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孝先
-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沈阳工程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论“意”与“境”的交融被引量:3
- 2007年
- 一、意境——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早在王国维提倡意境说之前,已经有人使用意境一词,并对诗歌的意境做过论述,今人研究意境,固然不能抛开王国维的意境说,但也不可被它所囿。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实践发端,结合中国古代的美学理论,总结古代诗人创造意境的艺术经验,探索古代诗歌表现意境的艺术规律,为今人的诗歌创作,
- 徐孝先
- 关键词:古典美学艺术规律美学理论意境诗歌
- 《聊斋志异》的对话雕琢
- 1999年
- 对艺术创作的精微的追索,是我国艺术家古来的优秀传统.“推敲”一词的据典,可以溯源出唐时大诗家韩愈和苦吟诗人贾岛间的一段佳话,并熔就出“乌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千古绝句.蒲松龄在《聊斋志异》的创作过程中,对人物对话的反复锤炼,亦可谓对艺术创作求其精微的典范.现存的半部《聊斋志异》手稿,是蒲松龄的最后定稿,从这定稿不难看出,他对其中部分作品的段落,字句的修改。
- 徐孝先
- 关键词:《聊斋志异》
- 审美教育中的审美境界被引量:5
- 2007年
- 本文从审美教育的视角入手,纵向论述、剖析了审美境界的三个层次,各层次间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及审美教育与审美境界三层次的动态关联,最后落足于审美境界的塑造与和谐社会构建间的依存关系。
- 徐孝先
- 关键词:审美境界
- 论道德教育中的审美渗透被引量:1
- 1999年
-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有悠久文化传统的礼仪之邦,一向强调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的重要性。道德教育对道德行为的作用,在从古至今的范例中早有了确证。但是,当我们把审视的目光对准世纪之交的当今世界和中国时.却有更深刻、更新颖的课题需要我们去正视:传统的说理式道德教育对当代青少年能起到多大的作用?这种道德教育是完善的吗?如果对此问持否定态度,那么如何去弥补这种不完善?这便是本文所要探讨的课题。
- 徐孝先
- 关键词:道德教育道德行为审美渗透受教育者观照自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