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翠芳

作品数:18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5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棉花
  • 6篇抗性
  • 6篇黄萎病
  • 5篇核桃
  • 3篇抗性机制
  • 3篇黄萎病抗性
  • 3篇间作
  • 3篇光合有效辐射
  • 3篇病抗
  • 2篇冬小麦
  • 2篇水化合物
  • 2篇种仁
  • 2篇巷道
  • 2篇小麦
  • 2篇抗黄萎病
  • 2篇抗性鉴定
  • 2篇光环境
  • 2篇果实
  • 1篇定殖
  • 1篇定殖动态

机构

  • 18篇新疆农业大学
  • 3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新疆林业科学...

作者

  • 18篇张翠芳
  • 9篇王世伟
  • 8篇潘存德
  • 4篇曲延英
  • 4篇顾爱星
  • 3篇李星
  • 3篇郭佳欢
  • 1篇李吉琴
  • 1篇史彦江
  • 1篇冯方剑
  • 1篇张璐
  • 1篇郭庆元
  • 1篇陈全家
  • 1篇颜君
  • 1篇罗达
  • 1篇麻浩
  • 1篇张新玲
  • 1篇郑炜佳
  • 1篇陈虹
  • 1篇梁亚军

传媒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新疆农业科学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北方园艺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智慧农业导刊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1
  • 5篇201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含油率核桃品种种仁主要营养物质含量和糖代谢相关酶活性时节动态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含油率核桃(Juglans regia)品种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其种仁粗脂肪、粗蛋白和可溶性总糖含量随时节推移的动态变化,以及与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了解其与种仁含油率之间的关系,加深对核桃种仁油脂合成代谢的认识。【方法】以种仁高含油率核桃品种新丰(J.regia‘Xinfeng’)、温185(J.regia‘Wen185’)和低含油率核桃品种新早丰(J.regia‘Xinzaofeng’)、扎343(J.regia‘Zha 343’)、新新2号(J.regia‘Xinxin2’)为研究对象,采样测定果实不同生长发育时节其种仁粗脂肪、粗蛋白和可溶性总糖含量,以及种仁中中性转化酶(NI)、酸性转化酶(AI)、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的活性。【结果】花后120~150 d,种仁粗脂肪含量在供试的核桃品种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花后60 d,高含油率品种其种仁可溶性总糖含量显著高于低含油率品种(P<0.05),花后120~150 d,显著低于低含油率品种(P<0.05);种仁粗蛋白含量在高、低含油率品种之间无规律性差异;花后30~60 d,高含油率品种其种仁中AI和NI活性显著低于低含油率品种(P<0.05);花后120~150 d,高含油率品种其种仁中SPS活性显著高于低含油率品种(P<0.05);种仁中SS活性在高、低含油率品种之间无规律性差异。【结论】核桃种仁油脂合成既不依赖于种仁前期积累的糖类物质,也不依赖于种仁中蛋白质的合成代谢,但果实生长发育前期种仁中低活性的AI、NI和后期种仁中高活性的SPS有利于油脂的合成。
张翠芳潘存德陈虹史彦江
关键词:核桃种仁含油率营养物质糖代谢相关酶
苏云金芽孢杆菌新疆分离株cry3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从新疆天山北坡土壤及昆虫上分离到的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菌株对鞘翅目害虫具有高毒力,其总DNA约为15 kb,以此为模板,并设计特异引物,扩增出800 bp和550 bp DNA片段,将回收的片段与pBS-T质粒连接,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用蓝白斑法筛选,将阳性克隆子(1号-5,700 bp左右、G4号-3,500 bp左右、G4号-4,720 bp左右)测序,与GenBank中已知的序列进行比对,结果表明1号-5与cry3基因家族的杀虫蛋白基因序列同源性可达84%~100%。
