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引流
  • 8篇引流技术
  • 8篇负压
  • 8篇负压引流
  • 8篇负压引流技术
  • 6篇封闭负压
  • 6篇封闭负压引流
  • 6篇封闭负压引流...
  • 5篇创面
  • 4篇血管
  • 4篇愈合
  • 3篇血管生成
  • 3篇愈合过程
  • 3篇慢性创面
  • 2篇组化法
  • 2篇免疫
  • 2篇免疫组化
  • 2篇免疫组化法
  • 2篇封闭式负压
  • 2篇封闭式负压引...

机构

  • 9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9篇陈绍宗
  • 9篇曹大勇
  • 5篇汤苏阳
  • 4篇吕晓星
  • 4篇胡昭华
  • 3篇李学拥
  • 3篇吕小星
  • 3篇李望舟
  • 3篇宋玫
  • 2篇张翠英
  • 1篇李跃军
  • 1篇李金清
  • 1篇胡绍华
  • 1篇宋梅

传媒

  • 3篇中华整形外科...
  • 2篇中国美容医学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美容整形...

年份

  • 3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失感觉神经支配创伤愈合中Bcl-2与NGF/NGF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9
2004年
目的 研究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vacuum assistedclosure ,VAC)对失感觉神经支配的创面愈合过程中Bcl 2与N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 8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四组 (每组 2 0只 ) ,即实验组(T组 ) :施加VAC的失去神经支配创面 ;对照组 1(C1) :未施加VAC的失去神经支配的创面 ;对照组2 (C2 ) :施加VAC的正常神经支配的创面 ;对照组 3(C3) :未施加VAC的正常神经支配的创面。T、C2组施加间断性VAC每日 3次 ,负压 80mmHg。伤后 1、3、6、9、12d ,四组同时取材 ,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检测各组各时间点Bcl 2与NGF/NGFmRNA表达。结果 在伤后C2组、C3组Bcl 2与NGF/NGFmRNA表达明显 ,水平逐渐升高 ,至第 9天达最高 ,然后降低 ,C2组较C3组Bcl 2和NGF/NGFmRNA维持相对高的状态 (P <0 .0 5 )。T、C1组创缘和肉芽组织中Bcl 2与NGF/NGFmRNA表达相对C2、C3组处于较低水平 (P <0 .0 5 )。结论 VAC通过增强创面组织抑制凋亡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 ,影响内源性NGF表达 ,具有明显的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汤苏阳陈绍宗胡昭华宋玫曹大勇吕晓星
关键词: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创伤愈合免疫组化法原位杂交法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创周组织水肿及血管通透性的影响被引量:226
2003年
目的创面封闭负压引流技术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尚未清楚,探讨封闭负压引流对创周组织水肿及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以兔耳背全层皮肤缺损的急性创面为模型,右耳用创面多孔闭合敷料,并给予负压引流,为治疗组;左耳创面不作封闭负压引流,其余处理同治疗组,为对照组。在治疗后第2,4,6,8天分别利用干湿法检测对照组和治疗组创周组织的含水量,同时用伊文氏蓝渗出法检测创周组织的血管通透性。结果封闭负压引流组创周组织含水量在2,4,6,8d均低于对照组(P<0.05);伊文氏蓝含量在第2天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在4,6,8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可以有效的减轻创周水肿、降低血管通透性。
吕小星陈绍宗李学拥李望舟胡昭华曹大勇
关键词: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水肿血管通透性皮肤缺损右耳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人慢性创面创周组织中PDGF及TGF-β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人慢性创面用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前后,创周组织中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吕小星曹大勇陈绍宗李望舟张翠英李学拥
文献传递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人慢性创面周围组织中PDGF及TGF-β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3
2006年
目的研究人慢性创面用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前后,创周组织中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表达的变化,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加速创面愈合的机制。方法对6例慢性创面患者给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3、5、7d,对创周组织取材、匀浆、离心后得到创周组织的蛋白溶液,应用Western blot方法和Kodak Digital Science ID软件系统观察和分析PDGF及TGF-β的动态变化。结果治疗前创周组织中PDGF及TGF-β表达较少,治疗后两者表达逐渐增多,治疗后第3天起较治疗前显著增加。结论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可以提高慢性创面创周组织中PDGF及TGF-β的表达,从而促进创面愈合。
吕小星曹大勇陈绍宗李望舟张翠英李学拥
关键词:封闭负压引流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慢性创面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对大鼠创面愈合过程中VEGF和BCL-2的影响被引量:51
2003年
目的:研究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AssistedClosure,VAC.)对鼠失神经支配创面愈合中VEGF、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20只),于大鼠背部做一2cm×2cm的矩形全层皮肤缺损,其中A组创面予以封闭式负压引流组,B组未加封闭式负压引流;负压在20-80mmHg。在VAC后1,3,6,9,12天,A、B两组同时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创面VEGF(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Bcl-2的表达和标记指数。结果:A组较B组其VEGF、Bcl-2表达及标记指数明显增加(P<0.001)。结论:VAC能明显促进创面的修复细胞的增殖和血管生成。
