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志蓉

作品数:18 被引量:93H指数:6
供职机构: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5篇内障
  • 5篇晶状体
  • 5篇白内障
  • 4篇上皮
  • 4篇上皮细胞
  • 4篇牛晶状体上皮...
  • 4篇晶状体上皮细...
  • 3篇增殖
  • 3篇术后
  • 3篇后发性
  • 3篇干眼
  • 3篇干眼患者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内皮
  • 2篇叶黄素
  • 2篇生命
  • 2篇生命质量
  • 2篇葡萄膜
  • 2篇葡萄膜炎

机构

  • 10篇华中科技大学
  • 9篇深圳市南山区...
  • 2篇广州军区武汉...
  • 1篇湖北医科大学
  • 1篇黄石市爱康医...
  • 1篇香港大学深圳...

作者

  • 18篇徐志蓉
  • 6篇冯梅
  • 5篇方廷兵
  • 5篇严浩
  • 5篇王增智
  • 4篇陈飞
  • 4篇胡义珍
  • 3篇曾艳彩
  • 3篇熊林杰
  • 3篇曹阳
  • 3篇邢星
  • 3篇王艳丽
  • 2篇姜发纲
  • 1篇张鹏举
  • 1篇陈博
  • 1篇陈雯
  • 1篇任亚琳
  • 1篇王青枝
  • 1篇罗琰

