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屈光
  • 5篇屈光参差
  • 3篇弱视
  • 3篇屈光不正
  • 3篇屈光参差性
  • 3篇屈光参差性弱...
  • 3篇细胞
  • 3篇小管
  • 3篇立体视
  • 3篇泪小管
  • 3篇泪小管断裂
  • 3篇功能发育
  • 2篇眼内
  • 2篇植入
  • 2篇视功能
  • 2篇视网膜
  • 2篇网膜
  • 2篇吻合术
  • 2篇晶体植入
  • 2篇患儿

机构

  • 17篇青岛大学医学...
  • 2篇青岛市市南区...
  • 1篇青岛市市立医...

作者

  • 17篇张爱华
  • 6篇刘桂香
  • 4篇潘晓晶
  • 4篇周占宇
  • 4篇胡聪
  • 3篇崔爱芝
  • 3篇王传富
  • 3篇丁玉芝
  • 3篇崔从先
  • 2篇刘桂波
  • 2篇李慧
  • 2篇杨先
  • 2篇李敏
  • 1篇纪建中
  • 1篇孙为荣
  • 1篇杨文毅
  • 1篇吴坤
  • 1篇吴坤
  • 1篇林红
  • 1篇王红云

传媒

  • 3篇青岛大学医学...
  • 3篇齐鲁医学杂志
  • 2篇山东医药
  • 2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眼科研究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世界中医药学...