顾爱星张桦张翠芳张璐高微颜君艾山江.艾则孜
关键词:苏云金芽孢杆菌
‘新新2号’核桃果实发育进程中碳水化合物积累与变化被引量:6
2019年
以新疆南疆盆地核桃主栽品种‘新新2号’(Juglans regia ‘Xinxin2’)为研究对象,研究果实不同生长发育时节其青皮和种仁中葡萄糖、蔗糖、果糖、淀粉含量和中性转化酶(NI)、酸性转化酶(AI)、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花后45~70 d,果实处于速生生长期,青皮中果糖和葡萄糖含量高于蔗糖和淀粉,AI活性保持较高水平,种仁中果糖含量高于蔗糖、葡萄糖和淀粉含量;花后90~110 d,果实处于油脂转化期,青皮蔗糖含量和SS、SPS活性迅速升高,种仁蔗糖和葡萄糖含量高于果糖含量,SS和SPS活性急剧升高,NI和AI活性保持较低水平。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青皮蔗糖含量与SS活性、SPS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果糖含量与AI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种仁淀粉含量与青皮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青皮AI活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在速生生长期,核桃果实青皮中的蔗糖在高活性的AI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和果糖,为果实细胞分裂和形态构建提供物质和能量基础;在油脂转化期,核桃果实青皮和种仁中蔗糖的积累是高活性的SS、SPS和低活性的AI、NI共同作用的结果。
张翠芳王世伟马彬吉昱张梅马海燕
关键词:核桃青皮种仁
枣与棉花间作巷道内的光环境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枣是新疆环塔里木盆地特色林果栽培面积最大的树种,环塔里木盆地枣树的栽培大多与农作物间作。【方法】为了探明枣与农作物间作系统间作巷道内的光环境变化对农作物产量形成的影响,本研究以环塔里木盆地枣与棉花间作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度量与棉花间作条件下枣树间作巷道内棉花不同生育时期冠层饱和光合有效辐射(PAR)时空窗的大小及其与棉花产量形成的关系,为枣与棉花间作系统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枣与棉花间作系统间作巷道内达到棉花光饱和点的光量子通量密度持续时间是影响棉花冠层饱和光合有效辐射时空窗大小的决定因素,并随着枣树树龄的增大和栽植株行距的减小而缩短。棉花产量形成受间作巷道内棉花冠层饱和有效辐射时空窗大小的直接影响,并表现出正相关关系。【结论】新疆南疆盆地枣树栽植行距小于4 m的枣与棉花间作系统中,当枣树树龄达到5 a以上,间作巷道内棉花冠层饱和光合有效辐射时空窗已经关闭或趋于关闭,棉花产量与单作棉田相比大幅降低,已不适合继续间作棉花。
王世伟潘存德张翠芳李星郭佳欢
关键词:间作棉花光环境
枣与冬小麦间作巷道内的光环境特征被引量:1
2016年
为了探明枣与冬小麦间作系统中,间作巷道内与冬小麦生长发育需求相适应的光环境变化特征,为枣与冬小麦间作系统的栽培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株行距1.0 m×4.5 m、1.0 m×2.5 m、0.5 m×4.5 m的枣与冬小麦间作系统为研究对象,使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和LAI-2000植物冠层分析仪及配备的LI-191线状量子传感器测定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光合生理参数和间作巷道内的光合有效辐射,通过光合有效辐射时空窗法计算出不同生育时期冬小麦冠层饱和光合有效辐射时空窗的大小。结果表明: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的光补偿点(LCP)表现为成熟期>灌浆期,光饱和点(LSP)表现为灌浆期>成熟期;不同株行距枣与冬小麦间作系统中,灌浆期和成熟期冬小麦冠层饱和PAR时空窗的大小1.0 m×4.5 m>0.5 m×4.5 m>1.0 m×2.5 m。从满足间作巷道内的冬小麦光合需求考虑,目前新疆南疆盆地枣与冬小麦间作主要采用的几种株行距中,1.0 m×4.5 m的株行距为最佳的枣与冬小麦间作模式。
王世伟潘存德张翠芳郭佳欢李星
关键词:间作冬小麦光环境
基于叶果比的核桃碳水化合物同化与分配分析
果树的生产效率取决于其对碳水化合物的同化、转运和利用(转运和利用也即分配),其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形成又依赖于其源与库之间的互作关系,源–库关系调整的实质是通过调节碳水化合物的分配来调整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因此,厘清碳...
