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步环

作品数:7 被引量:80H指数:3
供职机构:武警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成像
  • 4篇预后
  • 4篇预后评价
  • 4篇张量成像
  • 4篇后评
  • 4篇后评价
  • 4篇DTI
  • 4篇DTT
  • 3篇脑梗
  • 3篇扩散
  • 3篇扩散张量
  • 3篇扩散张量成像
  • 3篇急性
  • 3篇磁共振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脑梗死
  • 2篇急性脑梗死
  • 2篇梗死
  • 2篇NIHSS
  • 2篇MRI

机构

  • 6篇武警总医院
  • 3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张步环
  • 3篇邓佳敏
  • 3篇马毅
  • 3篇王宏
  • 2篇贾文霄
  • 2篇董悦
  • 1篇王红
  • 1篇王云玲
  • 1篇董玉茹

传媒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武警医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CT和M...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子宫颈巨大富于细胞平滑肌瘤1例MRI表现被引量:2
2015年
1病例报告 患者,女,46岁,近1年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隐痛,呈间断性。月经期无明显加重。于2013-09-09就诊于我院妇产科。查体:宫颈因肿物挤压上移,暴露部分光滑;宫体前位,于子宫后方可触及质硬包块,巨大,包块上界达脐部,两侧达盆腹腔侧壁,无压痛,固定,不活动。 B超:于子宫后方直肠前方可见一范围约11.6 cm ×10.0 cm ×8.9 cm的包块,似与宫颈后壁相连,内回声不均匀,形态规整,彩色多普勒CDFI示其内可见血流信号。 MRI示:盆腔内见巨大块状不均匀等-长T1等-长T2信号影(图1)。弥散成像DWI呈中等信号影,信号不均匀,病灶边界清楚,病灶与阴道后壁关系密切,无明显界限,增强扫描病灶见中度不均匀强化(图2),病灶大小约21.55 cm ×19.97 cm。子宫受压明显向前移位。子宫体、宫颈变长,膀胱、直肠受压明显,其壁未见明显增厚。盆腔及双侧腹股沟区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影。印象:盆腔内巨大良性占位性病变,考虑阔韧带肌瘤可能性大。手术所见:子宫峡部平面下相当于子宫颈后方腹膜外可及包块,包块从子宫颈后方发出,并向下延伸至盆底深处,双侧骶韧带未见。从上向下逐渐游离包块,至阴道后壁残端。紧贴阴道后壁钳、断、扎肿瘤基底部组织,完整娩出后腹膜巨大包块,呈分叶状,大小25 cm ×20 cm,质韧。切开包块为肌瘤样结节,局部囊性变,囊腔大小约10 cm ×2 cm,未见鱼肉样组织。病理诊断:子宫多发性平滑肌瘤,富于细胞(图3),大者17 cm ×16 cm ×9 cm,小者2.5 cm ×2.0 cm ×1.0 cm。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ctin (+), CD10(-), ER (+), Ki-67(+2%),PR(+),Vimentin(+)。
董悦张步环马毅
关键词:肌瘤子宫颈磁共振成像
神经源性膀胱MRI诊断价值的研究
目的:分析神经源性膀胱的MRI表现,评价MRI在神经源性膀胱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6例经MRI检查的神经源性膀胱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16例均见膀胱不同程度扩张增大,并见尿液潴留,其中12例中膀胱呈典...
董悦王宏马毅张步环董玉茹
关键词:神经源性膀胱核磁共振成像病变部位
文献传递
DTI及DTT技术与NIHSS评分系统在急性脑梗塞患者预后评价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MR扩散张量成像(DTI)及白质纤维束成像(DTT)技术与NIHSS评分系统在急性缺血性脑梗塞患者预后判断评价中的优势,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
张步环
关键词:扩散张量成像预后
DTI及DTT技术在ACT患者预后评价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MR扩散张量成像(DTI)及白质纤维束成像(DTT)技术在急性缺血性脑梗塞患者预后判断评价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对所有34例患者在急性期(发病时间<72h)行常规头颅MRI检查、DTI检查,根据白质纤维束(corticospinal tract,CST)与梗死灶的关系分为相邻(10例)、部分穿过(13例)及完全穿过(11例)共三组,将其功能结局分别预测为痊愈、部分恢复及瘫痪并作为预测理论值(100%);最后通过随访并对所有的患者进行MMT肌力测试,将结果作为预后评价的实际值与上述理论值作一对比并进行评价,判断二者符合率。结果相邻组患者的实际符合率90.0%(9/10),部分穿过组患者的实际符合率为84.6%(11/13),完全穿过组患者的实际符合率为90.9%(10/11)。三组的实际值均接近于理论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梗死灶与CST关系进行预后判断的符合率较高,能够较好的进行急性脑梗塞患者的预后判断。
张步环邓佳敏王红贾文霄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预后
DTI及DTT技术在ACI患者预后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MR扩散张量成像(DTI)及白质纤维束成像(DTT)技术在急性脑梗塞(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预后判断评价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 方法:对所有34例患者...
张步环王宏马毅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预后评价扩散张量成像
文献传递
DTI及DTT技术与NIHSS评分系统在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评价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63
2014年
目的探讨MR扩散张量成像(DTI)及白质纤维束成像(DTT)技术与NIHSS评分系统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判断评价中的优势,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对34例患者[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35—73岁,平均(58±2.4)岁]在急性期(发病时间〈72h)行1.5T常规头颅MR常规检查,同期行DTI及DTT成像,根据白质纤维束(CST)与梗死灶的关系分为相邻、部分穿过及完全穿过3组,将其功能结局分别预测为痊愈、部分恢复及瘫痪并作为预测理论值(100%);患者就诊或入院时或在发病24h内采用NIHSS评价脑梗死的严重程度,根据严重程度(〈6分;6~16分及〉16分)将34例患者分为3组,将其功能结局分别预测为痊愈、部分恢复及瘫痪并作为预测理论值(100%)。最后通过随访并对所有的患者进行肌力测试(MMT),将结果作为预后评价的实际值与上述理论值作一对比并进行评价,判断二者符合率。结果34例患者的NIHSS评分范围为2~30分,其中6例痊愈者平均评分为(4.13±1.356)分;13例部分恢复者平均评分为(11.47±3.067)分,15例瘫痪者平均评分为(23.09±4.482)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比较两个分组方法所得的实际值的符合率,结果显示采用梗死灶与CST关系进行分组所得实际值的符合率较NIHSS评分分组所得实际值的符合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梗死灶与CST关系进行分组所得实际值的符合率较NIHSS评分分组所得实际值的符合率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随着NIHSS评分分值的升高,脑梗死患者的肢体瘫痪危险度增加。
张步环王宏贾文霄邓佳敏
关键词:扩散张量成像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预后
MRI及动态增强扫描在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中的诊断及病理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子宫息肉样病变中MRI及动态增强扫描的诊断价值及相应的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52例,将病灶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图像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对囊变区、纤维核及完整结合带在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中的出现频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29例子宫内膜恶性息肉病变在MRI子宫结合带中断或模糊征象出现的概率均较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黏膜肌瘤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肿块内囊变影及不定形纤维核影见于子宫内膜息肉,2种征象在子宫内膜息肉中的出现概率均较子宫内膜恶性息肉样病变及子宫黏膜肌瘤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MRI对所有52例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定性诊断的敏感度为82.7%,特异度为100%,准确度90.4%;对子宫内膜恶性肿瘤分期诊断的准确度为95.0%。结论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能较好的反映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的良恶性病变特征,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邓佳敏张步环玛依拉.夏侃王云玲
关键词:良恶性病变磁共振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