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玲玲

作品数:12 被引量:183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高寒草甸
  • 7篇草甸
  • 5篇涡度
  • 5篇涡度相关
  • 4篇青藏
  • 4篇青藏高原
  • 4篇高寒草甸生态...
  • 3篇生态系统
  • 2篇碳通量
  • 2篇温度
  • 2篇涡度相关法
  • 2篇CHINAF...
  • 2篇CO2交换
  • 2篇CO2通量
  • 1篇氧化碳
  • 1篇遥感
  • 1篇遥感技术
  • 1篇遥感模型
  • 1篇植被
  • 1篇植被净初级生...

机构

  • 1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2篇徐玲玲
  • 11篇石培礼
  • 10篇张宪洲
  • 5篇于贵瑞
  • 5篇何永涛
  • 3篇张东秋
  • 2篇孙晓敏
  • 2篇杨振林
  • 2篇闫巍
  • 1篇孙维
  • 1篇钟志明
  • 1篇李泉

传媒

  • 3篇中国科学(D...
  • 3篇自然资源学报
  • 2篇生态学报
  • 1篇2005青藏...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藏高原高寒草甸净生态系统碳通量的观测与模拟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本论文以西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当雄草原站为实验平台,以涡度相关法为主要技术手段,通过对高寒草甸净生态系统碳通量(NEE)及环境因子连续两年的观测(2003年7月~2005年7月),同时结合传统的生物量法,...
徐玲玲
西藏高原草原化嵩草草甸净生态系统CO2交换及其影响因子
了解生态系统净CO2交换(NEE)的季节变化规律和主要生物因子及环境因子对这些过程的影响将有助于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建模和大尺度模拟。本研究利用涡度相关技术对位于西藏高原腹地的,目前世界海拔最高草地碳通量观测站的NEE及生物...
石培礼于贵瑞徐玲玲张宪洲何永涛张东秋
文献传递
西藏高原高寒草甸能量平衡闭合研究被引量:17
2008年
运用OLS线性回归和计算EBR能量平衡比率的方法,以当雄草原站2003-2005年的通量数据为基础,对西藏高寒草原的能量平衡闭合状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雄草原站存在着能量不完全闭合的现象,OLS线型回归斜率偏低。生长季能量闭合状况好于非生长季,白天好于夜晚,晴天好于阴天和雨雪天气。随后对能量不闭合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将潜热通量、显热通量以及土壤热通量的时间提前后,能量闭合程度提高。得出结论,由于热量传输速率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能量的闭合。其他原因如采样的误差与仪器的误差、高频和低频的损失、其他能量项的忽略、平流的损失,也造成了部分能量的不闭合。
李泉张宪洲石培礼何永涛徐玲玲孙维
关键词:涡度相关高寒草甸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净二氧化碳交换量特征被引量:62
2005年
高寒草甸是青藏高原广泛分布的植被类型之一,面积约120万km2,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当雄草原站即位于该类植被的典型分布区.以2003年8~10月中旬在该站用涡度相关法连续观测的CO2通量数据资料为基础,分析了高寒草甸生态系统8~10月份净二氧化碳交换量(NEE)的日变化规律,及其与光合有效辐射、降水、温度等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8~10月份的日均NEE有明显的日变化,表现为单峰型,通常在地方时11:00~12:00左右达到碳吸收的最大值,平均为-0.2680 mg CO2/(m2·s)(-6.0800μmol CO2/(m2·s)).白天的NEE与光合有效辐射之间符合很好的直角双曲线关系,表观量子产额平均为0.0203μmol CO2/μmol PAR,表观最大光合速率平均为 9.7411 μmolCO2/(m2·s).夜晚的NEE与5cm地温有很好的指数函数关系.
徐玲玲张宪洲石培礼于贵瑞孙晓敏
关键词: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涡度相关法环境因子
