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亮

作品数:14 被引量:49H指数:5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州市中医药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术后
  • 5篇镇痛
  • 4篇伤患者
  • 4篇烧伤
  • 4篇烧伤患者
  • 4篇吗啡
  • 3篇膝关节
  • 3篇膝关节镜
  • 3篇关节
  • 3篇关节镜
  • 3篇关节腔
  • 2篇穴位
  • 2篇穴位电刺激
  • 2篇严重烧伤
  • 2篇严重烧伤患者
  • 2篇硬膜
  • 2篇硬膜外
  • 2篇硬膜外腔
  • 2篇手术
  • 2篇术后疼痛

机构

  • 8篇暨南大学
  • 4篇广州市红十字...
  • 2篇暨南大学第四...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澳门镜湖医院

作者

  • 14篇张立贤
  • 14篇彭亮
  • 8篇曹阳
  • 8篇王爱群
  • 4篇梁冰
  • 4篇王琳
  • 3篇王家双
  • 2篇冯志顺
  • 1篇罗福荣
  • 1篇张志
  • 1篇李德唯
  • 1篇陈剑龄
  • 1篇杨庆耿
  • 1篇王文
  • 1篇梁伟国
  • 1篇舒慧芳
  • 1篇黄全
  • 1篇李悦山
  • 1篇张志
  • 1篇李德维

