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才刚 作品数:112 被引量:486 H指数:8 供职机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 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电子电信 更多>>
VMCP方案与MP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效果的比较 2003年 目的 :比较VMCP与MP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4 9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采用VMCP和MP方案化疗 6~ 10疗程后全面评价其疗效及副反应 ,用STATA5 0完成两组资料的X2 检验。结果 :2例患者因发生感染自动出院、治疗未满 6个疗程不纳入统计 ,有 4 7例病人可供分析。VMCP组总有效率 87 5 %、治疗后平均开始显效疗程数 4疗程 ,MP组总有效率 6 9 6 %、治疗后平均开始显效疗程数 6 12 5疗程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值分别小于 0 0 0 1和 0 0 1)。VMCP组和MP组出现中性粒细胞、血小板下降及发生感染情况无差异。VMCP组患者骨痛缓解情况明显优于MP组 (P <0 0 0 1)。结论 :VMCP方案疗效好、起效快、无严重副反应 。 徐才刚 吴俣 朱焕玲 刘霆关键词:MP方案 多发性骨髓瘤 135例初治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临床分析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初诊、初治霍奇金淋巴瘤(HL)患者的临床特征、疗效、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5例初诊、初治HL患者临床资料,采用SPSSi8.0统计软件分析影响其疗效及预后的不良因素。结果135例患者中男78例,女57例,中位年龄32(7~77)岁。中位随访时间42(12—141)个月。135例HL患者发病高峰年龄段介于20~30岁间,69.6%患者以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病理以混合细胞型(MC)和结节硬化型(NS)为主,分别占所有病例的59.7%及34.0%;MC亚型中男性较多(66.2%),而NS亚型女性较多(61.4%)。114例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中达完全缓解者73例(64.0%),总有效率为77.2%。2、3及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1.2%、88.0%和80.9%,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1.6%、80.3%及76.O%。早期预后不良型患者中96.3%接受足疗程化疗,13例(48.1%)联合局部放疗;其3、5年生存率高于预后良好型及进展期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345岁、B组症状分别是影响MC亚型和NS亚型患者疗效的不良因素;年龄/〉45岁、有B症状、肝脏肿大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HL多发于年轻患者(〈45岁),初诊多处于疾病早期;以MC亚型为主;B症状是影响疗效及预后的不良因素。对患者进行适宜疗程的标准剂量化疔结合放疗获益最好。 周佳丽 吴修进 代阳 刘霆 徐才刚关键词:淋巴瘤 霍奇金 疗效 预后 PAX5表达水平与MCL临床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王妍宇 徐才刚HyperCVAD化疗方案治疗血液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 2007年 目的 HyperCVAD 强力化疗方案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近年来在国外报道日渐增多,文献显示疗效显著而且耐受性良好,但是在中国缺乏大宗病例报道,故本研究欲探讨该方案治疗我国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血液系统肿瘤的疗效和可能的毒副反应。方法 2004年9月至2007年2月,我院血液科采用 HyperCVAD 化疗方案治疗初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牛挺 刘霆 向兵 常红 黄杰 李建军 何川 谢莉萍 马洪兵 季杰 刘志刚 代阳 黄晓鸥 徐才刚 贾永前 朱焕玲 廖小梅 邓承祺关键词:化疗方案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毒副反应 疗效显著 血液系统肿瘤 血液恶性肿瘤 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及其保护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10年 蒽环类药物是一类临床疗效肯定、目前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化疗药物,但其剂量累积性心脏毒性的严重副作用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化疗中如能早期发现患者的心脏毒性并积极防治,将有助于治疗的顺利完成及提高化疗后的生存率.目前监控手段主要有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以及生化指标的测定等.防治方法主要包括化疗前评估危险因素,化疗期间控制药物累积剂量、选用高效低毒的蒽环类药物,以及使用心脏保护剂.目前心脏保护剂的研究重点主要是抗氧化剂和铁螯合剂,其中右丙亚胺是典型代表. 