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琦
- 作品数:9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全国排污申报登记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被引量:3
- 1998年
- 简要介绍全国排污申报登记系统的指标体系设计、信息分类编码、重点污染源筛选和系统结构设计,功能、程序设计等主要技术方法。
- 李崖邢鹤朱琦刘敏张振宇
- 关键词:排污申报登记信息管理系统污染控制管理
- 水环境污染控制决策GIS支持系统的建设
- 本文介绍了水环境污染控制决策GIS支持系统在浙江省金华江流域水污染控制中的应用及研制过程,系统的基本结构、硬件环境、系统数据以及系统软件,分析了系统的技术特点和主要功能。
- 朱琦李崖邢鹤
- 关键词:水环境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污染控制
- 文献传递
- 新型除藻剂双十烷基甲基丙基碘化铵(DMPAI)除藻效果及对水生生物毒性效应研究
- 2024年
- 针对由富营养化引起的淡水湖泊水华问题,投加季铵盐类化合物作为除藻剂是一种有效的应急处置方法,但其用量和环境毒性受到广泛关注。为明确新型季铵盐类除藻剂双十烷基甲基丙基碘化铵(DMPAI)的有效使用浓度及安全性,测定了不同浓度下DMPAI对以水华微囊藻为主的浮游藻类、大型溞以及斑马鱼胚胎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浓度为0.5~2 mg/L的DMPAI能够在24 h内降低水体中46.77%的叶绿素a,并且令微囊藻数量降至原本的34%;在该浓度水平下,不会影响大型溞的生存和繁殖,但会令大型溞生长迟缓;斑马鱼胚胎的死亡率与DMPAI浓度成正比,死亡率最大值为19.00%,并且出现提前孵化、心跳缓慢等现象,但不会显著影响幼鱼的体长变化。
- 朱琦范振宇曾令全李春华叶春
- 关键词:水华大型溞斑马鱼毒性
- 重点环保城市二氧化硫总量控制目标值的研究被引量:6
- 2000年
- 根据城市的输送扩散污染特性和污染源排放结构制订出低、中、高和理想4 种二氧化硫排放控制方案。根据高、中、低架源污染物排放与地面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各重点城市年平均扩散系数,可以算出重点城市二氧化硫2010 年总量控制方案对应的控制目标值。
- 李时蓓朱琦张震宇王东
- 关键词:二氧化硫
- 太湖湖滨带水向辐射带水生植物多样性及生境因子分析被引量:3
- 2023年
- 水生植物是湖滨带水向辐射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2021年春季和夏季太湖湖滨带水向辐射带内水生植物调查结果,采用相关性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等方法,对水生植物分布及相应生境因子进行分析,探究其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2次调查共记录太湖湖滨带水向辐射带内水生植物12种,分别属于7科9属,其中浮叶植物3种,沉水植物9种;2)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春季水生植物群落的Alpha多样性指数与生境因子相关性不显著,夏季水生植物群落的Alpha多样性指数与水体溶解氧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透明度、透明度/水深(透明度和水深的比值)呈显著正相关,Shannon-Wiener指数、Margelef指数与总氮浓度呈显著负相关;3)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水体溶解氧浓度对调查结果的解释值最大,随后依次为透明度/水深以及水深。10个生境因子对水生植物分布的总解释值较低;4)与历史数据相比,本次调查结果的水生植物多样性降低且优势物种单一化,表明太湖湖滨带水向辐射带内水生植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水平受人类活动和环境因子影响较大。水生植物自然恢复周期较长,人为调控其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是当前推动太湖水生植物恢复的关键。
- 蔡天祎叶春李春华魏伟伟朱琦
- 关键词:太湖水生植物湖滨带生境因子典范对应分析
