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华 作品数:47 被引量:218 H指数:9 供职机构: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地球空间环境与大地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文化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电子电信 更多>>
COSMIC掩星电子密度廓线的质量检核 被引量:1 2018年 利用COSMIC掩星任务自2010年至2014年的电离层电子密度廓线,使用只考虑廓线自身特性的4种参数进行质量检核,并对廓线质量的时空分布进行分析。发现在廓线质量的空间分布上,廓线不合格率在高纬地区最高,其次是低纬地区,在中纬地区最低,这可能与电子密度分布在磁赤道附近存在赤道异常、两极地区的磁场强度最大有关。廓线质量的季节变化较明显,在南、北半球,冬、春两季的廓线不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夏、秋两季。另外,廓线质量具有一定昼夜分布特性,不合格率白天明显较夜晚低,且在晨昏分界线上变化较大。合格廓线的电子密度峰值和峰值高度分布在磁赤道附近明显高于其他区域,呈现"双驼峰"现象。 徐晓华 李娟 李娟 罗佳关键词:COSMIC掩星 质量检核 利用GPS观测反演三峡地区对流层湿延迟的分布及变化 被引量:31 2003年 利用三峡地区 8个监测点连续三天的监测数据 ,联合 3个IGS站在此期间的观测 ,反演了各监测点对流层上空的天顶总延迟ZTD ,利用外推的地表气压资料由模型分离出其中的静力学延迟ZHD ,得到天顶湿延迟ZWD含量 ,并对湿延迟变化趋势线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该区域短时间内每间隔两小时湿延迟分布图的分析 。 李征航 徐晓华 罗佳 朱智勤关键词:GPS 流层 水汽 一种并行星群掩星事件快速数据处理方法 本发明涉及导航卫星应用、并行计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并行星群掩星事件快速计算方法。本发明包括导航星座和掩星星群信息读取、根据可获得计算核心分配卫星对、并进行精确的掩星事件信息计算、最后存储为后续掩星数据处理的信息文件。... 罗佳 徐晓华利用掩星弯曲角协方差变换法确定对流层顶 被引量:3 2013年 利用气象电离层与气候观测星座(The Constellation Observing System for Meteorology,Ionosphere,and Climate,COSMIC)任务提供的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无线电掩星观测数据,研究用弯曲角自然对数协方差变换确定对流层顶的方法.对该方法中尺度因子a值的选取原则进行了讨论,发现当a取35km时,基本能过滤低对流层大气温度和湿度梯度引起的小尺度变化,最易确定对流层顶高度.将采用该方法确定的对流层顶分别与相应的掩星温度廓线确定的温度最低点对流层顶(Cold Point Tropopause,CPT)和温度递减率对流层顶(Lapse Rate Tropopause,LRT)、以及无线电探空温度廓线确定的CPT和LRT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直接从弯曲角廓线出发,采用自然对数协方差变换法确定对流层顶是可行的;在某些高纬度地区,弯曲角自然对数协方差变换法比其它方法更加实用. 高攀 徐晓华 张小红关键词:GPS无线电掩星 对流层顶 类比法教学在GPS原理及其应用课程中的实践 2012年 针对目前测绘工程专业“GPs原理及其应用”课程教学专业性强、覆盖面广、内容抽象的特点,本文结合从事该课程教学的实践经验,将类比法运用到该课程的教学中,以帮助学生理解课堂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徐晓华利用星载GPS无线电掩星数据分析全球水汽分布 被引量:2 2014年 水汽是大气成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了解全球水汽分布规律及其形成机制对于未来全球气候至关重要。并且,GPS无线电掩星技术用于GPS气象学,为研究者提供了高精度、全球性、连续性的数据资料,特别是海洋及无人区的数据。