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金妹
- 作品数:8 被引量:49H指数:2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α-黑色素细胞刺激素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大鼠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研究α-黑色素细胞刺激素(α-MSH)对急性失血性休克合并肺内毒素损伤两次打击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大鼠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生理对照组(A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组(B组)和给药组(C~F组,在不同时间点静脉注射α-MSH 1.7 mg·kg-1)。观察各组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IL-6、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 生理对照组(A组)大鼠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各时间点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组(B组)大鼠随打击因素和病程进展,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1、IL-6、IL-10水平均显著增高(P<0.01),促/抗炎细胞因子平衡失衡;给药组(C、D、F组)与B组相比能显著降低血清TNF-α、IL-1水平(P<0.01),增加IL-6、IL-10浓度(P<0.01);其中多次给药组(F组)作用最明显,而内毒素致伤后1 h给药组(E组)各细胞因子水平与B组各时间点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α-MSH可降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大鼠血清促炎细胞因子水平促进抗炎细胞因子产生。α-MSH可能通过调节促/抗炎细胞因子平衡而发挥其保护作用。
- 苗玉良李金宝赵向坤邓小明曹金妹田野苹
- 关键词:Α-黑色素细胞刺激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细胞因子细胞活素类
- 核因子-κB“decoy”寡核苷酸对LPS诱导巨噬细胞TNF-α和IL-6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研究核因子 -κB“decoy”寡核苷酸 (decoyODNs)对脂多糖 (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株J774 1细胞TNF -α和IL - 6表达的影响。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培养上清液中TNF -α、IL - 6含量 ,半定量RT -PCR观察细胞TNF -α、IL - 6mRNA表达变化。结果 :核因子 -κB“decoy”ODNs可降低LPS诱导的J774 1细胞TNF -α和IL - 6含量 ,减少TNF -α及IL - 6的表达 ;对照序列的ODNs和转染剂对TNFα、IL - 6无明显影响。结论 :核因子-κB“decoy”ODNs可抑制TNF -α和IL - 6生成 ,为急性失控性炎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
- 王建邓小明任绪义李金宝曹金妹
- 关键词:NF-KB寡核苷酸类
- NF-κB“诱骗”寡核苷酸对小鼠巨噬细胞iNOS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研究NF- κB“诱骗(decoy)”寡核苷酸(ODNs)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株J774.1 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巨噬细胞,LPS刺激后脂质体转染NF -κB“decoy”ODNs,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培养液中NO水平以及iNOS含量,RT PCR观察细胞iNOS的mRNA表达变化。结果:NF- κB“decoy”ODNs可降低巨噬细胞培养体系LPS诱导的NO合成,阻断iNOS- mRNA的表达;对照序列的ODNs和转染剂对NO、iNOS无明显影响。结论:NF -κB“decoy”ODNs可以抑制iNOS的活性,减少NO生成,可能与其特异性竞争抑制活化NF -κB 结合位点有关。
- 王建邓小明李金宝曹金妹
- 关键词:核因子ΚB寡核苷酸一氧化氮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巨噬细胞
- 两种镇痛方式对胃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4
- 2003年
