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琼
- 作品数:14 被引量:115H指数:6
- 供职机构: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300例脑梗塞患者治疗前依从性及心理状态调查被引量:18
- 2017年
- 目的了解脑梗塞患者治疗前依从性与心理状态,探讨促进患者积极参与治疗的有效措施。方法选取重庆三峡中心医院2013-10/2016-10收治的30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心理状态类型测试、治疗前依从性调查与有效预防干预,统计患者心理状态类型及比例,比较预防干预前后患者治疗前依从率及心理状态评分。结果 300例脑梗塞患者治疗前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沮丧、紧张、恐惧、烦躁、自卑、孤独8种心理状态,其中焦虑126例(42.00%)、恐惧38例(12.67%)、紧张37例(12.33%)。预防干预后患者治疗前依从率(95.67%)高于预防干预前(67.00%),心理状态评分高于预防干预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多伴有焦虑、恐惧、紧张等负性情绪,治疗前依从性较差,应给予有效的预防干预,以预防负性情绪带来的治疗不依从,进而提升治疗效果。
- 彭小琼易玲
- 关键词:脑梗塞心理状态
- 2种不同方法对脑出血患者安置胃管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2
- 2004年
- 王晓畅彭小琼
- 关键词:脑出血胃管安置护理技术置管方法
- 老年急性重症卒中并发急性肺损伤的护理被引量:6
- 2006年
- 对120例老年重症卒中患者行呼吸功能监测,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呼吸道感染,监测治疗原发疾病等护理干预。结果120例老年急性重症卒中并发急性肺损伤59例,无1例发展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提示早期施加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老年急性重症卒中并发急性肺损伤的发生。
- 彭小琼邓小玲
- 关键词:急危重症卒中肺损伤护理
-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40
- 2017年
-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和偏瘫肢体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本院就诊并进行康复训练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接受早期康复训练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偏瘫肢体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通过洼田饮水法、才藤氏吞咽功能障碍7级评分法评定,观察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进行FMA评定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恢复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和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彭小琼
-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肢体功能
- 人血白蛋白联合氧气疗法治疗压疮的效果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人血白蛋白联合氧气疗法治疗压疮的效果。方法将我科收治的28例病人的66处压疮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处压疮。观察组采用200g/L人血白蛋白联合氧气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莫匹罗星软膏治疗,12d后观察两组压疮愈合程度。结果观察组痊愈11处,显效21处,无效1处;对照组痊愈3处,显效21处,无效9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c=3.23,P<0.05)。结论人血白蛋白联合氧气疗法治疗压疮效果明显优于使用莫匹罗星软膏。
- 杜翠萍彭小琼杜雪娟
- 关键词:压力性溃疡血清白蛋白氧
- 早期介入心理康复对老年脑卒中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探讨早期介入心理康复治疗对老年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早期介入心理康复治疗,应用FMA、ADL、HAMD评分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功能、抑郁情况进行打分,分析比较2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功能及抑郁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FMA、ADL、HAMD评分均得到显著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在治疗后2,4,6周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ADL、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早期介入心理康复治疗能有效地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预后,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彭小琼易玲
- 关键词:早期介入心理康复脑卒中预后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动脉斑块性质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 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动脉斑块性质的相关性,对高同型半胱氨酸导致急性脑卒中的致病机制予以研究.方法 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测定同型半胱氨酸,高同型半胱氨酸组为观察组、正常同型半胱氨酸组为对照组,各30例;采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多对比度斑块成像技术,测定脑动脉斑块负荷、脂核占斑块比率、斑块内出血、维帽破裂情况;使用对比剂的转移常数识别斑块内炎症细胞的数量以及新生血管的密度.结果 观察组低危斑块4例(13.33%)、中危斑块10例(33.33%)、高危斑块16例(53.33%),对照组低危斑块13例(43.33%)、中危斑块6例(20.00%)、高危斑块11例(36.67%),观察组脑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危险分层程度高于对照组(U=-2.032,P=0.042);观察组斑块无内出血12例(40.00%)、斑块内出血18例(60.00%),对照组斑块无内出血22例(73.33%)、斑块内出血8例(26.67%),观察组的斑块内出血风险高于对照组(χ2 =6.79,P=0.009);观察组纤维帽未破裂9例(30.00%)、纤维帽破裂21例(70.00%),对照组纤维帽未破裂17例(56.67%)、纤维帽破裂13例(43.33%),观察组纤维帽破裂风险高于对照组(χ2=4.34,P=0.037);斑块内炎性细胞的数量以及新生血管的密度观察组为(0.188 ±0.265) Ktrans/min、对照组为(0.118 ±0.183)Ktrans/min,观察组斑块内炎性细胞的数量以及新生血管的密度高于对照组(t=11.831,P=0.000).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导致斑块内出血、维帽破裂、斑块内炎性细胞活跃及新生血管增加,加速脑动脉粥样硬化、增加缺血性卒中事件的发生.
- 刘勇古美颖彭小琼李王文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脑血管障碍同型半胱氨酸
- 改善神经介入诊疗患者睡眠障碍的护理干预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改善神经介入诊疗患者睡眠障碍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92例神经介入诊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全面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实验组PSQ I因子分及总分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自身PSQ I因子分及总分干预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改善神经介入诊疗患者睡眠障碍。
- 邓小玲彭小琼
- 人性化管理在神经内科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实施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通过人性化管理带教,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方法:将实习期分三个阶段:即实习初期、实习中期、实习后期,并对三个阶段的管理方法分别进行了阐述。结果:通过临床人性化的管理带教,使护生在实习中较快掌握了临床护理理论和操作技能并能对患者高质量的护理。结论:人性化管理大大提高了护生对带教的满意率,明显提高了临床教学质量。
- 张翠华张丽华彭小琼
- 关键词:护理管理研究
- 卒中患者家庭肠内营养实施者健康教育需求分析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了解卒中患者家庭肠内营养实施者健康教育需求状况,为健康教育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依据。方法对60例卒中患者家庭肠内营养实施者,在患者出院前2 d、出院后1周,分别采取问卷调查与电话回访方式,调查其对相关健康知识的知晓、需求和需求方式。结果 (1)出院前2 d,被调查者的相关健康知识知晓程度低,82%实施者不知道家庭肠内营养制剂种类,90%~93%实施者不知道如何计算患者的营养需要量、家庭肠内营养支持装置器具种类、家庭肠内营养胃肠道并发症的种类等知识;(2)出院前2 d,被调查者对肠内营养液的保存消毒方法健康教育需求最高,达97%;出院后1周,被调查者对肠内营养停止时机健康教育需求最高,达70%。(3)出院前2 d,被调查者对医务人员讲解及演示(97%)、医务人员定期上门指导(92%)健康教育方式需求最高;而出院后1周,被调查者迫切需要的健康教育方式倾向于通过电话(80%)、向专业人员咨询(75%)。结论卒中患者家庭肠内营养实施者对相关健康知识了解十分匮乏,有待于医护人员加强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包括实施前专科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实施过程中针对性的强化,从而使之更好地实施家庭肠内营养,提高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 邓小玲彭小琼梁先菊
- 关键词:卒中家庭肠内营养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