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依群 作品数:24 被引量:129 H指数:7 供职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SARS患者急性期外周血CD3^+、CD4^+及CD8^+细胞数量的变化 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探讨SAR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 4 4例SARS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SAR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SARS组患者白细胞总数显著下降 ,淋巴细胞百分数和绝对数显著下降 ,粒细胞绝对数显著下降 ,粒细胞百分数显著增加 ;CD3+ 、CD4 + 和CD8+ 细胞绝对数显著下降 ,CD3+ 、CD4 + 及CD8+ 细胞百分数和CD4 + CD8+ 比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SARS冠状病毒感染损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李建国 陈瑞 魏菁 严海燕 赖琳 徐安平 李依群 江山平 尹松梅 伍卫关键词:SARS 细胞免疫 T淋巴细胞亚群 流式细胞术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白细胞减少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 -CSF)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合并白细胞减少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 95例SARS急性期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分类、红细胞及血小板 ,对白细胞小于 3.0× 10 9 L和中性粒细胞小于 2 .0× 10 9 L者给予rhG -CSF治疗 ,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35例白细胞小于 3.0× 10 9 L和中性粒细胞小于 2 .0× 10 9 L的患者给予rhG -CSF治疗后 ,患者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显著增加 ,肺部炎症反应并未加重 ,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35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 ,住院和随访期间无继发细菌、真菌、结核菌或二重感染。结论 SARS合并白细胞减少者应用rhG -CSF治疗 ,可显著改善外周血象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对预防继发感染可能有一定帮助。 李建国 张拥军 伍卫 陈瑞 尹松梅 魏菁 严海燕 李依群 江山平 詹俊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白细胞减少 急性期SARS患者的血液系统损害 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探讨急性期SARS患者血液系统的损害。[方法]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44例SARS患者外周血WBC计数及分类、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SAR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ARS组患者WBC总数显著下降,淋巴细胞百分数和绝对数显著下降,中性粒细胞绝对数显著下降,百分数显著增加;血小板显著降低;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CD3+、CD4+和CD8+细胞绝对数显著下降,CD3+、CD4+、CD8+细胞百分数和CD4+/CD8+比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SARS冠状病毒感染损伤患者的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使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下降,而红细胞无明显受损。 李建国 陈瑞 尹松梅 魏菁 陈锡龙 严海燕 赖琳 徐安平 李依群 江山平 伍卫关键词:SARS患者 SAILS 急性期 CD3^+ 显著性差异 SARS患者白细胞及T细胞亚群的变化 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 4 4例SARS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SAR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 ,SARS组患者白细胞总数显著下降 ,淋巴细胞百分数和绝对数显著下降 ,粒细胞绝对数显著下降 ,粒细胞百分数显著增加 ;CD3 + 、CD4+ 和CD8+ 细胞绝对数显著下降 ,CD3 + 、CD4+ 、CD8+ 细胞百分数和CD4+ /CD8+ 比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1年后 ,恢复期SARS患者的上述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结论】SARS冠状病毒感染损伤患者中性粒细胞和细胞免疫功能 。 李建国 陈瑞 魏菁 严海燕 赖琳 徐安平 李依群 江山平 尹松梅 伍卫关键词:肺炎 白细胞 T淋巴细胞亚群 2型糖尿病患者的肺功能改变 被引量:21 2005年 江山平 黄莉文 李依群 劳国娟 丁鹤林 李焱 严励关键词:2型糖尿病 肺功能 肺通气 弥散功能 急性期SARS患者血细胞变化的观察 被引量:1 2004年 李建国 陈瑞 尹松梅 魏菁 陈锡龙 严海燕 赖琳 徐安平 李依群 江山平 伍卫关键词:血液疾病 SARS冠状病毒 红霉素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反应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长期口服小剂量红霉素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气道反应性的影响。【方法】轻、中度稳定期支气管哮喘患者30例,随机分为 A、B 2组,每组各15例。两组病人均予吸入布地奈德400-800μg/d,同时 B 组患者口服红霉素0.2g,每日3次。疗程8周。两组病例试验前、后均予肺通气功能检查和组胺吸入激发试验。【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各项肺通气功能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两组病人治疗前的组胺 PC_(20-FEVI)差异亦无显著性,但治疗后 B 组病人的组胺 PC_(20-FEVI)显著高于 A 组,(0.9±0.4)g/L vs(0.6±0.2)g/L,P<0.05。【结论】长期口服小剂量红霉素有降低哮喘患者非特异性气道高反应性的作用。 江山平 黄莉文 吕志强 张蔚 梁瑞韵 李依群关键词:红霉素 气道反应性 支气管哮喘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建立一种从小鼠骨髓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高效方法。方法采取贴壁细胞分离法分离和纯化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MSCs),检测mMSCs在不同诱导条件下向成骨细胞及脂肪细胞分化能力,用流式细胞术及显微镜分别检测mMSCs纯度和形态特征。结果mMSCs贴壁生长后形态较均一,细胞形态呈成纤维细胞样,流式细胞术检测:CD45、CD11b、CD44及CD29分别为(3.34)%、(2.41)%、(98.46)%及(99.36)%。第4代mMSCs经诱导后可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结论通过贴壁培养可以从小鼠骨髓中分离培养出高纯度mMSCs,该方法效率高,稳定性好。 李建国 颛孙永勋 冉丕鑫 张炜 莫晓能 吴浩 李依群关键词:骨髓 间充质干细胞 小鼠 细胞培养 雷公藤甲素治疗糖皮质激素抵抗型支气管哮喘 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观察雷公藤甲素对糖皮质激素抵抗型 (SR)支气管哮喘 (哮喘 )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哮喘症状和肺功能的影响 ,探讨雷公藤甲素对SR哮喘有无治疗作用。方法 SR哮喘患者 16例 ,随机分组为A、B 2组 ,每组各8例。 2组患者均予口服丙卡特罗 5 0~ 10 0 μg/d和茶碱 4 0 0mg/d ,并急性发作时吸入沙丁胺醇 2 0 0~ 80 0 μg/d。A组患者同时联合应用雷公藤甲素 33μg/次 ,口服 ,每日 3次。疗程 4周。疗程开始及结束时分别行血清干扰素 (IFN) γ、白细胞介素 (IL) 4、IL 5水平测定 ,哮喘临床积分和肺功能检查。结果 治疗后 ,A组患者血清IFN γ和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 (FVC % )、第 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 (FEV1% )、最大呼气流量 (PEF % )、5 0 %肺活量时最大呼气流量( V50 % )、2 5 %肺活量时最大呼气流量 ( V2 5% )均显著增高 ,哮喘临床积分和血清IL 4、IL 5显著降低 (与A组治疗前比较P <0 .0 1;与B组治疗后比较P <0 .0 5 )。B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 ,上述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改变 (P >0 .0 5 )。结论 雷公藤甲素是治疗SR哮喘的有效选择。 江山平 曾志勇 李依群 喻永鸿 黄启辉 李建国关键词:哮喘 糖皮质激素 细胞因子 雷公藤甲素 呼吸功能试验 干扰素-α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探讨干扰素α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效果。方法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87例,其中41例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干扰素α治疗作为干扰素组,余46例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发热持续时间、住院天数、X线胸片显示病灶吸收时间和对激素需求量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发热持续时间无显著性差异,干扰素组患者的住院时间、X线胸片好转时间和对激素的需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急性期患者联合使用干扰素α治疗,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促进肺部病变的吸收,减少对激素的需求量,但不会缩短发热持续时间。 李建国 吴浩 黄志清 陈瑞 尹松梅 李依群 詹俊 江山平 伍卫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干扰素 糖皮质激素