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阳

作品数:11 被引量:14H指数:1
供职机构: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肝癌
  • 2篇植入
  • 2篇组织间
  • 2篇组织间植入
  • 2篇细胞
  • 2篇放射性
  • 2篇肝癌组织
  • 2篇癌组织
  • 2篇表达及临床意...
  • 1篇蛋白
  • 1篇导管
  • 1篇导师
  • 1篇导师制
  • 1篇碘放射性同位...
  • 1篇电连接
  • 1篇型槽
  • 1篇血压
  • 1篇血液
  • 1篇血液透析
  • 1篇一期缝合

机构

  • 11篇重庆市第五人...

作者

  • 11篇曹阳
  • 5篇刘桦
  • 4篇吴念
  • 4篇曹丹
  • 2篇冯虎翼
  • 2篇陈元文
  • 2篇何云
  • 1篇沈赵楠
  • 1篇刘华

传媒

  • 3篇海南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重庆医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胰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2021年
探讨胰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的安全性和临床可行性。回顾性分析医院肝胆胰外科60例I、II型胰管结石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术式分为胰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组和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吻合术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症状缓解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石残余率与复发率等指标。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症状缓解相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缝合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低于联合胰管空肠吻合术组,术后胰腺炎发生率低,术后3年结石复发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II型胰管结石患者行胰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安全可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刘桦曹阳
关键词:胰管结石一期缝合术
DC-CIK细胞联合^(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
2019年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即DC-CIK细胞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10月至2017年6月该院收治的8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动态随机分为联合组(A组)、^(125)I粒子组(B组)、DC-CIK组(C组)和对照组(D组),每组20例。A组行^(125)I粒子植入后即开始给予DC-CIK细胞治疗,B组仅给予粒子植入治疗,C组仅给予DC-CIK免疫细胞治疗,D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各组患者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生存率等。结果 A组患者治疗后CD3^+、CD4^+、CD16^+CD56^+、CD3^+CD56^+、CD4^+/CD8^+比值明显上升,CD8^+效应细胞比例有所下降,与治疗前及其他3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中生活质量改善者明显多于其他3组,3、6、12个月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其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CIK细胞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肝癌安全、有效,对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率、提高疗效均具有重要作用。
吴念冯虎翼刘桦陈元文曹阳余福财
关键词:碘放射性同位素
以高血压为首发表现的IgA肾病一例被引量:1
2014年
IgA肾病足指肾小球系膜区IgA或IgA沉积为主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上可表现为发作性肉眼10L尿、无症状镜下血尿伴或不伴蛋白尿、蛋白尿、高血压、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
曹丹曹阳
关键词:高血压IGA肾病
一种血液透析用手臂保护罩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血液透析用手臂保护罩,包括罩体,所述罩体上设置有弧形槽,所述罩体内设置有电热丝,所述电热丝电连接有导线,所述导线电连接有功率调节器;所述罩体上设置有电器盒,所述电器盒外表面设置有...
曹丹何云曹阳
文献传递
一种颈内静脉临时导管保护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颈内静脉临时导管保护固定装置,包括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的一端封闭,所述保护罩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软质的保护袋,所述保护袋远离保护罩一端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条形的束紧带,所述保护罩远离保护...
曹丹曹阳何云沈赵楠
文献传递
CIK细胞对裸鼠人肝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2022年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对裸鼠人肝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为肝癌的生物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提取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加入不同的细胞因子(抗CD3单克隆抗体、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重组人γ干扰素)促进CIK细胞成熟,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IK细胞表型,合格标准为CD3^(+)CD56^(+)CIK细胞达20%以上。用SMMC-7721人肝癌细胞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后将30只模型鼠随机分为CIK细胞组(A组,15只)、空白对照组(B组,15只),A组给予尾静脉注入3×10^(7)个检测合格的CIK细胞,每周1次,共4次,B组不予处理。在治疗前及治疗后每4天测量两组肿瘤体积;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测两组肿瘤病理组织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肿瘤组织Ki-67蛋白表达情况;采用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两组肿瘤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治疗前,A、B组肿瘤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至第32天时,A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至第32天时,CIK细胞抑瘤率为43.06%。A组肿瘤组织Ki-67蛋白表达的吸光度值为0.68±0.11,低于B组的0.8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凋亡细胞的吸光度值为0.52±0.05,高于B组的0.4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K细胞免疫治疗在体内可抑制裸鼠人肝癌移植瘤生长,其机制可能与活化的CIK细胞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有关,CIK细胞免疫治疗有望成为肝癌的治疗手段之一。
吴念冯虎翼刘桦曹阳余福财陈元文
关键词:肝癌裸鼠移植瘤生物免疫治疗
^(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肝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是将125I放射性粒子准确植入人肿瘤体内,通过微型放射源发出持续、短距离的γ、χ放射线,最大限度杀伤肿瘤组织,不损伤或轻微损伤正常组织的技术,在临床广泛应用。肿瘤局部控制效果较好,延缓局部复发或转移,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已成为肝癌治疗的新热点。本文从125I粒子治疗肝癌的生物学特点、作用机理、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曹阳刘桦吴念
关键词:肝癌放疗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责任导师制的探讨
随着医疗的进步,新型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的教学要求.为了更好地提高住院医师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本院采用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责任导师制管理,以探索更有效的新型教学模式.
曹阳
关键词:住院医师教学质量
EphB4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EphB4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并分析EphB4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技术分析EphB4在60例肝癌组织与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EphB4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MTS实验分析EphB4对肝癌细胞系SK-Hep-1活力的影响。结果 RT-PCR检测结果显示EphB4在肝癌组织中mRNA表达水平(1.39±0.8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0.56±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化分析发现EphB4在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1.7%和23.3%;EphB4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AFP水平、肿瘤大小、TNM分期相关(P<0.05);EphB4蛋白表达阳性和阴性的肝癌患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22.5%和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过表达EphB4显著提高肝癌细胞增殖能力(P<0.05)。结论 EphB4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上调,与肝癌进展和预后相关;并且EphB4能促进肝癌细胞增殖,其可作为肝癌进展的标志物之一。
曹阳吴念刘桦
关键词:肝肿瘤EPHB4
长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狼疮性肾炎骨密度的影响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长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狼疮性肾炎患者骨密度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狼疮性肾炎(初治)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所有患者按美国风湿病学会指南推荐激素冲击治疗后逐渐减量直至长期小剂量激素维持治疗,观察组患者一旦发生骨密度异常均采用阿仑膦酸钠、阿法骨化醇、碳酸钙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则不进行任何相关治疗。开始半年及以后每1年患者回访测其骨密度值。比较两组患者各阶段骨密度值变化,并测定和比较其骨钙素、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空腹尿钙/肌酐比值(Ca/Cr)等骨转换相关指标。结果对照组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后6、12、24、36、48、60个月腰椎及股骨头骨密度值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观察组腰椎骨密度48、60个月随访值、股骨颈骨密度36、48、60个月随访值与糖皮质激素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2、24、36、48、60个月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值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腰椎及股骨头骨密度值与患者糖皮质激素摄入量呈负相关(P〈0.05),与激素使用时间呈负相关(P〈0.05)。糖皮质激素摄入量是骨密度值异常的危险因素(OR=5.793,95% CI 1.365~107.142,P=0.005)。结论长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能降低狼疮性肾炎患者骨密度值,易发生骨质疏松症,抗骨质疏松临床干预能有效遏制患者骨密度较少趋势。
曹丹曹阳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糖皮质激素骨密度阿仑膦酸钠阿法骨化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