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伟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儿童
  • 3篇耐药
  • 2篇嗜血杆菌
  • 2篇流感
  • 2篇流感嗜血杆菌
  • 2篇杆菌
  • 1篇新型冠状病毒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反
  • 1篇炎症反应
  • 1篇药性分析
  • 1篇原体
  • 1篇侵袭性感染
  • 1篇微生物
  • 1篇耐药情况
  • 1篇耐药性
  • 1篇耐药性分析
  • 1篇菌群
  • 1篇菌群失调
  • 1篇类风湿

机构

  • 5篇苏州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5篇李伟
  • 2篇季健
  • 2篇邵雪君
  • 2篇王运中
  • 2篇陶云珍
  • 1篇李怀远
  • 1篇陈正荣
  • 1篇吾金彪
  • 1篇吴颖
  • 1篇朱宏
  • 1篇潘秋辉
  • 1篇徐俊
  • 1篇王秋波

传媒

  • 1篇医疗装备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中国感染与化...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儿童侵袭性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
2021年
目的了解儿童侵袭性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及院内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从无菌体液中分离的67株大肠埃希菌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质谱仪鉴定菌株,采用全自动细菌药敏分析仪进行药敏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侵袭性大肠埃希菌中碳青霉烯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AmpC酶基因携带情况。结果67株侵袭性大肠埃希菌分离自血液标本(88.06%)和脑脊液标本(11.94%),主要来自新生儿科(37.31%)、血液科(31.34%)和重症监护室(10.45%);药敏试验结果显示,67株侵袭性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和丁胺卡那霉素均不耐药,同时有25株大肠埃希菌产ESBLs;PCR结果显示,67株侵袭性大肠埃希菌携带的碳青霉烯酶基因为NDM-1(2.99%)和OXA-1(1.49%),ESBLs基因为TEM-1(62.69%)和CTX-M-14(34.33%),AmpC酶基因为ACT-1(64.18%)、FOX-1(44.78%)、CIT-1(2.99%)、CMY-2(2.99%)和DHA-1(1.49%)。结论苏州地区儿童侵袭性感染大肠埃希菌整体耐药率不高,其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机制主要是携带TEM-1、CTX-M-14、ACT-1、FOX-1等基因。
李伟陶云珍王运中徐俊魏佳季健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侵袭性感染儿童耐药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隔离管控期间上海和苏州地区儿童呼吸道部分病原体流行特征分析
2023年
目的通过对儿童呼吸道5种常见病原体IgM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探索上海和苏州两地这5种病原体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疫情期间严格隔离管控条件下真实世界流行特征的变迁。方法该研究是一项基于医院的回顾性横断面人群研究,在上海和苏州两地开展,共收集了187054例门急诊患儿,用多重免疫检测法测定人血液中5种呼吸道病原体的IgM抗体,包括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和柯萨奇病毒B(CVB),并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儿童各基线特征与呼吸道病原体之间的关联。结果5种儿童呼吸道病原体的IgM抗体阳性率为0.66%~17.44%,以MP为最高。儿童MP阳性率最高的年龄段是1~3岁(31.34%),而CP和CVB阳性率最高的均是1岁以下婴儿(CP为9.74%,CVB为1.13%)。RSV的阳性率总体水平低且随年龄而增加。此外,居住在上海地区的儿童感染ADV的概率(6.24%)较苏州地区的高。在上海研究人群中,发现年龄、就诊年份、居住的城市与检测的5种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显著相关。在苏州的研究人群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结论COVID-19疫情期间5种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的阳性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CP和ADV感染增加,而MP、RSV、CVB感染降低,提示呼吸道传染的严格管控措施可以改变部分病原体的流行特征。
陈正荣吴颖魏梦丹李伟李怀远邵雪君潘秋辉张平波任洁鲍一笑陈倩
关键词:儿童防控措施肺炎支原体
肠道微生物菌群失调与类风湿关节炎炎症反应的相关性被引量:15
2021年
目的研究肠道微生物菌群失调与类风湿关节炎(RA)炎症反应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门诊就诊的RA患者42例临床资料纳入观察组,另收集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4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菌群培养计数、类风湿因子(RF)及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分析肠道微生物菌群与RA炎症反应的相关性,并比较观察组男性与女性RA患者菌群计数、RF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类杆菌、双歧杆菌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RF、CRP、IL-6、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双歧杆菌及类杆菌与CRP、IL-6、TNF-α呈负相关(均P<0.05);男性组双歧杆菌、类杆菌计数显著高于女性组,RF、CRP、IL-6及TNF-α水平显著低于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道微生物菌群失调与RA炎症反应密切相关,类杆菌、双歧杆菌在菌群中呈低表达,且与男性RA患者相比,女性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及炎症反应更加严重。
王秋波唐淼龙李伟夏进军张志乾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炎症反应
儿童流感嗜血杆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2020年
目的:分析儿童流感嗜血杆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28787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采集这28787例患儿的痰液标本,对其痰液标本进行流感嗜血杆菌菌株的分离鉴定,并采用药敏试验分析儿童流感嗜血杆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结果:对这28787例患儿的痰液标本进行流感嗜血杆菌菌株分离鉴定后,共检出3844株流感嗜血杆菌。其中,年龄在0~3岁之间的患儿流感嗜血杆菌的感染率高于年龄在4~15岁之间的患儿,P<0.001。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在春季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在夏季、秋季和冬季的发病率,P<0.001。流感嗜血杆菌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及美洛培南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低,对氨苄西林及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较高。结论:年龄在0~3岁之间的儿童是流感嗜血杆菌的高危感染人群。春季是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多发季节。临床上可选用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及美洛培南等第三代头孢类抗菌药物或采取将其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的方式对该病患儿进行治疗。
季健史菊芬李伟
关键词:儿童流感嗜血杆菌耐药性
苏州地区2011—2012年儿童感染流感嗜血杆菌耐药新特征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了解苏州地区儿童感染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ltuenzae, Hi)的耐药变迁及特点。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临床分离的1222株Hi,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头孢硝噻吩显色法进行B内酰胺酶测定,根据结果分为4种耐药模式:①β内酰胺酶阳性菌(头孢呋新耐药株除外),②β内酰胺酶阴性氨苄西林耐药菌(BLNAR),③头孢呋新耐药菌;④其他耐药菌。结果本地区儿童感染Hi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头孢克洛、四环素、氯霉素、阿奇霉素、头孢呋新、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32.7%、76.7%、27.4%、14.3%、10.2%、8.4%、6.9%、4.3%。其中①~④组耐药模式的检出率分别为29.0%、2.6%、6.9%、41.2%。多重耐药菌主要分布在①和②组,分别占该组的67.5%和81.3%。阿奇霉素、四环素、氯霉索对BLNAR和头孢呋新耐药的Hi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β内酰胺酶的总检出率为30.8%。头孢呋新、头孢克洛、氨苄西林/舒巴坦、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在β内酰胺酶阳性的氨苄西林耐药菌和β内酰胺酶阴性的氨苄西林耐药菌中有显著差别。结论苏州地区儿童感染Hi的耐药变化明显,表现为新出现头孢呋新耐药菌,对阿奇霉素耐药快速增加,且以多重耐药菌居多;BLNAR和头孢呋新耐药菌已成为本地区新的耐药模式。
陶云珍王运中吾金彪李伟朱宏邵雪君
关键词:流感嗜血杆菌耐药儿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