汤苏阳陈绍宗胡昭华宋梅曹大勇吕晓星
关键词: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血管生成VEGFBCL-2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对人慢性创面血管生成的影响被引量:162
2004年
目的:研究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AssistedClosure,VAC)对人慢性创面治疗前后血管生成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CD34犦的影响。方法:对5例慢性创面患者给予持续性VAC治疗(-15.96kPa压力),分别于吸引前以及吸引后1,3,5,7d切取创缘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VEGF,CD34表达及其标记指数、微血管密度的变化。结果:负压吸引前,VEGF在创缘组织真皮浅层血管内皮细胞中偶见阳性表达,随VAC时间的延长,真皮层中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出现VEGF阳性表达,标记指数增加(F=41.819,P<0.05)。CD34在VAC治疗后表达的微血管密度,明显增强(F=21.691,P<0.05)。结论:VAC能明显增强在创缘组织真皮浅层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微血管密度,促进慢性创面肉芽组织生长。
曹大勇陈绍宗汤苏阳胡昭华宋玫吕晓星
关键词: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创面血管生成VAC手术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创面愈合过程纤溶酶原激活剂级联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8
2006年
目的研究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急慢性创面纤溶酶原激活剂(plasminogen activator,PA)级联中尿激酶型纤溶酶激活剂(urokinase-type plaminogen activator,uPA)和尿激酶型纤溶酶激活剂受体(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uPA)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小家猪5头,背部两侧形成急性创面,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仅实验组动物接受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3、6、9、12、18、25天于创缘切取标本,用兔抗人uPA和uPAR单克隆抗体按ABC程序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计算uPAA和uPAR的标记指数。人慢性创面6例,清创后进行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在治疗后第13、、5、7天采集创面渗出液,并用ELISA法检测渗出液中uPA和uPAR的含量。结果猪急性创面在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后uPA和uPAR均增加,在第3天达到高峰,然后急速下降,但实验组的基因表达量和染色强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例人慢性创面进行治疗前uPA和uPAR表达较多,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结论封闭负压引流治疗既能上调急性创面伤口周围的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uPA和uPAR表达,使之迅速增殖迁移;又能通过抑制慢性创面uPA和uPAR表达,从而减少细胞外基质的降解。
李跃军曹大勇陈绍宗
关键词:封闭负压引流创面愈合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神经生长因子对人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1
2003年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对人血管内皮细胞(Human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HEVC)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将NGF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EVC304,利用酶联免疫反应检测其增殖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对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和标记指数。结果:NGF作用组较对照组其细胞增殖率明显增加(P<0.001),NGF中和抗体组其细胞增殖率下降明显(P<0.05)。NGF作用组较对照组能明显增加HEVC对PCNA的表达和PCNA标记指数(P<0.05),NGF中和抗体组其PCNA表达和PCNA标记指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NGF能明显促进HEVC的增殖。
汤苏阳陈绍宗曹大勇宋玫胡绍华吕晓星
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人血管内皮细胞细胞增殖血管生成增殖细胞核抗原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创面愈合过程中原癌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4
2005年
目的研究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assistedclosure,VAC)对启动创面愈合过程和减少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猪急性皮肤缺损创面和人慢性创面原癌基因c myc、c jun和Bcl2表达变化,计算阳性表达细胞数和标记指数,观察创面愈合过程。结果①VAC治疗组猪急性皮肤缺损创面清洁无明显渗出,第6天即有较多新生上皮和肉芽组织,25d完全愈合。对照组创面有较多渗出和血痂,第6天出现少量新生上皮和肉芽组织,30d愈合。伤后即刻c myc、c jun和Bcl2表达量少,主要位于基底细胞的胞浆或胞核,伤后及VAC治疗后表达迅速显著增加,但表达至峰值后迅速下降。在伤后或VAC治疗后的12d内实验组表达始终高于对照组。②人慢性创面VAC治疗后分泌物明显减少,较快形成健康的肉芽组织。c jun主要表达在表皮基底细胞、真皮成纤维细胞和炎性细胞的胞浆,VAC治疗后阳性细胞数和标记指数显著减少。c myc和Bcl2主要表达在基底细胞的胞浆,VAC治疗后表达量显著增多,标记指数显著增大。结论VAC能快速启动猪急性皮肤创面和人慢性创面的愈合过程,减少修复细胞凋亡,使创面愈合加速。
陈绍宗曹大勇李金清汤苏阳
关键词: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愈合过程原癌基因表达原癌基因C-MYC免疫组化法检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