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金凤

作品数:22 被引量:76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文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小说
  • 2篇殖民意识
  • 2篇身份
  • 2篇他者
  • 2篇他者形象
  • 2篇乔治·艾略特
  • 2篇文学
  • 2篇曼斯菲尔德
  • 2篇浪漫
  • 2篇艾略特
  • 1篇道具
  • 1篇狄更斯
  • 1篇东方主义
  • 1篇读法
  • 1篇新文体
  • 1篇叙事
  • 1篇叙事手法
  • 1篇雪莱
  • 1篇鸦片
  • 1篇异化

机构

  • 19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9篇张金凤

传媒

  • 7篇解放军外国语...
  • 2篇外国文学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英语广场(学...
  • 1篇国外文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新余高专学报
  • 1篇燕山大学学报...
  • 1篇世界文学评论...
  • 1篇天津外国语大...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4
  • 1篇2001
  • 1篇1999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丹尼尔·德龙达》看乔治·艾略特的现代性被引量:3
2008年
乔治.艾略特被公认为英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之一,但她最后的小说《丹尼尔.德龙达》却在主题、人物和创作手法等方面体现出一定的现代性:异化主题初露端倪,女主人公具有某些反英雄特质,大量采用诉诸梦境、幻想等手段的心里描写、打破时间顺序的叙述以及开放性结尾等现代主义因素。
张金凤
关键词:艾略特异化
来自东方的殖民者——论《德拉库拉》中的反向殖民被引量:2
2011年
吸血鬼小说是当今西方流行文学领域内不可忽视的小说类型。作为现代吸血鬼小说的鼻祖,斯托克的《德拉库拉》广为学者与读者关注。在小说中,作者通过虚构吸血鬼对英国的入侵举动,传达了19世纪末期英国人对反向殖民倾向的焦虑和恐惧。
张金凤
关键词:斯托克
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文学中的鸦片隐喻——以柯勒律治的《忽必烈可汗》为例被引量:2
2013年
英国浪漫主义时期不仅是诗歌创作的黄金期,也是英国国内鸦片消费迅猛增长的时期。这一时期的许多作家都与鸦片有着不可或分的关系。文章以最著名的瘾君子之一柯勒律治为例,解读其作品与鸦片的关系以及鸦片意象的隐喻涵义。在诗人的笔下,鸦片对身心的负面作用被弱化,相反,鸦片成为浪漫想象的源泉与诗情的催化剂。
张金凤
关键词:浪漫主义文学
新维多利亚小说述评被引量:1
2011年
从20世纪后期至今,英语小说界涌现出大量以维多利亚时代为背景、具有后现代主义风格的"新维多利亚小说",并引发"新维多利亚研究"。本文对新维多利亚小说进行了界定,综述其特点,并探讨其兴起的缘起、意义及影响。
张金凤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月亮宝石》的(反)东方主义思维被引量:2
2010年
《月亮宝石》对印度人形象的再现流露出东方主义思维的印迹,但也揭露了大英帝国对殖民地印度的剥削和掠夺,谴责了英国殖民者的贪婪与伪善。这体现出作者对殖民主义政策的反思和对殖民政策对英国本土的反向影响的关注。因此,小说构成对已被内化的东方主义观念与帝国主义意识的挑战。
张金凤
关键词:东方主义殖民意识《月亮宝石》
从分裂走向统一的自我——对《弗洛斯河上的磨房》中女性形象的精神分析解读被引量:12
2004年
19世纪中叶之前的男性作家作品中女性的自我通常是分裂的,但随着女性解放运动的兴起,女性形象逐渐走向完整,艾略特功不可没,她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来改变两极分化的女性形象。本文运用弗洛伊德的相关理论阐释了《弗洛斯河上的磨房》中女主人公形象的成功之处。
张金凤
关键词:乔治·艾略特女性形象弗洛伊德
《丹尼尔·德隆达》中的“他者”形象与身份认同被引量:3
2011年
乔治·爱略特的最后一部小说《丹尼尔·德隆达》中的犹太元素曾受到传统批评的猛烈攻击,但在当代文化批评的视域下重新审视这部作品,我们会发现爱略特的选择别有深意:她探索了犹太人的经典"他者"形象,以及他们在变革时代的民族身份认同问题,充分体现了爱略特深厚的人文关怀和高度的政治敏感。
张金凤
关键词:乔治·爱略特他者形象民族身份认同
不可替换的道具——谈《爱玛》中钢琴的象征意义被引量:1
2008年
简.奥斯丁的作品不以描写"强烈的感情"见长,相反,读者和评论家一直把她视为追求平和、沉稳、内敛、理智的情感的代言人和实践者,一个观点偏保守、致力于维护传统的小说家。其被公认为最成熟的小说《爱玛》中弗兰克赠给简的钢琴在小说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它是浪漫爱情的纽带,它是开放与封闭两种人生观矛盾的集中体现,它是对爱玛进行"开眼"教育的工具。钢琴是《爱玛》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道具,隐藏在钢琴之后的这段常被忽视的爱情故事显现了奥斯丁笔下被忽视的另一种爱情和生活态度。
张金凤
关键词:简·奥斯丁《爱玛》钢琴浪漫爱情
曼斯菲尔德·《序曲》·新文体被引量:4
1999年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作为20世纪初期的一位短篇小说名家,因发明了一种“特殊的文体”而影响深远。她的作品结构不完全依赖情节,看似杂乱无章却自有内在逻辑可循。分析其代表作《序曲》,可以借鉴作者在写作技巧上所进行的探索和创新。
张金凤
关键词:曼斯菲尔德《序曲》新文体
“他者”形象与世纪末焦虑症——解读哈格德的《她》被引量:5
2010年
"他者"无论在后殖民理论和女性主义理论中都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在哈格德的非洲探险小说《她》中,作者通过"他者"的毁灭重振了白人叙事者作为殖民者和男性的权威与优势。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小说也间接揭示了帝国意识形态和男性性政治内在的矛盾性,从而对其进行了解构。这些矛盾是19世纪末英国社会所弥漫的一种焦虑情绪的具体体现。
张金凤
关键词:他者殖民话语焦虑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