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娟 作品数:7 被引量:4 H指数:1 供职机构: 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宫颈鳞癌早期浸润蛋白质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 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对宫颈鳞癌(squamous carcinoma of thecervix,SCC)组织切片直接分析,获取宫颈鳞癌早期浸润的分子标志物的有效性。方法利用超微量点样枪将化学基质直接点样到宫颈鳞癌组织切片上,然后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直接扫描宫颈鳞癌组织切片,分析宫颈鳞癌组织蛋白质分子。结果获得的25种蛋白质质谱峰强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其中7种差异蛋白质有分类意义,其质/核(M/Z)分别为:m/z3433,m/z4786,m/z10092,m/z10835,m/z15114,m/z15854和m/z16345。差异蛋白质m/z3433,m/z15114,m/z15854在宫颈鳞癌鳞状上皮组织高度表达,可作为宫颈鳞癌早期诊断的标志蛋白;差异蛋白质m/z16345在宫颈鳞癌的间质组织高度表达,可作为宫颈鳞癌早期间质浸润和扩散诊断的标志蛋白。结论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成功获取一组差异蛋白质。该差异蛋白组可望作为宫颈鳞癌早期诊断的标志蛋白。 邱晓菲 李昌 徐娟关键词:宫颈鳞癌 差异蛋白质组 妊娠晚期子宫破裂的原因分析和预防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子宫破裂的原因,针对病因积极预防,减少母儿不良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妊娠晚期子宫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孕产次、孕周、既往手术史、临床表现及阳性体征、子宫破裂部位、破裂长度、确诊手段、子宫破裂类型、手术方式、出血量、是否输血、新生儿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结局、孕妇结局。结果所有患者均有子宫既往手术史,其中3例有腹腔镜下宫角妊娠治疗史;1例因人工流产手术后行经腹子宫穿孔修补术;1例因既往剖宫产术中出血多行子宫捆绑手术;1例由于子宫肌瘤行子宫肌瘤消融术。6例子宫破裂均发生在孕晚期,5例有腹痛,2例有胎心缓慢,1例无明显临床症状。3例破裂部位在右侧宫角;1例在宫底完全破裂;1例在子宫宫体右侧壁处;另外1例是左侧宫角处。6例均行剖宫产+子宫破裂修补术,5例为子宫完全性破裂,1例为子宫不完全性破裂。其中4例未输血,2例输血。6例产妇经及时手术治疗,术后恢复好,顺利出院,产后42 d随访均无异常。6例胎儿均活产。结论子宫破裂是妊娠期的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母儿生命,对于存在明确相关病史,尤其子宫手术史,要提高警惕,以及有可疑子宫破裂的患者应加强监测,及早识别,及时挽救母儿生命安全。 吕晓霞 李芳 徐娟关键词:子宫破裂 妊娠晚期 瘢痕子宫 宫角妊娠 一种肛瘘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肛瘘针,包括探针段、针孔段和注射段,所述探针段为空心圆管,所述针孔段为不闭合针孔,所述探针段的一端设置针头,所述探针段的另一端与所述针孔段可分离连接,所述探针段的另一端与所述注射段可分离连接。本实用新... 吕超 徐娟文献传递 头灯式录像仪在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2022年 目的探讨头灯式录像仪在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教学成绩及教学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7月在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临床见习实习医师128例,按照教学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头灯式录像仪教学模式,比较两组见习实习医师出科成绩考核、教学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理论测试、病历采集、诊断思维、病历分析、体格检查成绩分别为(92.46±6.86)分、(17.38±2.98)分、(71.86±8.04)分、(18.25±3.57)分、(18.57±2.43)分,对照组分别为(82.78±6.56)分、(15.28±2.56)分、(65.12±5.75)分、(17.17±2.05)分、(17.25±2.66)分,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教学总满意率为98.44%(63/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06%(57/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实践教学中采用头灯式录像仪的教学模式有明显教学效果,可提高理论、操作成绩及教学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蕴 吕晓霞 徐娟关键词:临床实践教学 一种肛门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肛门镜,包括外套筒和内套筒,所述外套筒的上下两端开口,其侧壁上设置有多个侧窗,所述内套筒包括半圆槽和圆锥体,所述半圆槽和圆锥体一体成型构成半舱室结构,所述内套筒与所述外套筒的内壁可旋转地紧密配合,所述... 吕超 徐娟文献传递 双侧会阴阻滞麻醉联合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观察 2024年 目的 观察双侧会阴阻滞麻醉联合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2月期间在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住院的自然分娩的初产妇2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120例)。观察组采用双侧会阴阻滞麻醉法联合无保护会阴接生法进行接生,对照组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进行接生。对比分析两组孕产妇产时及产后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的会阴Ⅰ°裂伤率分别为86.25%和28.17%,会阴Ⅱ°裂伤率分别为2.98%和4.11%,侧切率分别为10.77%和67.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孕产妇的住院时间分别为(4.27±5.79)d和(5.97±6.21)d,产后会阴疼痛NRS评分分别为(1.32±2.47)分和(3.56±2.07)分,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7%和4.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孕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长、新生儿Apgar评分(1 mi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双侧会阴阻滞麻醉联合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可显著降低会阴侧切率,减轻会阴裂伤,降低产妇的疼痛,减少产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产科质量。 杨在霞 马晓晋 杜娟 徐娟关键词:初产妇 自然分娩 会阴切开 会阴裂伤 新生儿评分 产后并发症 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内脂素和MIF的含量变化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静脉血清及胎儿脐血中内脂素(visfatin)和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含量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Visfatin和MIF含量的测定,分别测定9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其中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各30例)及30例正常对照组产妇静脉血清及胎儿脐血中Visfatin和MIF的含量。结果 Visfatin和MIF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及对照组血清及胎儿脐血中均有表达。MIF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组血清中含量与对照组血清中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7.31,9.82,10.04,P均<0.05),同时重度子痫前期组比轻度子痫前期和妊娠期高血压组含量高(t=7.23,8.95,P均<0.05);轻度子痫前期组含量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t=7.68,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组血清中Visfatin含量均比对照组血清中含量高(t=7.83,质9.85,10.51,P均<0.05),且重度子痫前期组高于轻度子痫前期、妊娠期高血压组(t=7.68,8.73,P均<0.05);轻度子痫前期组含量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t=7.69,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Visfatin和MIF含量呈正相关(r=0.67,P<0.01)。Visfatin和MIF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组胎儿脐血中的含量,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Visfatin和MIF的高表达,说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存在炎症损伤,且Visfatin和MIF在损伤过程中起作用。 徐娟 邱晓菲 周永勤 班开斌 黄友敏关键词:VISFATIN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