张翠芳
关键词:核桃叶果比生长发育
核桃雄花源营养液对核桃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为探讨核桃雄花源营养液发挥最大肥效的使用方法及其对核桃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对‘温185’核桃叶面喷施不同处理的核桃雄花源营养液,分析其对核桃坐果率、营养生长、单株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核桃雄花源营养液不同处理均能显著提高核桃坐果率,促进新稍生长,增加单株产量,提高单果重、出仁率和果实中粗脂肪、粗蛋白含量。其中,经GB2(生长期喷施300倍稀释的核桃雄花源营养液+3.6 g/L硼酸)、FB2(盛花期喷施300倍稀释的核桃雄花源营养液+3.6 g/L硼酸)处理后核桃坐果率、单果重和出仁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处理GB2对核桃百叶重、新梢直径和新梢长度、果实中粗脂肪和粗蛋白以及单株产量提升效果最好。综合分析得出,生长期对核桃叶面喷施300倍稀释的核桃雄花源营养液+3.6 g/L硼酸可促进‘温185’核桃树体营养生长,改善果实品质。
张翠芳潘存德王世伟
关键词:核桃叶面施肥营养生长果实品质
温室检测棉花黄萎病抗性的4种接种方法比较被引量:3
2010年
以陆地棉和海岛棉共31个棉花品种为材料,采用了温室棉花抗黄萎病鉴定中常用的4种接种方法,同时与病圃的剖秆病指做比较,分析比较不同接种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表明,切根蘸菌法是相对较好的接种方法;叶片针刺涂抹法发病最快,接种24 h后即可发病,并且发病比较均匀,接种10 d后发病显著;切根蘸菌法发病速度仅次于叶片针刺涂抹法,接种10 d后开始出现症状;定量法发病比切根蘸菌法慢,接种15 d后才发病,而且发病不均匀;菌液浇根法发病速度最慢,发病也比较轻,接种后20 d左右才出现症状,50 d后才达到发病高峰。与病圃品种抗病性鉴定结果相比,切根蘸菌法一致性最高达到93.5%,菌液浇根法最差,只有71.0%的棉花品种抗性与病圃鉴定结果一致。通过4种接种技术得到的鉴定结果,海岛棉的病指都高于病圃鉴定的病指。
张翠芳顾爱星曲延英张华张飞宋鹏阳王都飞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接种
内生固氮菌DENB20在不同荒漠植物种体内的定殖动态被引量:1
2017年
内生固氮菌DENB20属于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 Trevisan),为了解其在不同荒漠植物种体内的定殖动态,通过利福平和链霉素标记此菌株并研究分析其在不同荒漠植物种体内的定殖动态。结果表明:灌根接种后,在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 Ledeb.)的根系中,菌群数量逐渐增长,其茎叶中的菌群数量逐渐下降,接种后50~80天,茎叶中不能检测到标记菌株;在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 Murr.)的根系和茎叶中菌群数量虽呈逐渐下降趋势,但可保持一定菌量;大叶白麻[Poacynum hendersonii(Hook.f.)Woodson]根系中的菌群数量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其茎叶中的菌群数量逐渐降低,接种后50天,茎叶中标记菌株完全消失。因此,内生固氮菌DENB20可在荒漠植物多枝柽柳、黑果枸杞和大叶白麻的根系中稳定定殖,且定殖能力为大叶白麻>多枝柽柳>黑果枸杞。
张翠芳潘存德王世伟罗达
关键词:内生固氮菌荒漠植物灌根定殖动态
棉花组织结构与黄萎病抗性的关系被引量:5
2011年
黄萎病严重危害棉花生产。本试验以温室种植31个不同抗性的棉花品种为材料,通过对供试品种的组织结构研究,使用根系扫描法和石蜡切片法,了解棉花对黄萎病的抗性机制。结果如下:棉花根系的吸收根根长密度与相对病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23;抗病品种与耐病品种、感病品种的总长度、总投影面积、总表面积和吸收根根长密度差异显著,但耐病品种与感病品种的这4个指标差异不显著。抗病材料根、茎的组织中薄层细胞密度大于感病材料,耐病品种根、茎的薄层细胞密度介于两者之间;抗病品种的根和茎的导管数最多,导管直径最小,其次是耐病品种,感病品种的根和茎中导管数最少,但是导管直径最大。棉花根系的吸收根根长密度,根和茎的薄层细胞密度,导管数可以作为对黄萎病抗性的检测指标。
顾爱星张翠芳曲延英郭庆元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抗性机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