传媒

  • 3篇眼视光学杂志
  • 3篇国际眼科杂志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眼科研究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南国防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首都食品与医...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诱导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MG132分别处理牛LECs12、24、36h,通过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FCM)检测MG132对牛LECs凋亡的影响。结果在作用时间相同的条件下,随着MG132浓度的增高(0、2、5、10μmol/L),对牛LECs增生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P<0.01)。当作用时间达36h时,半效抑制浓度IC50为2.03μmol/L。同时,MG132能够明显诱导牛LECs凋亡:FCM分析结果表明,浓度为2μmol/L的MG132作用12h,细胞早期凋亡率为20.24%±1.51%,对照组为0.98%±0.20%(P<0.01,n=3)。结论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能够诱导牛LECs凋亡,蛋白酶体活性的丧失可能在白内障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邢星胡义珍曹阳徐志蓉熊林杰
关键词:蛋白酶体抑制剂晶状体上皮细胞白内障
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对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grape seed proanthocyanidin extract,GSPE)对牛晶状体上皮细胞(bovine lens epithelial cells,BLECs)的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为后发性白内障的药物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方法首先进行BLECs的原代及传代培养,取第2~第3代的BLECs,分别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及免疫组化SP染色法进行实验,研究不同浓度及作用时间的GSPE对体外培养的BLECs的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GSPE能明显抑制BLECs的增殖,并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在作用24h后,随着GSPE浓度的增高(20μg/ml,60μg/ml,100μg/ml),A值逐渐变小(0.343±0.079,0.252±0.029,0.137±0.011),抑制作用逐渐增强(P<0.01)。100μg/ml GSPE作用BLECs 24h、48h、72h后,A值分别为0.137±0.011、0.096±0.025、0.055±0.008,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经过GSPE处理,BLECs的G0/G1期细胞数量增加,S期、G2/M期明显减少。100μg/ml GSPE作用24h后,G0/G1期细胞为83.67%±5.63%,阴性对照组为59.13%±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GSPE剂量组中p21蛋白的表达增加,阳性细胞率从28.75%±1.25%增加到86.73%±5.11%,与阴性对照组7.73%±1.75%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GSPE通过上调p21蛋白的表达诱导细胞周期停滞于G0/G1期,能有效地抑制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可能成为后发性白内障的药物治疗研究的新方向。
罗琰胡义珍张鹏举曹阳徐志蓉陈博
关键词: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上皮细胞后发性增殖细胞周期
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控制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控制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提供更安全的防治翼状胬肉复发的药物方案。方法:以2011-11/2013-09因翼状胬肉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4例134眼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玻璃酸钠滴眼液)和对照组(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玻璃酸钠滴眼液),术后每周随访1次,历时3mo,对两组角膜状况、眼压和翼状胬肉复发情况进行对比观察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3mo,按计划完成随访的试验组有43例45眼,对照组有38例39眼,其中出现复发迹象的试验组有14例15眼,最终复发2例3眼,与对照组12例13眼出现复发迹象,最终复发2例2眼相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6例9眼因修正眼压高于正常上限值退出试验,与试验组(0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角膜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控制翼状胬肉术后复发是有效且安全的。
徐志蓉严浩冯梅
关键词:双氯芬酸钠翼状胬肉复发
兔眼滤过术联合应用苏拉明后滤过道的组织病理学观察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小梁切除术联合应用苏拉明后滤过道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方法对20只健康家兔(40眼)均行青光眼滤过手术。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只(20眼)。第1组:随机选择一眼做单纯小梁切除术,另一眼做小梁切除术并辅助应用苏拉明;第2组:随机选择一眼做小梁切除术联合应用丝裂霉素(mitomycine,MMC),另一眼做小梁切除术并辅助应用苏拉明。对兔眼术后3d、7d、15d、30d、60d不同时期的滤过泡组织进行病理检查,采用HE染色和天狼星-苦味酸染色、Masson三色染色法、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成纤维细胞、新生胶原纤维、新生血管的改变化。结果成纤维细胞:应用苏拉明组和MMC组术后滤过道成纤维细胞数目与单纯小梁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该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生胶原纤维:应用苏拉明组和MMC组术后滤过道新生胶原量与单纯小梁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生血管:应用苏拉明组和MMC组术后滤过道成纤维细胞数目与单纯小梁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应用苏拉明可在术后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新生胶原纤维的合成和新生血管的形成,抑制或减轻术后滤过道的瘢痕化,有与MMC相当的作用。
熊林杰胡义珍曹阳徐志蓉邢星
关键词:苏拉明胶原纤维
环孢霉素A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复发性HLA-B27相关性前葡萄膜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环孢霉素A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复发性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相关性前葡萄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8例(35眼)复发性HLA-B27相关性前葡萄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4例(研究组18眼,对照组17眼)。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研究组给予环孢霉素A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变化情况、前房炎症细胞改善情况、治疗显效时间、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视力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视力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前房炎症细胞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显效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0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36,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与对照组的14.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孢霉素A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复发性HLA-B27相关性前葡萄膜炎与单纯糖皮质激素治疗具有同样显著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但联合使用环孢霉素A后能缩短病程、减少复发率,值得临床应用。
王艳丽任亚琳徐志蓉王增智方廷兵王青枝
关键词:环孢霉素A糖皮质激素复发性
叶黄素对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及迁移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叶黄素(lutein)对体外培养的牛晶状体上皮细胞(bovine lens epithelial cells,BLECs)增殖和移行的影响,为药物防治后发性白内障(after-cataract)提供新的选择。 ...
徐志蓉
关键词:叶黄素晶状体上皮细胞后发性白内障药物治疗
文献传递
OPTN在青光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中作用机制的研究
徐志蓉
关键词:OPTN青光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囊泡运输
普拉洛芬滴眼液在白内障术后炎症反应控制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20
2016年
目的:探讨普拉洛芬滴眼液在白内障手术后炎症反应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96例(96只眼)行单眼白内障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研究组患者术后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使用氟米龙滴眼液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d、7d、20d眼部症状、体征积分和前房闪辉值、炎性症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术后1d,两组患者眼部症状、体征积分与前房闪辉值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7d、20d,研究组患者眼部症状、体征积分和前房闪辉值均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患者黄斑囊样水肿、角膜水肿、青光眼等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内障手术后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能有效控制术后炎症,促进患者康复。
王艳丽冯梅徐志蓉王增智方廷兵
关键词:普拉洛芬白内障氟米龙
叶黄素对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叶黄素(lutein)对体外培养的牛晶状体上皮细胞(bovine lens epithelial cells,BLECs)增殖和移行的影响,为药物防治后发性白内障(after-cataract)提供新的选择。方法首先进行BLECs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取第2~3代BLECs,分别采用MTT法、划线法,研究不同浓度及作用时间的叶黄素对体外培养的BLECs增殖及移行的影响。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当浓度>1μmol/L时,叶黄素能够明显抑制BLECs的增殖,差异有显著性(P<0.01)。相同作用时间不同浓度组之间抑制作用比较,随药物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加强,各浓度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相同药物浓度组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加强,各时间点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②浓度为1μmol/L和2μmol/L的叶黄素能明显抑制BLECs的的移行,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间愈合率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结论①在浓度≥1μmol/L时,叶黄素能有效抑制BLECs的增殖。②浓度为1μmol/L和2μmol/L的叶黄素能抑制BLECs的移行,其强度呈一定时间依赖性。③叶黄素可能成为药物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新选择。
徐志蓉胡义珍陈雯邢星熊林杰
关键词:叶黄素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后发性白内障增殖迁移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对比研究并分析不同联合手术方式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在临床上的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88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吸出组和摘除组,每组44例。吸出组:联合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PHACO),人工晶状体植入术(IOL),以及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摘除组:联合采用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术,IOL植入术,以及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眼压,滤过以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等指标。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视力均有所提高,眼压均有所下降,滤过泡均形成良好,而两组视力改善,吸出组明显要优于摘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眼压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为:吸出组15.91%,摘除组为21.74%。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IOL植入术以及小梁切除术联合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疾病,临床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冯梅徐志蓉王艳丽王增智
关键词:白内障青光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囊外白内障摘除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