,术中依据大转子到Bryant三角顶点标记点之间的距离变化平衡下肢长度。结果 126例随访3~26(9.5±0.5)个月。术前肢体长度差比例为:0~5mm者占20.6%,5~10mm者占46.0%;10~15mm者占16.7%;15~20mm者占10.3%,>20mm者占6.4%;通过平衡肢体长度差,术后双下肢长度差比例为:0~5mm者占50.8%,5~10mm者占33.3%,10~15mm者占7.9%,15~20mm者占5.6%,>20mm者占2.4%。术后脱位牵引复位2例,坐骨神经痛1例,大腿疼痛3例,相应治疗后缓解。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利用Bryant三角标志平衡下肢长度预防肢体不等长效果优良,能明显提高术后患者满意率,减少医疗纠纷发生。
韦良臣谢笑宸张晟辛凤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大转子
关节成形术围术期影响输血量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在初次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THA)围手术期中,影响患者输血量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输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12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在我院实施初次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130例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输异体血的多少分为≤2单位( U)组和>2U组,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病因、术前凝血酶原时间(PT)、术前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术前纤维蛋白原(Fib)浓度、术前血小板(Plt)计数、术前血红蛋白(Hb)浓度、术前红细胞比积(Hct)、麻醉方式、手术入路、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植入物类型、术后是否应用抗凝药物、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是否合并有基础疾病、手术组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中输血量≤2 U共有患者109例,>2U有21例;术后输血量≤2U共有患者92例,>2U有38例。2组中麻醉方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在术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血红蛋白浓度、术前红细胞比积、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在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BMI可能是通过多方面共同作用来影响围术期输血。结论:影响术中输血量的因素有麻醉方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而影响术后输血量的因素有术前血红蛋白浓度、术前红细胞比积、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
代儒张晟姚粤峰解笑宸韦良臣辛风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输血围手术期
全髋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评估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对2010.1-2013.2在我院骨科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62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资料中所有全髋关节置换术均采用后外侧入路,行标准全髋关...
张晟姚粤峰韦良臣
关键词:全髋置换术深静脉血栓形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