利用涡度相关数据模拟遥感模型中的关键参数——最大光能利用率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研究是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的核心内容之一。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模型已经成为研究大尺度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不可替代的手段。近年来,光能利用率模型利用遥感获得的全覆盖数据,使区域及全球尺度的NPP估算成为...
徐玲玲张宪洲石培礼
关键词:植被净初级生产力遥感技术
MTCLIM模型日平均温度调和系数获得算法的改进被引量:2
2007年
MTCLIM模型对日平均温度的模拟结果是基于日平均温度调和系数(TEMCF)的值,而国内外目前对该系数的估计多直接基于简单的最小二乘法进行该系数的本地化,我国学者的相关工作多直接引用原模型在北美干旱气候条件的测定默认值,因而往往造成模拟结果误差较大。首次提出了根据不同水热条件的影响确定TEMCF值的方法,大大改善了最后模拟结果的精度。以长白山地区为例,通过对我国典型山地条件下日平均温度的推算方法的对比,对不同水热条件下MTCLIM模型日平均温度调和系数的获得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证明不同水热条件对该模型日平均温度估算算法中TEMCF的值有较大的影响。随着降水量的增加和日照时间的缩短,TEMCF的取值呈减小趋势,这也解释了原MTCLIM模型在我国山地地区的应用研究的结果中较大时空差异性的原因。通过不同水分和热量等级下的模拟结果表明,将TEMCF值根据水热条件情况分别模拟日平均气温将能够大大改善MTCLIM模型在典型山地地区中的模拟结果,从而为山地地区的研究工作提供更准确的基础性参考资料。
杨振林石培礼闫巍徐玲玲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CO_2通量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特征被引量:29
2006年
以涡度相关技术为基础,研究了青藏高原当雄县高寒草甸生态系统2003—2005年共3个生长季的潜热通量L(E)、CO2通量F(c)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该地区2004和2005年的太阳总辐射最高值可分别达到1563和1640Wm/2,瞬时净辐射最高值分别为896和925Wm/2,瞬时潜热通量最高值分别为592和597Wm/2。净辐射能量的转化形式季节变化特征明显,6—8月份,净辐射能量多用于潜热蒸发,5月和10月净辐射则多用于显热交换。就2004年5—10月份所选6个代表性晴天来说,LE占Rn的比例分别为0.355%、0.916%、0.738%、0.818%、0.609%、0.456%。②该地区的LE从早上8:30左右开始增加,在下午15:00左右达到最大值,而后逐渐下降;CO2通量从早上8:00左右通过零值开始上升,在10:30左右达到峰值后下降;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特征是日出后迅速增加或直接达到全天的最高值,其后在一天内呈现下降趋势;2004年和2005年生长季的CO2吸收峰值都刚接近-0.3mgCO2.m-2.s-1F(c为负值时表示碳吸收),水分利用效率瞬时最大值接近8gCO2k/gH2O。③2004年当雄高寒生态系统白天CO2通量平均值从6月份初就开始表现为净碳吸收,而2005年在6月下旬才表现为碳吸收F(c为负值),但两者均在10月初就表现为碳排放F(c为正值);2004的水分利用效率日平均值从6月初通过零点开始上升,在7月中下旬左右达到最大值。相比之下,2005年的水分利用效率日平均值在6月底通过零点开始上升。另外,2004年的水分利用效率在总体水平上要高于2003年和2005年。就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平均值而言,2003年和2005年的最大值分别为2.0gCO2k/gH2O和2.7gCO2k/gH2O,而2004年可以达到3.2gCO2k/gH2O。④当雄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在2004年和2005年生长季(5月1日到10月31日)净CO2吸收量分别为0.257kgCO2.m-2和0.153kgCO2.m-2;2004年和2005年整个生长季的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0.496gCO2k/gH2O和0.365gCO2k/gH2O,与
闫巍张宪洲石培礼杨振林何永涛徐玲玲
关键词: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潜热通量显热通量CO2通量