本研究主要利用GPS无线电掩星数据反演全球水汽所对应的绝对湿度值,从而得到较为精确和全面的全球水汽分布情况,为进一步提升气象预报、未来气候分析的准确性及未来的大气研究提供精确的参考数据。 刘丽 梁月 徐晓华 霍星亮利用COSMIC RO数据分析青藏高原平流层重力波活动特征 被引量:10 2016年 本文利用2006年5月至2013年4月COSMIC干温廓线数据,提取了青藏高原地区大气重力波势能,以此研究了青藏高原大气重力波势能的分布频率模型和大气重力波活动的时空变化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高原大气重力波活动与高原地形、风速和高原大陆热辐射之间的相关性.青藏高原地区大气重力波势能的分布频率服从对数生长分布;青藏高原地区大气重力波在16~18km和28~31km高度较活跃,而在20~26km高度较平静;高原大陆边缘各季节重力波活动均较活跃,而高原大陆上空大气重力波活动呈明显季节性变化,其在冬春季节较活跃,在夏秋季节较平静;2010年冬季青藏高原大气重力波活动异常平静;各季节整个高原上空大气重力波活跃度有随大气高度升高而降低的趋势,高原上低层大气重力波向高层传播会发生耗散作用.地形与风速是影响青藏高原大气重力波活动的重要因素.地形主要影响平流层底部的重力波活动;纬向风比经向风对该地区平流层大气重力波活动的影响大,纬向风总体上会促进高原大气重力波活动.青藏高原大陆热辐射对高原大气的加热作用是导致青藏高原大气重力波活动呈季节性变化的重要因素. 徐晓华 郭金城 罗佳关键词:重力波 青藏高原 COSMIC 平流层 利用COSMIC掩星资料分析大气重力波参数的全球分布特征 被引量:6 2015年 本文介绍了从单一温度廓线提取重力波的水平波长、垂直波长、势能和动量通量的方法,利用2007~2008年COSMIC干温廓线数据计算得到了可以表征中尺度重力波活动特征的相关参数值在各年夏季和冬季的全球分布。结果与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结果在形态分布上符合较好。结果表明,在20~30km大气层,重力波在北半球处于冬季时的活动明显强于夏季,重力波的活动呈现纬向分布特征,夏半球高纬地区的重力波活动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重力波的活动主要受地形和对流作用影响。COSMIC数据计算的动量通量分布大致与势能分布趋于一致。 徐晓华 郭金城 罗佳关键词:重力波 动量通量 COSMIC GPS掩星 澳大利亚上空COSMIC掩星廓线的反演 被引量:3 2008年 基于几何光学反演方法,由附加相位延迟序列出发,对2007年6月6日发生在澳大利亚上空的一次COSMIC掩星事件进行了反演。将反演得到的折射角、折射率、干温与湿度廓线分别与COSMIC数据分析与管理中心(COSMIC data analysis and archive center,CDAAC)的相应产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两者在低对流层存在较显著的差异。以距离该掩星地点300 km以内、观测时间差异2 h以内的无线电探空资料为参照,反演的折射率廓线与CDAAC的折射率廓线在低对流层都存在一定的误差。对于该掩星事件,CDAAC通过变分法反演的湿度廓线并不比本文的反演结果更接近探空廓线;在1 km以下,其变化趋势甚至与探空结果相矛盾。 徐晓华 Zhang Kefei Fu Erjiang 罗佳关键词:COSMIC GPS掩星 反演 不同季节GPS掩星廓线精度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2010年 以1a的探空资料为参照,对南半球4个不同季节COSMIC掩星观测的折射指数、温度及气压廓线在0~30km高度区间的精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就整个高度区间平均而言,春季掩星廓线的精度最差,但不同高度区间掩星廓线的精度差别较大。无论折射指数、气压还是温度,掩星廓线在5~25km区间的精度都优于0~5km与25~30km区间。在0~5km的低对流层,由于水汽的影响,夏季的折射指数廓线精度最低;冬季则最高。在5km以上,夏季气压廓线的精度比其他季节高。不同季节各高度层掩星温度廓线的精度则无显著差异。 徐晓华 Zhang Kefei 汪海洪关键词:COSMIC GPS掩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