车菲菲 徐才刚关键词:恶性肿瘤 蒽环类药物 心脏毒性 保护剂 右丙亚胺 抗凝血酶Ⅲ和活化蛋白C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出血状态判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006年 周静 向兵 贾永前 徐才刚 朱焕玲 崔旭 李建军 刘霆关键词:白血病患者 活化蛋白C 出血 凝血机制障碍 APL 白血病、淋巴瘤患者血清VEGF水平与临床的关系 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探讨白血病及淋巴瘤患者血清VEGF水平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初诊 3 9例白血病及 15例非何杰金淋巴瘤 (NHL)患者血清VEGF水平 ,观察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15例NHL患者血清VEGF平均水平为 2 48 93pg/ml( 99~ 72 0pg/ml) ,3 9例白血病患者血清VEGF平均水平为 12 7.5 4pg/ml( 19~ 786pg/ml) ,NHL患者VEGF平均值高于白血病患者平均值 (P <0 .0 0 5 )。 15例NHL中 3例T -NHL患者的VEGF平均值明显高于 12例B -NHL患者的平均值 ( 3 86 67pg/mlvs .189.83pg/ml ,P <0 .0 0 5 )。此 3例T -NHL患者均为高度恶性 ,生存期均较短( 3、4、6月 )。B -NHL中 9例分期≥Ⅲ期的患者血清VEGF平均值为 196 78pg/ml( 12 5~ 3 41pg/ml) ,3例分期 <Ⅲ期患者血清VEGF平均值为 169pg/ml( 99~ 2 41pg/ml) ,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5 )。 3 9例白血病中 ,急性白血病 (AL)共 2 8例 ,平均血清VEGF水平为 10 9 86pg/ml( 19~ 3 72pg/ml) ,CML及MPD患者共 11例 ,平均血清VEGF为 160 91pg/ml( 5 6~786pg/ml) ,CML及MPD患者的VEGF平均值高于AL患者 ,但经统计学分析 ,差异无显著性 ( 0 1
朱焕玲 徐才刚 李建军 李献关键词:非何杰金淋巴瘤 NHL 白血病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血清外泌体miR-451a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监测中的意义 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索血清外泌体miR-451a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中的水平及其在治疗监测中的价值。方法本研究共纳入56例DLBCL患者,56例健康对照者。收集新发DLBCL患者治疗前、化疗2~4疗程及化疗结束后血清样本,并同时收集健康人血液标本,提取血清中的外泌体RNA,并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判定miR-451a的诊断效能,用各时点收集的血清样本动态分析血清外泌体miR-451a水平与化疗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 56例DLBCL患者与56例健康对照者相比,DLBCL患者血清外泌体miR-451a水平下降(P<0.000 1),在两组受试者间用miR-451a诊断DLBCL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37(95%CI0.645~0.816)。在随访到的43例DLBCL患者中,化疗后获得完全缓解或者部分缓解的患者其血清外泌体miR-451a水平较化疗前有所上升(P<0.05),与配对的健康人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未获得缓解的患者,其血清外泌体miR-451a水平较化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且仍然低于配对的健康人水平(P<0.05);化疗完成后在未缓解者与缓解者之间进行鉴别,血清miR-451a的AUC为0.867(95%CI 0.728~0.951)。结论血清外泌体miR-451a水平动态监测有助于DLBCL化疗过程中的疗效(是否缓解)判断。 曹迪 蒋昱 冯钰 景彩霞 徐娟 徐才刚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外泌体 疗效 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致阴囊溃疡的临床研究 2001年 目的 研究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致阴囊溃疡的情况。方法 分析近 3年 3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维甲酸治疗致阴囊溃疡的发生率、影响因素、溃疡特点和溃疡治疗。结果 31例患者阴囊溃疡发生率为2 5 .81% (8/31) ;阴囊溃疡组与无溃疡组在年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骨髓早幼粒细胞百分比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维甲酸中等剂量组阴囊溃疡发生率为 44 .44 % ,小剂量组为 18.81% ,二者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并用化疗药者溃疡发生率 2 8.5 7% ,单用维甲酸为 2 5 .0 0 % ,二者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提倡小剂量全反式维甲酸治疗 ,减少阴囊溃疡的发生。 牛挺 王彩琴 廖晓梅 徐才刚 刘霆 吴谨绪关键词:全反式维甲酸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药物疗法 阴囊溃疡 非血缘供者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 <正>目的分析非血缘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临床疗效、移植相关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1999年6月至2005年9月,38例白血病患者(CML24例、AML8例、ALL5例、CLL1例), 年龄15-51岁... 刘霆 李建军 向兵 贾永前 徐才刚 管利君 何茜 鲁建春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