西藏高原草原化嵩草草甸生态系统CO_2净交换及其影响因子被引量:35
2006年
了解生态系统CO2净交换(NEE)的季节变化规律和主要生物因子及环境因子对这些过程的影响将有助于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机理的理解以及大尺度过程的模拟.本研究利用涡度相关技术对位于西藏高原腹地的、世界海拔最高的草地碳通量观测站的NEE及生物和环境因子进行近3年观测,阐明NEE及其组分的动态变化特征和影响因子.草原化嵩草草甸生态系统碳吸收的最大值出现在8月,最大碳排放出现在11月,在生长季初的6月,受降水和植物返青快慢的影响,会出现生态系统碳吸收或排放的年际差异,7~9月表现为碳吸收,其余月份均为碳排放.在生长季,白天的NEE主要受光合有效辐射变化的控制,同时又与叶面积指数交互作用,共同调节光合速率和光合效率的强度.生态系统呼吸主要受温度的控制,同时也受到土壤含水量的显著影响,呼吸商(Q10)与温度呈负相关,而与土壤含水量呈正相关关系.生长季昼夜温差大并不利于生态系统的碳获取.10℃时标准呼吸速率(R10)与土壤水分、温度、叶面积指数和地上生物量呈正相关关系.降水格局影响了土壤水分动态,土壤含水量会显著影响生态系统呼吸的季节变化.生长季初和末期的脉冲性降水会导致生态系统呼吸的迅速上升,从而导致生态系统碳的流失.西藏高原草原化嵩草草甸生长季短,温度低,致使生态系统的叶面积指数偏低,生态系统碳吸收较少,降水格局引起的土壤湿度动态和脉冲性降水将对生态系统呼吸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而会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碳收支水平.
石培礼孙晓敏徐玲玲张宪洲何永涛张东秋于贵瑞
关键词:CHINAFLUX生态系统呼吸LAI涡度相关
青藏高原低气压条件下高寒草甸群落光量子效率对温度的响应被引量:5
2006年
以2003年生长季在西藏当雄草原站用涡度相关法连续观测的CO2通量数据为基础,利用低光强下净生态系统碳通量(NEE)与光合有效辐射(PAR)的线性响应关系反算了高寒草甸群落光量子效率(a),并分析了低气压条件下群落a值对温度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群落a值随温度的上升总体上线性降低,与C3植物叶片水平的研究结果相似,但随温度下降的梯度随生长季有逐渐增大的趋势.生长季初期冠层湿度每升高1℃,群落a值的平均下降量约为0.0005μmolCO2·μmol-1 PAR,生长季末期α值随温度的下降量增为0.0008μmolCO2·μmol-1 PAR.相对于直角双曲线法,采用本文中的计算方法得到的群落a值在数值上偏小.但这种方法在深入分析群落a值与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关系方面有其自身的优势.
徐玲玲张宪洲石培礼于贵瑞
关键词:CHINAFLUX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温度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表观量子产额和表观最大光合速率的确定被引量:20
2004年
高寒草甸是青藏高原广泛分布的植被类型,面积约1.2×106km2,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西藏当雄县即是典型分布区之一.以2003年生长季在当雄草原站用涡度相关法连续观测的CO2通量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净生态系统二氧化碳交换量(NEE)与光合有效辐射(PAR)之间的关系,及其表观量子产额(α)和表观最大光合速率(Pmax)在生长季中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白天的NEE与PAR之间符合很好的直角双曲线关系;α随生长季依次为草盛期>草盛初期>种子成熟期>枯黄期,最大为0.0244μmolCO2·μmol?1PAR,最小仅0.0098μmolCO2·μmol?1PAR;Pmax在草盛初期、草盛期、种子成熟期变化不大,平均0.433mgCO2·m?2·s?1(9.829μmolCO2·m?2·s?1),在枯黄期仅0.35mgCO2·m?2·s?1(7.945μmolCO2·m?2·s?1).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α值与世界上其他的草原生态系统相比,明显偏小.
徐玲玲张宪洲石培礼于贵瑞
关键词:光合速率高寒草甸CO2通量表观青藏高原产额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