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
- 作品数:18 被引量:98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鳗鲡开口病的病毒分离及特性研究被引量:5
- 1999年
- 从患开口病鳗中分离到一种病毒于30℃条件下,病毒能在EG细胞上产生细胞病变及形成1.2mm大小的空斑。电镜下观察,病毒呈圆形,具囊膜。膜上有纤状突起。成熟颗粒直径为70—85mm,其核酸为单链单分子RNA,病毒对氯仿,热和pH3不稳定,经多次冻融,其滴度稍有下降,病毒是在细胞浆内复制,温度范围在25—32℃之间,最适复制温度为30℃。
- 陈燕燊谢军李伟
- 关键词:鳗鲡病毒
- 鳗鲡爱德华氏病的研究被引量:43
- 1989年
- 本文记述了在我国新发现的鳗鲡爱德华氏病的症状和病原菌的特征。病鱼的症状表现为两大类型,以肾脏病变为主的肾脏型和以肝脏病变为主的肝脏型。从病鱼的内脏分离到7株菌,用其中的E86~205进行人工感染,100%的鳗鲡死亡,与自然发病的症状相似,从感染的鳗鲡上又重新分离到菌株E86-203。E86-203与E86-205以及其他菌株的特征也都一致。均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菌体直,两端圆形,单个,大小为0.6—0.8×0.8—2.4微米。周鞭毛,运动,兼性厌氧,发酵葡萄糖产酸产气。氧化酶阴性,过氧化氢酶阳性,产生硫化氢。不能利用柠檬酸盐和丙二酸盐作为唯一的碳源,精氨酸脱氢酶阴性,赖氨酸脱羧酶阳性。属爱德华氏菌属的细菌。但是鸟氨酸脱羧酶阴性,能迅速利用纤维糖,不同于已报道的三个种(Edwardsiella tarda Ewing and McWhorter 1965,E.hoshinae Grirnont 1980,E.ictaluri Hawke 1981)中任何一个种,因此认为E86-205等菌株为一新种,定名为福建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fujianensis sp.nov.)。
- 韩先朴李伟陈光辉
- 关键词:鳗鲡爱德华氏病爱德华氏菌
- 虹鳟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病毒(IPNV)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4
- 1989年
- 山西省虹鳟试验场用从日本引进的鱼卵孵化的虹鳟稚鱼暴发流行病,死亡率高达90%以上。经组织培养分离到病毒,能在鲑鳟细胞系中产生细胞病变,形成直径0.5—1mm的空斑。感染健康虹鳟稚鱼能复制出与天然发病相同的症状和死亡率。病毒对氯仿不敏感,耐酸、耐热。病毒负染后电镜观察为直径55—65mm的二十面体颗粒,无囊膜,具单层衣壳。经血清学鉴定为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病毒(Infectious pancreatic necrosis virus简称IPNV)在血清学交叉中和反应中与抗IPN-Sp株的抗血清有强烈的交叉反应,提示可能为IPN-Sp株。
- 江育林徐伯亥李伟李正秋胡琦
- 关键词:虹鳟鱼类病毒病
- 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虹鳟鱼病的初步研究被引量:9
- 1993年
- 1988年,山西省虹鳟鱼试验场的二龄虹鳟发生一种流行病,病鱼典型症状为:体色发黑,鳃丝苍白或粉红,肛门及有的鳍条充血,内脏肠、肝、脾等充血和出血。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杆状,0.9—1.2×2.3—4.5μm,周鞭毛、能运动,周身还有菌毛(Pili)。能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氧化酶阴性;葡萄糖发酵并产气,甲基红和靛基质试验阳性,V-P试验阴性;不产生尿素酶,苯丙氨酸脱氨酶和硫化氢:不利用丙二酸钠;不液化明胶;在KCN培养基和枸橼酸盐琼脂上不生长;发酵蔗糖、麦芽糖、甘露醇、水杨苷、山梨醇、阿拉伯糖、棉子糖;不发酵卫矛醇、侧金盏花醇、肌醇、乳糖,纤维二糖、α-甲基-D葡萄糖苷;微发酵木糖和鼠李糖;赖氨酸脱羧酶和精氨酸双水解酶反应阳性;鸟氨酸脱羧酶阴性;该菌DNA中G+Cmol%为51.04(Tm)。据上所述,该菌属于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其特性和对鱼的致病性不同于以前所报道的肠杆菌科中的鱼类致病菌。
- 徐伯亥李伟葛蕊芳马涛
- 关键词:虹鳟病原细菌大肠杆菌鱼病
- 我国发生一种鳗鲡(Anguilla japonica)病毒性流行病
- 1992年
- 陈燕燊陈宏韩先扑李伟
- 关键词:鳗鲡病毒性疾病流行病学
- 黑尾近红鲌繁养技术研究
- 李清谭德清王贵英熊美华艾春汉王小玲张宗群白小慧郑程鹏李伟刘英武魏保辉蔡汉玲方强张贵
- 《黑尾近红鲌繁养技术研究》项目来源于武科计[2003]167号文,项目编号20032003035。由武汉市科技局下达、武汉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和武汉先锋水产科技有限公司主持、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协助完成的科技攻关项目。该...
- 关键词:
- 关键词:黑尾近红鲌引种驯养人工繁殖
- 我国发生一种鳗鲡病毒性流行病被引量:2
- 1992年
- 近年来,在我国福建省养鳗场,发生一种新的鳗鲡(Anguilla japonica)流行病。虽然此病不像细菌性的爱德华氏病(Edwardsielliasis)那样普遍。但一旦发生此病,全场鳗鲡就毁灭性地死亡。使养鳗者经济蒙受严重损失。这种情况,不得不引起鱼病工作者关注。1991年7月,在福建省“S”养鳗场暴发此病,死亡严重。我们把病鳗(尚未死亡)
- 陈燕燊陈宏韩先朴李伟
- 关键词:病毒病鳗鲡鱼病学
- 一种湖岸带生态修复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湖岸带生态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选择湖岸带水深的区域,划定范围;其次是选定种植植物;第三是设置植物行间距;第四是设置消浪层,固定木桩;第五是设置防浪层和浮动防浪层,在消浪层内侧打木桩,木桩上钉铁板制...
- 刘永定李伟沈银武刘幼平田广宇
- 文献传递
- 鳗鲡肾胚胎瘤被引量:1
- 1991年
- 近几年,作者在少数养鳗场断续发现一些后肾明显膨大的病鳗鲡,引起了注意。1990年4月在某养鳗场清池的一养鳗池中又获得数尾。经组织切片病理检查为肾胚胎瘤。鱼类肿瘤的研究已有一百来年的历史,国外报道较多,已有数百例,其中肾胚胎瘤仅几例,如Helmboldt和Wyand以及Ashley等。国内也曾报道过一些鱼的肿瘤的个别病例,但迄今还未见鱼类肾胚胎瘤的报道。这次发现的鳗鲡肾胚胎瘤发病率较高,个别池达万分之一以上,为鱼类中罕见,记述如下。
- 韩先朴林宜先李伟
- 关键词:鳗鲡胚胎瘤
- 淡水鱼类暴发性传染病二联疫苗的制备方法
- 淡水鱼类暴发性传染病二联疫苗的制备及免疫方法。本发明主要包括用菌体湿重1-2%浓度的河弧菌CCTCC M96016疫苗和菌体湿重1-2%浓度的点状产气单胞菌CCTCC M96015疫苗按3∶2比例混匀制成二联疫苗以及在使...
- 徐伯亥李伟殷战蔡桃珍吴玉深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