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光

作品数:5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潜江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支气管
  • 2篇肿瘤
  • 2篇恶性
  • 2篇成像
  • 1篇性病
  • 1篇胸部CT表现
  • 1篇炎性
  • 1篇炎性结节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检查
  • 1篇占位
  • 1篇占位性
  • 1篇占位性病变
  • 1篇诊断及鉴别诊...
  • 1篇支气管结核
  • 1篇支气管扩张
  • 1篇支气管炎
  • 1篇支气管黏膜
  • 1篇时间-密度曲...

机构

  • 5篇潜江市中心医...

作者

  • 5篇宋承东
  • 5篇曾光
  • 3篇周聪
  • 2篇陈爱民

传媒

  • 3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LAVA技术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快速容积扫描(LAVA)技术诊断肝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DWI联合LAVA技术检查25例原发性肝癌、20例肝血管瘤和21例肝脏转移癌,比较各组DWI ADC值、信号增强比值(SER)、最大下降斜率(MSD)、正性增强积分(PEI)、最大上升斜率(MSI)和峰值(PV)等相关指标,比较诊断的准确性。结果肝血管瘤ADC值[(2.34±0.28)×10-3mm2/s]明显高于原发性肝癌[(1.27±0.25)×10-3mm2/s]和肝脏转移癌[(1.32±0.24)×10-3mm2/s,P<0.05];肝血管瘤患者MSI(362.4±68.1)、PV(583.6±74.4)、MSD(97.6±42.8)和PEI(285.8±47.0)明显高于肝转移癌和原发性肝癌(P<0.05),原发性肝癌患者MSI(285.2±78.7)、PV(496.8±72.2)、MSD(85.2±37.8)和PEI(234.9±72.4)明显高于肝转移癌[分别为(267.5±72.6)、(404.4±68.3)、(73.4±34.2)和(202.6±84.1),P<0.05],而三组SER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原发性肝癌Ⅰ型曲线(68.0%)显著高于肝血管瘤(10.0%)和肝转移癌(0.0%,P<0.05),肝脏转移癌Ⅱ型曲线(76.2%)高于原发性肝癌(20.0%)和肝血管瘤(20.0%)(P<0.05),肝血管瘤Ⅲ型曲线(70.0%)高于肝转移癌(23.8%)和原发性肝癌(12.0%,P<0.05);DWI联合LAVA增强扫描对各种肝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100.0%)均明显高于两单项检查(P<0.05)。结论 DWI和LAVA联合检查可明显提高肝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正确率。
宋承东曾光黄鼎祥周聪
关键词:肝占位性病变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WB-DWI技术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WB-DWI)技术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WB-DWI方法检查32例门诊健康体检者和30例恶性肿瘤(乳腺癌、肺癌、肝癌、结肠癌、前列腺癌和卵巢癌)骨转移患者,利用3D最大密度投影(3D-MIP)重建及黑白翻转技术观察肿瘤骨转移病变显示效果。观察WB-DWI检测病灶部位及阳性病例数,并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影像表现予以比较和相应分析。结果 WB-DWI检测阳性病例为30例,受累区域89处,共检出病灶数为185处;SPECT阳性病例为28例,受累区域75处,共检出病灶数为167处。结论WB-DWI检查技术具有诊断覆盖面积广泛、耗时短、价格低廉、无创伤性和检出率较高等优点,在恶性肿瘤骨转移检出和治疗后随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宋承东曾光黄鼎祥周聪
关键词:恶性肿瘤骨转移
螺旋CT扫描在支气管结核与中央型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2
2014年
支气管结核是在气管、支气管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发生的结核性病理改变,而中央型肺癌是发生在段支气管和主支气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疾病。上述疾病均可导致患者支气管管壁出现明显增厚,管腔显著性狭窄等现象,影像学检查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难以准确予以诊断,极易导致误诊和漏诊发生[1]。因此本研究拟探讨螺旋CT扫描在支气管结核与中央型肺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以提高对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水平。
曾光陈爱民宋承东
关键词:支气管结核螺旋CT扫描中央型肺癌肿瘤疾病支气管黏膜影像学检查
CT灌注成像在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SPN)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7例SPN行64层螺旋CT灌注扫描检查,测定SPN的灌注参数,如血容量(BV)、血流量(BF)、渗透性(P)等,以及时间-密度曲线(TDC)。并在TDC基础上测量SPN的强化值(HU)、结节和动脉强化值比(S/A)及达峰时间(s)。结果良性结节BV、P值明显低于恶性结节和炎性结节(P<0.05),各类型结节BF值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恶性结节和炎性结节的HU及S/A均明显高于良性结节(P<0.05),而s明显快于良性结节(P<0.05)。结论 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对良、恶性及炎性SPN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曾光陈爱民宋承东
关键词:CT灌注成像技术孤立性肺结节时间-密度曲线良性结节炎性结节恶性结节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CT对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总结和分析42例DPB患者胸部及鼻窦的CT表现,其中病理活检确诊5例,临床诊断确诊37例。结果 DPB胸部CT主要表现为:①弥漫性细粟粒样影伴树芽征;②小气道细支气管扩张;③炎性斑片影。鼻窦CT检查多伴随有副鼻窦炎表现(37例,88.1%),最常累及上颌窦。结论DPB胸部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多数患者合并副鼻窦炎,有助于DPB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宋承东曾光黄鼎祥周聪
关键词: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胸部CT表现副鼻窦炎支气管扩张DPB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