传媒

  • 6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疼痛医学...
  • 2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广东药学院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疼...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5
  • 2篇2002
  • 1篇200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节腔和硬膜外腔内注射吗啡术后镇痛的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5
2002年
张立贤彭亮王家双王文
关键词:关节腔硬膜外腔吗啡术后镇痛膝关节镜术术后
不同机械通气方式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每搏量变异度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机械通气方式对大面积削痂植皮手术患者每搏量变异度(SVV)的影响。方法选择烧伤中心ICU行大面积削痂植皮手术的患者54例,ASAⅠ~Ⅱ级。患者术前30 min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 mg。入室后面罩吸氧,接多功能监护仪连续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局部麻醉下行桡动脉穿刺置管,连接Flo Trac压力换能器、Vigileo持续心排量监护仪和多功能监护仪,持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量(SV)、每搏量指数(SVI)及SVV。麻醉诱导后经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双腔导管,持续监测中心静脉压(CVP)。机械通气10 min后54例患者分为3组:容量通气模式(VC)组、压力通气模式(PC)组和压力调节容量控制模式(PCV)组。记录麻醉诱导前(T0)、机械通气后10min(T1)、30 min(T2)、60 min(T3)、手术结束(T4)时的MAP、心率(HR)、CO、CI、SV及SVI;记录机械通气后T1、T2、T3及T4时的SVV、CVP、平均气道压(Pm)、峰压(Pi)、平台压(PL)及吸气最大流速(MF)。结果 3组患者各时点的MAP、HR、CI、CVP、Pm、P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C组、PCV组的SV值在各时点呈增加趋势,而PC组的SV呈下降趋势,VC组、PC组在T3时点的SV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组在T2、T3、T4时的SVV、MF明显升高,与VC组、PCV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V组在各时点SVV值虽高于VC组(P〉0.05),VC组、PCV组在T2、T3、T4时点M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VV能较准确地预测容量控制通气模式下的烧伤手术患者对液体治疗的反应性,而在应用压力控制通气或容量保证压力调节通气模式时,SVV的准确性受到明显影响。因此,在以SVV来评估心脏前负荷及指导烧伤患者的液体治疗时,应充分考虑通气模
张立贤曹阳彭亮王琳王爱群梁冰彭伟龙陈伟业
关键词:烧伤每搏量变异度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严重烧伤患者的心肌细胞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严重烧伤患者早期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择烧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组(T组)和对照组(C组)。C组按烧伤常规治疗,T组在烧伤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TEAS连续治疗4-5 d。观察指标:分析第1、3、5天的心率变异性(HRV);取患者入院后1(T1)、12(T2)、24(T3)、48(T4)、72 h(T5)的静脉血检测血浆肌钙蛋白T(c Tn T)、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在T2时,c Tn T达到峰值,其后逐渐下降,各时点与T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F、HF在烧伤后持续上升,第3、5天时与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F/HF则逐渐下降;TNF-α、IL-6在烧伤后持续升高,TNF-α在T5时最高,IL-6在T4达到峰值,各时点与T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AS可调控烧伤患者的炎症介质释放、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和应激反应,调节植物神经的均衡性而改善心肌血流,从而在烧伤早期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张立贤彭亮陈伟业王琳王爱群张志曹阳
关键词:烧伤经皮穴位电刺激心率变异性肌钙蛋白T
韩氏仪应用于妇科手术病人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根据电针刺激可促使中枢释放阿片肽产生内源性镇痛的原理 ,用韩氏仪辅助硬膜外阻滞的妇科手术病人实施术后镇痛。方法 :择期手术患者 88例随机分成 4组 ,每组 2 2例。A组 :吗啡 2mg +氟哌啶 2 5mg ;B组韩氏仪 +吗啡 2mg +氟哌啶 2 5mg ;C组吗啡 1mg +氟哌啶 1 2 5mg ;D组韩氏仪 +吗啡 1mg +氟哌啶1 2 5mg。B和D组于麻醉前 3 0min使用韩氏仪至手术结束。术后 4h再治疗 3 0min。 4组药液均用生理盐水稀释为 10ml,缝皮前注入硬膜外腔。结果 :A和B组、C和D组比较术后镇痛时间以及注药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镇痛评分A和B组比较 ,C和D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和P <0 0 5 ) ;镇静评分A和B组比较 ,C和D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和P <0 0 1) ;并发症的发生率B组低于A组 ,D组低于C组。比较A和D两组 ,镇痛镇静效果并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但D组并发症明显减少 ,血压、心率的变化有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韩氏仪复合硬膜外阻滞行术后镇痛 ,可明显提高镇痛镇静效果 ,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使血流动力学更趋平稳。
张立贤彭亮王家双冯志顺
关键词:吗啡术后镇痛韩氏仪妇科手术
氯诺昔康预先镇痛在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预先镇痛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效果。方法:60例自愿实施全麻人工流产手术的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术前2h口服氯诺昔康8m g,术中使用异丙酚麻醉;异丙酚组无术前用药,术中用药同联合组。两组患者异丙酚的诱导剂量均为2m g/kg,术中根据患者的躯体反应必要时追加异丙酚。记录诱导前后的血压、心率、异丙酚用量、术中肢动情况、追加用药的量及例数、清醒时间及术后患者下腹疼痛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结果:注药后2m in的血压变化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异丙酚用量、术中肢动情况、清醒时间、追加用药的量及例数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清醒和定向力恢复迅速,下腹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术后5、10m in的疼痛评分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氯诺昔康预先镇痛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可减少异丙酚用量、缩短术后清醒时间,使循环更趋平稳,对患者术后的下腹疼痛有明显镇痛作用。
彭亮张立贤冯志顺罗福荣高永俭何光范
关键词:氯诺昔康预先镇痛异丙酚人工流产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严重烧伤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AES)对严重烧伤手术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大面积烧伤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TAES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TEAS组选用"足三里"穴在麻醉诱导30min前开始至术毕持续进行TAES,术后连续3d间断经皮穴位电刺激,每次刺激时间30min,两组术后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分别在术前(T1)、术毕(T2)及术后24(T3)、48(T4)、72h(T5)抽外周静脉血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NK细胞活性。结果:TEAS组术毕24h后CD3、CD4含量及CD4/CD8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CD8含量明显下降(P<0.05);NK细胞活性亦有明显增强(P<0.05)。结论:TAES可以促进严重烧伤手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
王爱群曹阳彭亮张志张立贤李德唯
关键词:烧伤经皮穴位电刺激免疫功能
盐酸右美托咪定用于脊柱手术控制性降压的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研究盐酸右美托咪定用于控制性降压患者的安全性、可行性和对患者脑氧代谢、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行脊柱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D组N组,每组30例。两组麻醉方法相同,D组予盐酸右美托咪负荷剂量0.5μg/kg静注(5min)后以0.2~0.7μg/(kg·h)速度泵注维持;N组以硝酸甘油2μg/kg缓慢静注,以3~6pg/(kg·min)维持,目标使MAP较术前基础值下降30%,降压时间为70分钟。监测并记录各组T0-T6时点的MAP、HR、ECG、BIS、SEVO%。在T0、T6时刻血气分析计算CaO2、CjvO2、CERO2。记录术前、术后MMSE评分。结果D组在T2-T5期间HR波动于(55.7±6.4)至(65.73.4±5.2)bpm,与对应时间点N组的(76.5±7.7)至(85.5±8.2)bpm明显下降(P〈0.05),D组MAP在T.、R分别为(85.8±5.7)、(80.5±7.9)mmHg,与相应N组的(77.4±6.7)、(91.3±8.2)mmHg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T0、T6时点CERO2及MMSE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控制性降压是安全可行的;对脑氧代谢及术后认知功能无明显影响。
王爱群李悦山曹阳张立贤彭亮
关键词:盐酸右美托咪定控制性降压脑氧代谢
罗非昔布超前镇痛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 :观察罗非昔布超前镇痛应用于异丙酚无痛人流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妊娠 5~ 12周拟行人工流产手术患者 80例 ,随机分为PR和P组。PR组患者术前 6小时口服罗非昔布 5 0mg ,术中使用异丙酚静脉麻醉 ;P组单纯应用异丙酚麻醉 ,两组患者异丙酚的诱导量均为 2mg/kg ,术中根据患者的躯体反应必要时追加诱导量的 1/ 3~ 1/ 2。观察用药前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宫颈松弛情况、异丙酚用量、清醒时间、追加用药的例数、术中肢动情况及术后患者下腹疼痛程度。结果 :用药前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宫颈松弛情况、异丙酚用量、追加用药的例数及清醒时间两组无明显差别 (P >0 .0 5 ) ;PR组患者术后下腹疼痛程度明显低于P组 ,术后 5、10、15分钟时的VAS评分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罗非昔布联合异丙酚应用于无痛人流术 ,对异丙酚术中的麻醉效果无明显增强作用 ,但可显著减轻患者术后下腹疼痛程度 ,患者满意度提高。
张立贤王家双彭亮杨庆耿王爱群陈剑龄舒慧芳
关键词:罗非昔布超前镇痛无痛人流术
围术期心理支持疗法对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观察围术期心理支持疗法对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的影响。方法:54例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术前访视时接受围术期心理支持疗法。记录术毕、拔管时、拔管后5min的血压及心率、苏醒时间、躁动评分。结果:两组患者躁动评分比较,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拔管时、拔管后5min的血压、心率与术毕时相比均有升高,观察组升高的幅度低于对照组。结论:围术期心理支持疗法可明显降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使循环相对平稳,但对苏醒时间无明显影响。
彭亮张立贤曹阳梁冰黄全
关键词:心理支持苏醒
关节腔内不同剂量吗啡对膝关节镜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评价膝关节镜术后关节腔内注射不同剂量吗啡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硬膜外腔麻醉下实施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ASA Ⅰ~Ⅱ)88例,随机分成四组,术后关节腔冲洗完毕、松止血带前10分钟分别向关节腔内注入不同剂量吗啡。C...
张立贤彭亮曾朝坤陈伟业梁伟国曹阳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