年份

  • 5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Worst泪道探针法治疗泪小管断裂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比较worst泪道探针法与双路泪道插管法在泪小管断裂修复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59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36例采用双路泪道插管法,23例采用worst泪道探针法环形置管,观察术后不同阶段临床效果。结果:术后观察早期吻合口豁裂者:双路组3例(8.33%),worst泪道探针组2例(8.69%),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x2=0.002,P>0.05);硅胶管留置期间罹患泪小管炎者:双路组9例(25.00%),worst泪道探针组1例(4.35%),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x2=4.261,P<0.05);术后6个月拔管泪道冲洗通畅者:双路组32例(88.89%),worst泪道探针组20例(86.96%),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x2=0.050,P>0.05)。结论: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worst泪道探针法操作简便,留置期间稳定性佳,并发症少,治疗效果好,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
潘晓晶王传富赵桂秋丁玉芝张爱华
关键词:泪小管断裂插管法吻合术
屈光不正与屈光参差性弱视对患儿立体视功能发育的影响
目的观察比较屈光不正及屈光参差对弱视患儿立体视功能发育的影响。方法 63例经治疗后双眼矫正视力均达1.0以上的屈光不正或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根据初诊时散瞳检影验光the resu1t ofretinoscopy afte...
刘桂香崔爱芝崔从先吴坤张爱华
文献传递
Worst泪道探针法治疗泪小管断裂的护理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Worst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后理想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49例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患者采用Worst泪道探针法环形置管,观察术后不同临床阶段的护理要点。结果术后观察早期吻合口豁裂2例占4.08%,硅胶管留置期间罹患泪小管炎1例占2.04%,术后6个月拔管泪道冲洗通畅46例占93.89%。结论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Worst泪道探针法操作简便,留置期间稳定性强,并发症少,治疗效果好,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置管前后的宣教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潘晓晶丁玉芝张爱华
关键词: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护理
儿童屈光不正性与屈光参差性弱视对立体视功能发育的影响被引量:32
2013年
目的观察比较屈光不正及屈光参差对弱视患儿立体视功能发育的影响。方法63例经治疗后双眼矫正视力均达1.0以上的屈光不正或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根据初诊时散瞳检影验光the resuh of retinoscopy after mydriasis的结果分为A组(屈光不正组)41例、B组(屈光参差组)22例;另外根据患儿初诊年龄分为a组(≤3岁)7例、b组(3-6岁)47例、c组(〉6岁)9例。同视机及颜少明《立体视觉检查图》分别测量其远、近立体视。统计各组的远、近立体视差异。结果63例患儿中分别有19例(S0.2%)、5例(7.9%)获得了正常的远、近立体视。A组41例,16例有正常的远立体视(占39.0%),4例有正常的近立体视(占9.7%)。B组22例,3例存在正常的远立体视(占14.3%),仅1例有正常的近立体视(4.5%)。两组之间远立体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8,P〈0.05),近立体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中a、b两组及a、c两组远立体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7.41,P〈0.01;P〈0.05),各组之间近立体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63例患儿的远、近立体视获得率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x^2=10.56,P〈0.01)。结论经治疗矫正视力已达正常的弱视患儿的立体视功能仍未完全恢复正常。屈光不正、屈光参差均会影响弱视患儿的立体视功发育,但屈光参差性弱视更严重。初诊年龄亦影响弱视患儿的立体视功发育,因此弱视应尽早治疗。
崔爱芝刘桂香崔从先吴坤张爱华
关键词:弱视立体视功能屈光不正屈光参差
儿童眼外伤76例双眼视功能的观察(英文)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测定76例经治疗后的眼外伤儿童立体视训练前后双眼视功能,评价双眼视功能训练对眼外伤儿童立体视的影响。方法:收集2006-01/2009-12期间在我院诊治的儿童眼外伤76例76眼,进行一期修复后,即进行双眼视功能训练。使用AIT-1000同视机检查眼外伤儿童训练前后融合和远立体视功能,使用Titmus立体图检查近立体视功能。结果:训练前无双眼视功能者26眼(34%),训练后无双眼视功能者16眼(21%);训练前有融合功能者27眼(35%),训练后有融合功能者48眼(63%);训练前有远立体视功能者23眼(30%),训练后有远立体视功能者29眼(38%),训练前有近立体视功能者14眼(18%),训练后有33眼(43%)。经统计分析,双眼视功能在训练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眼外伤儿童及时行双眼视功能训练,有助于重建患儿的双眼视功能。
王玲刘桂香许之娟张爱华
关键词:眼外伤儿童双眼视功能视功能训练
眼睑恶性肿瘤组织中P53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研究被引量:8
1999年
目的探讨P53基因突变与眼睑恶性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链霉卵白素生物素(labeledstreptravidinbiotin,LSAB)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2例眼睑恶性肿瘤组织P53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nuclearantigen,PCNA)表达情况。结果在正常眼睑皮肤、睑板腺及轻度不典型增生眼睑上皮中,未见P53蛋白表达,而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其PCNA指数也有增加趋势。30/53例基底细胞癌(basalcelcarcinoma,BCC)、16/32例鳞状细胞癌(squamouscelcarcinoma,SCC)、10/17例睑板腺癌中,P53蛋白阳性表达;同时,随着肿瘤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P53蛋白阳性表达程度有逐渐增高的趋势。PCNA平均指数(PI)值在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睑板腺癌中分别为38.1±31.1、38.3±30.1、42.6±32.0。在肿瘤的不同组织学分型上,PCNA平均指数随分化程度的降低有逐渐增高趋势,其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P53蛋白阳性表达的肿瘤组织,其PI值均高于P53蛋白阴性表?
牛膺筠王红云纪建中林红张爱华
关键词:眼睑肿瘤P53基因增殖细胞核抗原
合并近视的后天性进展性内斜视(附2例报道)被引量:1
2001年
刘桂香胡聪张爱华杨先
关键词:并发症近视少见病
验光中剪影的解决方法
2005年
张爱华李敏李慧胡聪
关键词:屈光参差检眼镜检查
无晶体眼折叠型人工晶体悬吊术后角膜地形图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折叠型人工晶体悬吊术后角膜表面形态、屈光状态的改变。方法对22例无晶体眼行折叠型人工晶体悬吊术,运用角膜地形图仪检测术前及术后1周、1月、3月角膜形态及角膜表面散光值(CYL)、角膜表面非对称指数(SRI)、角膜表面规则指数(SAI)。结果术后角膜地形图图形显示,与手术切口的位置相对应处角膜变陡峭,但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恢复至术前状态。术后1周、1月与术前相比CYL、SRI、SAI均增大,差异有显著意义(F=21.810~26.563,t=3.669~7.547,P<0.05),术后3月与术前相比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角膜地形图可准确全面反映角膜形态变化,无晶体眼人工晶体悬吊术后角膜地形图图形改变明显,但术后3月趋于稳定;角膜屈光状态在术后3月趋于稳定。
杨晓兰周占宇赵善瑶张爱华
关键词:角膜地形图
人工晶体悬吊术后继发性色素播散综合征和色素性青光眼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了解人工晶体悬吊术后继发性色素播散综合征和色素性青光眼的临床特征,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行后房型人工晶体(Acrysof一片式折叠式人工晶体)悬吊术病人29例30眼,术前、术后均行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前房角镜、超声生物显微镜(UBM)、眼底及视野检查,术后随访3~12个月。结果 29例病人30眼人工晶体悬吊术后眼前段色素播散表现为:未出现典型的角膜后色素沉着(Krukenberg色素梭),均出现中度以上(>ScheieⅡ级)小梁网色素颗粒沉积,所有人工晶体表面均有色素颗粒沉着,所有病例均存在虹膜震颤;9例病人10眼虹膜后凹,4例4眼UBM显示存在反向瞳孔阻滞,7例7眼术后眼压升高,平均(3.68±0.43)kPa。结论人工晶体悬吊术后继发性色素播散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眼前段色素播散,继发色素性青光眼在色素播散综合征基础上出现眼压升高,需要给予适当治疗。
孟凡君周占宇赵善瑶刘桂波张爱华
关键词:色素播散综合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