- 华北地区煤矸石山生态修复草本植物种优选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优选出能够适应华北地区煤矸石山斜角大、贫瘠和干旱等生境特点的先锋植物,构建稳定的植被群落,以解决酸性煤矸石山因缺乏植被覆盖而导致的水土流失、复燃和扬尘等环境问题。【方法】采用野外实验的方式,以生命周期、盖度、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为指标,对土地复垦常用草本植物和华北地区本土植物共14个优势种进行了分析比较和评价。【结果】人工引种的紫花苜蓿和兴安黄耆能够较好的适应煤矸石山生境,在复垦坡面的植被群落中始终保持优势地位,生命周期为7个月以上,最大分盖度为33.93%和17.59%,但在6−9月盖度明显下降;本土物种中茵陈蒿生态位较宽,在7月和9月盖度最高,最大分盖度为12.67,能够弥补紫花苜蓿和兴安黄耆在夏季盖度较低的不足。【结论】紫花苜蓿、兴安黄耆和茵陈蒿3种草本植物对酸性煤矸石山的适应能力较强,具备作为煤矸石山植被恢复先锋物种的潜力。
- 朱琦朱琦张勇张勇
- 关键词:生态修复草本植物
- 某硫酸盐还原菌株的分离及其在煤矸石山酸化污染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3年
- 煤矸石堆场氧化导致的高盐酸性废水是严重危害煤矿区环境质量的污染源之一。利用硫酸盐还原菌进行生物固硫,能够有效控制煤矸石氧化产酸及其造成的污染。针对已知的硫酸盐还原菌多为严格厌氧菌、依赖外加碳源、难以应用于露天煤矸石山的问题,从酸性煤矸石堆场周边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一株兼性厌氧硫酸盐还原菌,分析菌株的16S r RNA基因序列、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并利用柱状淋溶实验测定该菌株对煤矸石酸化污染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该菌株与Bacillus subtilis具有99.93%同源性,外形为杆状,大小(0.4~0.6)μm×0.2μm,最适生长温度范围为25~35℃,在p H为4~8的环境中均生长良好。该菌株对外加碳源的依赖性低,在无任何外加碳源的好氧条件下,接种该菌株18 d后,可将已酸化煤矸石的p H由3.09提升至4.62,同时去除48.25%的硫酸盐离子和88.40%以上的重金属离子,有效控制煤矸石堆场高盐酸性废水的产生。
- 蔡云朱琦胡振琪
- 关键词:硫酸盐还原菌煤矸石微生物修复
- 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技术研究
- 孟伟郑丙辉付青刘明柱李崇明邱向阳王丽婧朱琦万峻刘琰龚斌尚屹张雷李子成雷坤
- 1.课题来源与背景 饮用水水源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和水源地持续利用,环境保护部委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牵头开展《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课题组以《规划》编制工作为依托,全面...
- 关键词:
- 关键词: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水源安全
- 基于化学-微生物法的煤矸石山酸化污染原位控制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23年
- 含硫煤矸石在露天堆储过程中会产生酸化污染,释放出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和高盐酸性废水。常用的物理阻隔措施难以满足煤矸石短期堆储时工程量小、取用矸石方便的需求。因此,找到一种基于化学法和微生物法的煤矸石酸化临时抑制措施是矿区生态修复领域的热点问题。针对煤矸石氧化过程受微生物调控的特点,归纳总结了化学法和微生物法在煤矸石山污染原位控制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化学法通过应用有机杀菌剂抑制氧化菌活性,降低了煤矸石氧化速率,但大量施加杀菌剂可能带来环境风险;微生物法通过筛选、驯化还原菌,调节淋溶液pH值的同时去除盐和重金属离子,但需要依赖外加碳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化学-微生物法协同的煤矸石山酸化污染原位控制技术,利用有机杀菌剂为还原菌提供碳源,还原菌降解杀菌剂能够减少环境风险。此外,改良菌种、研发新型杀菌剂及其缓蚀剂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 朱琦胡振琪叶春李春华李冲
- 关键词:杀菌剂硫酸盐还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