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 作品数:56 被引量:149 H指数:7 供职机构: 成都军区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成都军区总医院院管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兵器科学与技术 电子电信 政治法律 更多>>
前路单椎间隙融合内固定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单椎间隙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单椎间隙融合固定技术治疗的2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资料,观察两相邻椎体的矢状面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及神经功能恢复等情况并进行评价。结果21例患者术后获6~28个月(平均10.2个月)随访,无内固定失败,椎间植骨融合及钛网位置良好。术后1周与术后12个月两相邻椎体的矢状面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与术后1周矢状面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35,P=0.060),椎体前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48,P=0.072)。术后12个月脊髓神经功能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标准评估,术后C级中的3例恢复至D级,1例恢复至E级,D级中的11例均恢复至E级。结论采用单椎间隙融合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单椎体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节段少等优点,能有效地防止复位丢失,神经功能恢复好,是治疗胸腰椎单椎体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潘显明 李伟 黄欣 邓少林 屈波 范凌 马泽辉 蒋凯关键词:胸椎 腰椎 骨折 单椎间隙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单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8年6月我科应用单椎间隙融合术治疗的2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比较手术前后椎管狭窄率,伤椎椎体高度降低、矢状面Cobb角、神经功能恢复等情况。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9.6个月,无内固定失败,椎间植骨融合良好。术后1w及术后末次随访,伤椎椎体高度降低、椎管狭窄率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术后末次随访与术后1w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9个月16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恢复。结论:采用单椎间隙融合内固定结合椎间骨治疗胸腰椎单椎体骨折创伤较小,固定节段少,能有效防止复位丢失,是治疗胸腰椎单椎体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李伟 潘显明 邓少林 屈波 范凌 权毅 张波 邱小波关键词:胸腰椎骨折 内固定 Acutrak无头加压螺钉治疗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 目的 探讨Acutrak无头加压螺钉治疗第五跖骨基底部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5月2012年10月,收治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患者75例.男38例,女37例;年龄21~65岁,平均36岁.术中采用Acutrak无头... 谢美明 潘显明 范凌 黄钢 李伟 刘金标关键词:跖骨 骨折 内固定物 螺钉 后路侧块螺钉治疗寰枢关节脱位7例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后路侧块螺钉治疗寰枢关节脱位的疗效和体会。方法采用后路寰椎侧块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关节脱位7例,其中单纯寰枢关节脱位2例,伴齿状突骨折的寰枢关节脱位5例,术后观察其力学稳定性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随访时间6个月~1年,平均9.8个月;所有病例植骨均愈合,未发生内固定移动、断裂和神经损伤;脊髓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采用后路寰椎侧块螺钉固定具有较好的力学稳定性,融合率高,是目前治疗寰枢关节脱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范凌 潘显明 权毅 邓少林 黄刚 李伟 屈波关键词:寰椎 侧块螺钉 寰枢关节脱位 经跗骨窦小切口无头加压螺钉固定与外侧L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 对经跗骨窦小切口和跟骨外侧"L"型切口治疗跟骨骨折两种方式进行疗效及并发症比较研究.方法 对2008年7月至2013年7月间本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48例56足手术治疗,分为经跗骨窦小切口组(A组... 李伟 刘金标 潘显明关键词:跟骨骨折 切口 并发症 关节镜辅助下膝后内侧切口治疗急性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采用膝后内侧切口治疗急性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月,采用关节镜辅助下膝后内侧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22例急性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男14例,女8例;年龄18~48岁,平均32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4例,运动伤4例,摔伤4例。伤后至手术时间7~16 d,平均10 d。后抽屉试验均为阳性。单纯PCL损伤14例,合并半月板损伤6例,软骨损伤2例。术前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为(51.1±3.4)分。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2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4个月。X线片复查示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2~4个月,平均3个月。术后6个月5例后抽屉试验为阳性,余均为阴性。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为(96.0±2.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020,P=0.000)。结论关节镜辅助下膝后内侧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急性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是一种创伤小、操作安全、方法简便、疗效确实的方法。 刘金标 邓冰 黄钢 潘显明 邓少林 廖冬发 李伟关键词:后交叉韧带 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关节镜 内固定 尺侧副韧带完整性对肘关节稳定性的影响及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尺侧副韧带与桡骨头在肘关节稳定中的作用以及评价手术修复尺侧副韧带后的外翻稳定性。方法取12侧尸体上肢标本,制成骨-韧带标本,建立尺侧副韧带(M C L)损伤伴有或不伴有桡骨头(R H)骨折的模型,并随机分成:完整肘关节组、M C L切断+R H完整组、R H切除+M C L切断组、R H切除组和M C L重建组。在肘关节屈曲0、30、60、90和120°时,测量前臂在施加2N m外翻力矩下的肘外翻松弛度。结果在肘关节不同屈曲角度,完整肘关节的外翻松弛度最小,R H切除时肘外翻松弛度增大,单纯M C L切断时肘外翻松弛度大于单纯R H切除(P<0.05),R H切除+M C L切断时肘外翻稳定性最差,M C L重建与完整M C L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M C L是对抗肘关节外翻不稳的主要结构,其次是R H。单纯R H骨折不能复位内固定时,R H切除是可行的;若合并M C L损伤时,可在有效修补M C L的同时作单纯R H切除,必要时行R H置换。 范凌 潘显明 权毅 邓少林 李伟 屈波关键词:肘关节 尺侧副韧带 稳定性 成年人获得性平足X光片指标测量及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测量成年人获得性平足与正常足的X光片指标,对比二者差异和分析各指标的重要性,为临床诊断和修复重建手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08年1月至2014年5月,对成年人获得性平足患者85例85足和90例正常人90足进行比较... 谢美明 范凌 李伟 刘金标 崔琳 黄钢 潘显明关键词:准确率 成年人获得性平足X光片指标测量及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 测量成年人获得性平足与正常足的X光片指标,对比二者差异和分析各指标的重要性,为临床诊断和修复重建手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8年1月至2014年5月,对成年人获得性平足患者85例85足和90例正常人90足进行比较... 谢美明 范凌 李伟 刘金标 崔琳 黄钢 潘显明关键词:准确率 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内固定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25 2015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半髋关节置换术和PFNA(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疗效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8例,随机分为PFNA内固定组52例(Ⅲ型38例,Ⅳ型15例)及半髋关节置换术组46例(Ⅲ型33例,Ⅳ型12例)。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输血,术后卧床时间,内科并发症等,术后1、2、8、16周Haris评分。结果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比较,PFNA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输血少、卧床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周后临床优良率PFNA组优于半髋关节置换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16周的Harris评分PFNA组优于半髋关节置换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各有其自身特点,PFNA优于半髋关节置换术,临床可根据患者自身病情个性化的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杨延伟 邓少林 刘金标 范凌 李伟 覃小川关键词:老年 PFNA 粗隆间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