- 目的 比较持续硬膜外与持续静脉镇痛对胃癌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2 0例择期行胃癌手术的患者 ,随机分为硬膜外镇痛组 (E组 )及静脉镇痛组 (I组 ) ,每组 10例 ,分别于麻醉诱导后、术毕 1h、术后第 1、3日晨抽血测定白细胞介素 6 (IL 6 )、T细胞亚群CD4 + 和CD8+ ,计算CD4 + /CD8+ 比值 ,并观察两组术后镇痛及镇静情况。结果 两种镇痛方法镇痛效果无明显差异 ,I组的镇静程度较E组深 ,两组术后IL 6均上升 ,T细胞亚群、CD4 + /CD8+ 均明显下降 ,但E组恢复较I组早。结论 两种镇痛方式均能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 ,与静脉镇痛相比 ,硬膜外镇痛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免疫抑制 ,利于患者免疫功能的早期恢复。
- 时文珠徐美英曹金妹赵存凤王忠
- 关键词:硬膜外镇痛静脉镇痛免疫反应T细胞亚群胃癌术后
- NF-κB“decoy”寡核苷酸对LPS诱导巨噬细胞TNF-α和IL-6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03年
- 王建邓小明任绪义李金宝曹金妹
- 关键词:NF-ΚBDECOY寡核苷酸酶联免疫吸附法
- α-黑色素细胞刺激素对二次打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研究α-黑色素细胞刺激素(α-MSH)对急性失血性休克加肺内毒素(LPS)损伤二次打击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模型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10只,体质量(337±25)g,随机分为ARDS模型组和α-MSH治疗组,每组5只。所有动物均行机械通气,吸入氧浓度(FiO2)为0.50;在20 min内自颈动脉放血至平均动脉压为(45±5)mm Hg(1 mm Hg=0.133 kPa),于休克1 h后开始液体复苏,在2 h内回输全部采集血液及等量平衡液;然后气管内给予LPS200μg/kg以建立ARDS动物模型。α-MSH治疗组在LPS致伤的同时和致伤后3、6 h各时间点均给予α-MSH 1.7 mg/kg。在LPS致伤9 h后处死大鼠,取肺组织,分别行光镜及电镜检查,观察组织病理改变和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ARDS组大鼠肺泡腔内大量纤维蛋白性渗出,其中见大量红细胞。间质内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肺泡壁小血管扩张充血;电镜下可见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发展至晚期阶段,染色质明显边集,胞浆内大量空泡形成。α-MSH治疗组大鼠肺泡腔内未见炎症细胞渗出,可见少量浆液性渗出,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不明显,间质中少量炎症细胞浸润;电镜下可见肺血管内皮细胞染色质边集程度较轻,凋亡为早期阶段。结论
- 苗玉良邓小明李金宝赵向坤曹金妹田野苹
-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内皮细胞细胞凋亡
- 全军麻醉科现状的调查分析被引量:7
- 2003年
- 目的 :了解全军麻醉科现状。方法 :采用问卷法对我军 15 4所医院麻醉学科的业务范围、人员比例、职称和学历结构等进行调查 ;并与 1997年全军 15 0所医院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5年来 ,麻醉科的业务范围有所扩大 ,学历结构有所提高 ;但麻醉医生数量严重不足 ,医技人员缺乏。结论 :全军麻醉学科在向多职能方向的转化上有了新的进展 ;但总体学历结构仍偏低 ,人员缺乏 ,业务范围尚需不断拓展 。
- 倪文邹文漪曹金妹邓小明
- 关键词:麻醉科医院管理
- 体外循环及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冠状动脉搭桥术 (ECCAB)与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 (OPCAB)对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1 6例首次择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 ,按是否应用心肺转流 (CPB)随机分为ECCAB组 (A组 )及OPCAB组 (B组 ) ,每组 8例 ,分别于麻醉诱导后、术毕、术后第 1、2天抽取外周静脉血 ,ELISA法测定白细胞介素 6 (IL 6 ) ;流式细胞术直接免疫标记技术测定T细胞亚群CD4 + 、CD8+ ,并计算CD4 + /CD8+ 。结果 与麻醉诱导后相比 ,两组患者于术毕、术后第 1天IL 6上升 ,CD4 + 下降 (P <0 0 5 ) ,且A组较B组更为明显 (P <0 0 5 )。B组IL 6、CD4 + 于术后第 2天与麻醉后比较已无差异 ,而A组仍高于麻醉诱导后。CD8+ 两组变化趋势相同 ,于术毕下降最低 ,逐渐恢复 ,但至术后第 2天仍显著低于麻醉诱导后。结论 与ECCAB术相比 。
- 徐美英时文珠张富军朱文忠方超萍曹金妹
- 关键词:体外循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